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東省青島市與貴州省安順市開始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幫扶,從此山海相連。2013年,國家啟動新一輪對口幫扶,這年8月,青島市委市政府組建了赴安順扶貧協作工作隊。此后,共有五批62名(65人次)掛職干部七年奮戰,助力安順54.58萬貧困人口脫貧,6個貧困縣區和569個貧困村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從20.84%下降到零。
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山東省青島市赴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隊獲得先進集體表彰。
25年東西協作,青島安順攜手打贏脫貧攻堅戰,青安扶貧協作從“單向幫扶”演進為“雙向合作”、從“輸血式”幫扶轉變成“造血式”幫扶、從“資金投入”升級到“資源共享、產業共建、多領域合作”,單一的扶貧協作邁向全方位深度協作擴展,推動了安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青島市始終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黨中央交給的光榮的政治任務、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分內之事。25年來青安兩市攜手‘黔’行,接續努力,至今安順市已實現貧困人口、貧困鄉村和所轄縣區全部脫貧摘帽。我們深切感受到,安順市經濟社會發展顯著加快,當地群眾收入大幅提高,城鄉公共服務明顯改善,治理能力迅速提升,山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發自肺腑感恩黨、感恩國家?!卑岔樖形N?、副市長,青島市第五批赴安順掛職干部領隊高嶸表示。
一個樣板:頂格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
2013年國家啟動新一輪對口幫扶之后,青島持續提升青安對口幫扶工作的重視程度,歷屆市委市政府都對該項工作給予高度關注,選派精兵強將赴安開展幫扶協作工作,先后安排五批青島市赴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隊掛職安順,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年份,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安順是貴州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站在年初,脫貧攻堅總體形勢依然嚴峻,任務較重,全市仍有9.2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沒有脫貧,兩個縣尚未脫貧摘帽,都是需要強力攻堅的“硬骨頭”。
這一年,山東與貴州、青島與安順高層交流往來密集展開。青島各區市黨政一把手全部赴安順結對縣區對接工作,促進重點事項落地落實,形成了納入工作要事、堅持高層推動、各級各部門頂格協調、合力推進狠抓落實的良好局面。2020年兩地省、市、縣領導帶隊交流互訪高達57次。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青島在貴州省對口幫扶的東部城市中率先協調各界籌集價值187萬元的防疫物資,于2020年1月30日裝車馳援安順。青島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攻堅戰就在這種氛圍中啟動沖刺。
一年下來,在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集中實施、全市財政增收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青島市委、市政府2020年仍堅定安排扶貧財政資金3.44億元,是協議任務數的1.37倍。青島社會各界慷慨解囊捐助超1億元,幫助解決貧困群眾飲水難、上學難、行路難、看病難等諸多實際問題。攻堅之年,安順又先后遭受雹災、水災,青島市對口縣區、相關部門、企業又出手相助,及時籌集款物380余萬元救災援助。
消費月活動
經過一年的協作攻堅,助力沖刺,安順市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一是減貧進度歷史上最快。安順市累計減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3.74%下降至0%。二是脫貧成效歷史上最好。安順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達到12000元,增幅1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8.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入住任務,就業、就醫、就學全面配套落實,徹底結束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歷史。三是群眾獲得感歷史上最強。