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晚報
昨天,2021年青島市中小學及幼兒園招生工作會召開,普高招生計劃和錄取方式更是備受矚目。作為一所有121年悠久歷史的老牌名校,青島九中今年的招生計劃錄取方式更是引人關注。記者了解到,與去年相比,今年九中招生方式有四大變化,自招錄取擴招100人,6個自招班總計劃數達到了300人,學校還要從自招生中單獨組建“強基項目”班,由金牌教練坐鎮帶領學生沖擊名校強基計劃。
自招考錄方式發生四大變化
今年九中將招收6個自招班,共300人,單獨編班。 2021年的自招方案主要有四個變化。第一是人數增加:2021年青島九中自主招生300人,6個班;第二是突出筆試。面試分值減少了10分,由2020年50分減為2021年40分;第三是錄取方式變化。2021年按照綜合總分(中考分數+自招成績×10%)錄取。充分體現了自招的分量,降低了考錄難度;第四是后續培養變化。學生入學后,學校將在自招班學生中依據條件進行選拔,單獨組建“強基項目”班。
自招擴容考生享受“中考保險”
2021年九中自招規模擴大到300人,且只招收市內四區、高新區學生。實實在在增加了自招人數,只與市內四區考生競爭,把學位真正留給市內四區考生。這對市內四區、高新區考生是最大的利好??忌鷧⒓幼灾髡猩荚?,可以給自己增加一道被錄取的保險,即如果自招不成功,后續還可以繼續報考普通批志愿,繼續報考“人工智能實驗班”“外語課改班”等特色班,還有機會獲得指標生資格。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考試心理更加平和,便于中考發揮出最佳水平。
自招班學生成績好綜合素質高
優質普高自主招生是對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尊重。自主招生權的落實,可以讓學校思考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只要符合青島九中自招報名條件,都能報考,給了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
青島九中“自招班”是與“人工智能實驗班”“外語課改班”齊頭并進的三大特色班之一。自招班的學生素質十分突出,每年的高考成績非常優異。自招班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學校重視學生的團隊合作、自我管理、自我反思和評價、創新探究意識培養,鍛煉學生的協調、溝通、語言表達、動手實踐能力。歷屆自招班都取得了優異的高考成績,很多同學被浙江大學、西安交大、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錄取。
理、化優勢明顯考生自招優勢也明顯
2021年青島九中的自招綜合測試面試分值減少了10分,由2020年50分減為2021年40分。意在突出筆試,鼓勵考生發揮理、化學科優勢。筆試在綜合測試成績中的占比由2020年的81.5%提高到了2021年的84.6%。通過自己的優勢學科、綜合能力多一次接近青島九中的機會,給升學多一份保障。
“強基班”實現特長學生定制化培養
“強基班”的開設是今年青島九中自主招生實施方案的最大亮點。自2020年開始,36所“雙一流”高校開展“強基計劃”招生,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青島九中承擔了青島市“強基計劃學科基地”培優項目。經過多輪評比,化學學科憑借優異的教學成績、競賽成績脫穎而出,作為“強基項目基地”面向全市招收具有化學特殊稟賦的學生,開展學科競賽培優工作,推動青島地區高中與“雙一流”高校貫通培養創新人才。經過嚴格遴選,來自青島九中、萊西一中、城陽一中、即墨實驗高中、青西新區一中、膠南一中、青島一中和青島五十八中的幾十名同學在學校學習。每周六全天時間基地學員集中到青島九中,首席教練員官福榮老師及他所帶教練團隊為學員授課,開展集中答疑。
青島九中一直以來非常注重對資優生的培養,每個年級均成立了“王大珩院士班”,在學科素養、特殊稟賦等方面積極開展優生提升工程。學校系統設計,項目式推進,成立了“競賽管理中心”,對數學、物理、化學學科競賽活動實施項目化管理方式,學科教練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每周固定時間進行奧賽輔導,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取得了優異成績。 2018年獲第34屆物理奧賽全國決賽銅牌,其中筆試第1名,總成績(含實驗)第2名,是青島市有史以來最好成績。 2020年獲得化學奧賽全國決賽金牌。學校為物理、化學學科配置了高端實驗儀器,為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提供最有力支持。
為支持2021年自招班學生發展,青島九中自主招生“強基班”應運而生。青島九中的物理、化學作為優勢學科,為學生“選課走班”提供了有力支撐。入學后,學校將在自招班學生中依據條件進行選拔,單獨組建“強基項目”班,從高一開始,在化學、數學、物理方面加大培優力度,為學生考取“雙一流”大學,及早對接高?!皬娀媱潯碧峁┵Y源、平臺支持。
“苗圃計劃”高端資源促進全面發展
基于“外語+科技”學生培養原則,在注重文化課成績提升的同時,青島九中注重培養自招班學生的科技素養。通過為學生配置多樣化的教育資源,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及團隊協作、組織協調和溝通表達等核心素養,通過三年學習,為985、211高校輸送優秀學生。
2018年6月,青島九中與同濟大學簽署“苗圃計劃”協議?!懊缙杂媱潯笔乔鄭u九中與同濟大學探索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有效銜接,同濟大學選擇與同濟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并具有相同辦學理念的中學建立戰略合作聯盟,實施“請進來”——請中學生進同濟參加活動、“走出去”——派同濟教授進中學講座、與中學共建實驗室等形式與中學共同開展優生培養,關注學生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 “苗圃計劃”主要是利用同濟的學科優勢與中學的素質教育和研究型課程相結合,把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貫通為一個體系,經過過程培養,使學生能做到“知識、能力、人格”協調發展?!懊缙杂媱潯弊⒅嘏囵B過程,把招生工作融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現了高校在培養中選拔人才。
“苗圃計劃”培養工程已經實施了四年,為近15名學生提供了開展高端課題研究的平臺。經過開題—研究—結題的歷練與評估,所有參與的同學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于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