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時期,面向“十四五”計劃開端,2021年作為全面開啟新時代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開局之年,青島市教育局立足綜合改革,全面優化教育現代化。
招生季作為四月以來最受關注的話題,尤其在今年——青島實行“公民同招”政策的第二年,熱度更是倍增。
從去年的招生結果來看,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對新政策適應良好,共同招生,機會平等,競爭公平,確保了廣大學生有更好的升學機會和更大的選擇自由,推動更高質量教育的建設與發展。
公民同招,市南區持續優質教育“領頭羊”
在過去的2020年里,市南區作為青島教育熱門片區,在教育資源方面獨占翹楚:青島近乎所有最好的小學如江蘇路小學、嘉峪關小學、大學路小學、太平路小學、文登路小學等等皆齊聚市南地區;中學方面更有育才、青大附中、26中、39中、59中、智榮中學等拔尖學校。根據去年的市南區升學率來看,每年的普高率、二中、五十八中自招率都保持在一個優秀穩定水平,其中青大附中持88.24%的高水準排名前列。
今年市南區預計劃招生數量和招生入學方式保持整體穩定,和去年義務教育招生政策中提到小學預計劃招生6900人,中學3800人相同,繼續實行公辦、民辦小學同步招生,優質學位資源仍然處于供不應求階段。
因此,最能牽動適齡升學家庭注意的便是今年市南區的招生形勢。根據入學政策問答資料顯示近年來,市南區部分學校學區內臨時性購房落戶入學的情況尤為突出,預計2021-2023年出現常住人口中適齡兒童大量增加、學位供給緊張的情況。
而為合理引導家長預期,自2021年起,實行市南區適齡戶籍兒童入學落戶時間限定,未來將依據各學校實際情況持續實施,直至入學生源壓力趨于平穩。
對于幼、小的招生入學方面,市南區同樣結合2021年的戶籍制度改革、“一網通辦”等新情況,優化招生方式方法和入學政策。
首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宣傳鏈、應用鏈、共享鏈的“三鏈合一”工作新模式,通過多渠道向社會各界發布招生工作信息。
其次,建立和發揮市南區招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統籌合力,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一體化”招生服務。
最后,按分區劃片、公民同招來深度保障適齡兒童入學權益,依法履行招生入學職責。
市南區通過“黨建”引領“校建”,進行教育綜合改革,改進教學硬件設施與師風教風。根據市南區為民辦實事項目顯示,在2021年爭取新建學校順利投入使用,新增2970個小學學位和400 個幼兒園學位,更好的提高教育體育水平來服務居民教育需要。
在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權利的同時,嚴格規范招生行為,用更合理科學的統籌安置來繼續優化招生服務。
服務招生,市北區走進宣傳“最后一公里”
市北區教育資源依托超銀、37中、53中、新世紀學校、廣雅中學(實驗初中市北分校)、臺東六路小學、市北實驗小學、同安路小學等在歷年普高率、二中、五十八中自招率來看,都有著亮眼的成績。尤其是作為民辦學校典范的超銀學校,在高中升學率上一直有著首屈一指的亮眼成績。
針對招生季,秉承“招生即育人,招生即服務”的理念,市北區教體局推出小學招生宣傳服務活動,積極探索招生服務“市北模式”。全區各公辦小學負責招生工作的干部,依托幼兒園和社區,建立“招生流動服務站”,面向全區各幼兒園大、中、小班所有家長和社區居民,通過現場宣講、網絡直播、在線答疑等多種形式,對小學入學基本條件及相關問題的準備進行宣傳和為家長們解答疑難。
特別這次宣傳活動利用網絡直播,緊跟流行新手段,實現實時“面對面”的線上問題力求打造“15分鐘招生工作服務圈”,打通了服務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區教體局與家長之間的“連心橋”。
據資料顯示,本次招生宣傳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成績,在現場參與、網上觀看宣講的家長和居民達到2.86萬余人,發放宣傳材料3.2萬余份,非常有效的將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和市北教育發展新情況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家長,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家長與學生們的教育焦慮與教育壓力。
正如教育是有溫度的,招生也可以是有溫度的。
市北區招生服務讓招生不再是因為學位劃分問題而焦急如焚,也不再因為入學問題讓人四處奔波,“市北模式”下更好的服務讓共同關注教育問題的政府與家長實現“心貼心”,讓社會和家庭共同為教育招生做出配合與努力。
優化招生,嶗山區合理調控教育資源
嶗山區在2020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發展答卷,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5%,增速居全市各區市之首,預計全年經濟趨勢將進一步鞏固。不僅有GDP年報的良好上行,嶗山區2020年在教育方面“學有優教”“幼有優育”取得新進展,幼小教育資源將在今年得到極大擴充。
據統計,2020年嶗山區普高錄取率達到69%,公辦普高錄取分數線從三年前與市線相差幾十分,到突飛猛進、一路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進入全市先進行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嶗山區教體局把協調學位、助力教育均衡優質發展作為重點工作,積極為轄區內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在去年新加入招生陣營的麥島中學、合肥路小學,也將在今年繼續招生。
配合豐富的學位資源,相比較其他熱門教育區學位的供不應求,嶗山區升學競爭壓力較小。根據數據顯示,在2020年招生季時嶗山區小學招生計劃5600人,但實際錄取人數遠不足5600人;今年的中學招生名額3700人,比去年有相應的一定減少。
比起廣泛招生、一味追求招生數量,嶗山區教體局更多的是選擇合理調控升學招生計劃,加強相應的學位配套供給,為現有的招生入學學生提供國內外更優質教育資源,“辦好家門口的學校”,從而服務嶗山經濟社會發展。
嶗山區教體局在2021年度重點工作計劃中提出,今年在教育方面會深化辦學模式改革,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師水平,引育共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立足智能時代,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應用,打造具有嶗山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通過種種手段來更好的服務招生入學的每個學生。
招生作為政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同樣也是非常受重視的民生問題。
在實現公民同招的第二年,青島仍然為適應教育新形勢而努力。青島各區招生政策在遵循宏觀規劃下,按照各區教育發展水平和教育資源情況調整更合理的招生工作。嚴禁提前招生、跨區域招生、亂拉生源,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依法規范招生,完成教育的第一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