實現從學前到高校的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實現動態應保盡保,標準化衛生室和合格村醫實現村(居)全覆蓋,有效遏制和減少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安全住房實現全覆蓋,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06萬戶、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1.1萬戶,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實現了從解決溫飽、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一大創新:主打生態型產業幫扶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貧困地區依托當地資源稟賦,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的各類特色產業,既帶動當地凈增長,又為大量貧困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
早在1996年,青島與安順結對之初,青島紅星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毅然決定“西進”貴州、扎根安順,從此,這兩個相聚2000多公里的地方,已緊緊聯系在一起。從沿海到山區,從城市到農村,從轉型到協作,青島紅星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扶貧戰役,打造了東西部協作的典范。從紅星踏進安順開始,就把“扎根安順,優先聘用當地人,大力培養當地人才”作為一項基本發展理念,如今在紅星發展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近2000人,90%的職工為當地人,70%的管理人員為公司培養的本地人才,紅星發展鎮寧公司員工年均收入已從建廠之初的5800元增長到目前的6萬元。
紅星化工
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期,紅星發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傾情助力,結合企業發展戰略,2018年與安順市鎮寧縣簽訂了高辣度辣椒種植和辣椒油樹脂萃取項目的投資協議,出資8400萬元設立貴州紅星山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分種植與深加工兩部分,種植是基礎,深加工是核心,計劃在周邊種植高辣度辣椒面積5萬畝,實現產值4億元以上,預計可帶動當地1.6萬農戶發展,2600貧困戶脫貧。這項精品綠色扶貧產業精準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使紅星發展成為青島在安順產業扶貧的“旗艦”企業。
2013年,國家啟動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之后,青島更把引企入安作為從“輸血式”幫扶轉變成“造血式”幫扶的重要舉措。這一年,青島與安順密切協作,在盤活安順優勢資源的同時,把節能環保項目被放在重要位置。青島冠中生態公司成功投資山體生態恢復項目,青島海諾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北城區污水處理廠、西秀產業園區中水回用以及環保裝備制造3個項目,青島特利爾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園區供氣項目,先后落戶。這些項目多涉及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領域,為推動安順后發趕超、跨越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熊貓精釀
2014年,青島安順共建產業園區項目上馬,幾經論證與規劃,產業園區與西秀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攜手,園區規劃面積由最初的37平方公里拓展到103平方公里。此后,青島助力安順招商引資有了強有力的引擎。2017年,產業園已經頗具規模,總投資4億元的青安產業園綜合中心項目、青島宏達塑膠項目、青島熊貓精釀啤酒項目等都完成了階段性目標。而今,四星級標準的華通大酒店成為園區標志性建筑,熊貓精釀啤酒、宏達塑膠、南山婆食品等一批加工企業成功投產,將成為安順工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即使是疫情,也沒有延緩青島對安順產業扶貧的步伐。2020年2月28日,正處于疫情嚴峻之時,一場由兩市扶貧協作部門和掛職干部團隊共同組織實施的網上簽約儀式在青島、安順兩地同時展開,新希望六和商品豬養殖、龍耀食品公司脫水蔬菜深加工等8個總投資8億元的協作項目集中簽約。兩個月后的4月29日,新希望六和關嶺標準化生豬養殖項目舉行開工儀式。11月26日,在安順市關嶺縣永寧鎮康寨村新希望六和引進的6750頭種豬,分批乘坐電梯入住五層樓的生產基地,至此新希望六和投資5億元的關嶺縣新牧養殖公司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本年度青島——安順東西部扶貧協作旗艦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見效。
網上簽約
青島市聚焦提升東西部協作水平,立足25年來青島對口安順山海協作的堅實基礎,突出產業幫扶,不斷擴大產業鏈效應、放大產業合作“朋友圈”、壯大當地特色產業優勢, 確保青安產業協作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使輸血式支援逐步向造血式幫扶轉變,創造了一系列精準有效的產業幫扶“青島戰法”,成為助力安順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一招。
一路傳承:“智”“志”雙扶彰顯情懷
中國現行貧困線是參照國際權威機構標準并結合中國國情制定的多維貧困線標準,綜合教育、健康、生活標準三個維度,將“兩不愁三保障”即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定為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2013年,青島3000萬資金支持,將平壩城關一小打造成具有現代教學設施標準一流的學校。并促成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分別與安順學院和安順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對口幫扶協議,在學校建設、專業設置、師資培訓交流、合作辦學、定向招生、畢業生就業指導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實現共同發展。
此后,青島社會各界對安順教育事業的幫扶一浪高過一浪,2015,捐助100萬元援建紫云縣壩羊鄉中心小學,青島“愛基金”投資200萬元啟動實施了“我愛圖書”活動,覆蓋安順開發區小學221個班的“我愛圖書角”。青島國恩科技捐助100萬元援建關嶺頂云龍洞小學等等。社會各界合計捐助近3000萬元助力安順教育發展。
2016年,青島又將教育幫扶的重點轉向“軟件”。選派33名教師到安順支教,安順選派8批次112名中小學校長赴青島掛職鍛煉,兩地共42批350名教師互相交流學習。安順市1.8萬名中小學教師免費同步參加山東省中小學全員遠程研修教育,安順全體幼兒園教師也參加遠程研修教育。2018年,兩地學校間不斷擴大交流力度,結對學校增至180余所。山東省教師遠程研修平臺繼續為安順市教師免費提供全員培訓,年度節省經費2000多萬元。掛牌成立了青島大學附屬黃果樹民族中學,這是青島大學省外唯一的一所附屬中學,開創了高校幫扶地方的新篇章。
藺校長與學生交流
2019年,兩地中小學校結對已經實現組團式幫扶全覆蓋。涌現出高中全學科組團式幫扶的典型“膠州班”,青島五十八中黨委書記藺延良赴普定一中擔任校長,成為東部協作城市高中在職“一把手”到貴州省內高中任職校長開展組團式支教幫扶的第一人。青島園林技校與紫云縣教科局簽訂“1+2+2”合作協議,為30名貧困學子打通了到青島免費就讀高等教育的通道。這一年的國慶節,青安兩地聯合開展“山海情深放飛希望”——新中國成立70周年青島?安順學生交流活動,雙方各組織70名學生,進行學習交流。來自安順的70名孩子均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學生,帶著兩地的山海深情,帶著夢想與希望,來到青島,感受大海的胸襟,再樹人生的志向。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不少貧困家庭的心頭事,也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讓貧困地區百姓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為脫貧攻堅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線”,是青島與安順協作扶志的重要環節。
義診
青安兩地探索開展“以醫學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學科建設為依托、以醫聯體和??坡撁藶橹巍钡摹敖M團式”幫扶模式,幫扶涵蓋重點專科(學科)、基層醫療、婦幼保健、人才培養、健康產業、醫聯體建設等一系列衛生健康領域重點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醫療衛生“組團式”幫扶工作在貴州省深化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工作推進會上得到肯定。2020年9月24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與西秀區人民醫院完成了世界首例5G超遠程自主原研手術機器人輔助膀胱癌根治性術。時隔一年,青大附院和西秀區人民醫院的再度聯手,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同時,最大程度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為探索5G技術在外科手術上的應用奠定了基礎,鍛煉了人才隊伍。
世界首例5G+國產原研手術機器人超遠程泌尿外科手術現場照片
通過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人才交流,以能力提升為目標,以“傳、幫、帶”為抓手,大力推進安順醫療衛生人才培訓培養,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幫扶隊伍。目前,青島市累計選派了373名專家到安順開展幫扶工作,開展培訓1300余次,累計培訓醫技人員3.7萬人次;安順選派了188名醫技人員前往青島市交流,295人到青島市支援單位進修培訓,51人到青島支援單位規培,為安順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做好了專業骨干儲備。2016年以來青島幫扶專家積極參與安順的各類下鄉行動,累計開展義診271次,累計義診1.6萬人次;2018年實施的“先心病免費救治行動”,85名貧困先心病患兒由青島專家進行救治。2020年青島市攜手安順開展“心耳康復、光明行動”救治行動,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白內障患者、失聰兒童和先心病患兒進行免費治療,目前建檔立卡白內障患者238人(共篩查出532人)均由安順免費實施手術,先心病兒童和失聰兒童篩查由安順負責,治療則送到青島由專家救治。
一片溫暖:全社會共建扶貧生態
《中國減貧學》報告認為:中國的成功還在于最大限度動員各方力量,協調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發揮“扶危濟困”和“守望相助”的傳統,構建了全方位、系統性、寬領域的大扶貧生態系統,通過開展掛鉤扶貧、東西部協作、萬企幫萬村等扶貧行動為貧困地區匯聚大量人才、項目、資源。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政府的扶貧投資帶動了數萬億元社會總投資,成為扶貧開發的資源增量。
2013年8月,青島與安順調整完善了幫扶與經濟合作的工作機制,制定了青島安順交流合作和對口幫扶工作方案,探索由以政府幫扶向社會多元幫扶轉變。
2016年,為推動安順茶葉產業做大做強,拉動就業和農民增收,青島茶葉協會到安順考察,并在青島及周邊地市建立了5個安順茶葉直銷點,并減免了攤位費。在青島舉辦了一系列安順茶推介活動,青島茶商到安順考察茶產業,提升安順茶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當年,安順在青島銷售安順茶葉二級分銷商已達60余家。政府搭臺,企業參與成為助力安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幾年來,通過政府的引導,眾多青島企業到安順投資、采購,將安順產品銷往青島乃至山東甚至全國,形成了安順基地——青島市場的良好局面。
協調社會各界捐助也是青島幫扶的一大特色。2017年度,青島慈善總會愛基金、北京智善公益基金會、深圳崇德基金、民進青島市委會、青島市總工會、青島北琪集團等10余家單位捐助資金及物品折合人民幣達800余萬元。2018年度,青島證監局率領青島森麒麟輪胎、賽輪金宇集團等12家上市公司,北京尤邁基金會、青島天人達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紅十字會、青島部分慈善機構和愛心企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和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等40多家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及物品折合人民幣達2000余萬元。
2020年,青島赴安順幫扶團隊全力挖掘企業需求破解疫情之下的就業難。2月26日,安順首批155名務工人員乘山東航空航班從安順黃果樹機場直飛青島,這是山東省首架專門運送務工人員復產復工的包機,拉開了兩地新一年勞務協作大幕。安順市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近60萬,勞務收入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摘帽和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撐。海信、新希望六和、九聯、山孚食品等45家企業提供了6000多個就業崗位。同時,積極走訪入安青企、扶貧車間,提供3500多個就近就地就業機會,利用累計援建的104個扶貧車間,吸納帶動就近就地就業1340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6914人。
與此同時,圍繞消費扶貧“壓艙石”,不斷提升帶貧益貧溫度。在青島建設“黃果樹·臻品”品牌實體店24個,開設7家農特產品體驗店,建立各類農特產品直供銷售基地66個,在青島開展農特產品推介活動18次,銷往青島等東部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額達6.69億元,同比增長57%,帶動貧困人口3.82萬人增收。2020年4月11日至5月10日,借力“青島百日萬店消費季”,助力安順消費扶貧加速度,由青島援派安順掛職干部團隊策劃,青島、安順兩地商務、農業農村局、扶貧辦、廣播電視臺戮力同心,通過青島利群集團網上商城推出青島——安順扶貧消費月,接續發力,深入推進“黔貨出山、安貨入青”,一個月時間下單3761單,銷售金額超過180萬元,益貧帶貧650余戶。
消費扶貧
社會幫扶可以凝聚更廣范圍的愛心力量,發揮社會團體、民營經濟和國有企業奉獻愛心的積極性。2020年以來青島市社會各界對安順市的捐款捐物已達5147萬元。在全國第六個“10.17”扶貧日,青島市還組織開展了“心耳康復 光明行動”募捐救助活動,“三省四市”健康扶貧模式進一步掀起了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協作的熱潮,500多名安順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先心病兒童、失聰兒童、老年白內障患者得到免費治療。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協作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中央精神和青島實際相結合、接續奮斗和開拓創新相協調、優勢互補和補齊短板相促進,圍繞健全防止返貧檢測幫扶機制、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加強資金資產項目管理,早調研、早謀劃、早實施、早見效,繼續共同寫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這片大文章?!备邘V表示。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通訊員 劉海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