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海岸新區嘉陵江路小學,薛躍娥認真地給孩子們批改作業。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今天下午的課后托管我和大家一起度過,孩子們有問題隨時找我就行?!?月15日下午3點20分,54歲的青島西海岸新區嘉陵江路小學語文教師薛躍娥走進教室,開始了約兩個小時的課后托管。作為學校年紀最大的任課教師,薛躍娥和年輕教師們一起,主動承擔起了這份責任。她常說:“跟孩子們在一起是最幸福的!”
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是薛躍娥少年時的夢想。1986年,她高中畢業,如愿以償到原東山小學做了一名代課教師。那時學校條件異常艱苦,校舍破爛不堪,常年發不出工資,20多名代課教師先后離開。但她沒有動搖,每天全身心投入,在孩子們面前也總是陽光、樂觀、向上的模樣。
缺乏經費,校舍年久失修,她帶著學生們撿塑料紙糊窗戶;冬天教室沒有爐子,四處漏風,她喊學生們到操場上跑幾圈,暖和了再回去上課;辦公沒有筆,她用棉槐條子削成筆,蘸著墨水批作業。這個代課教師,她一干就是14年。2011年,她所在的學校并入嘉陵江路小學,她才從一名鄉村教師變為城鎮小學教師,但她卻主動申請到邊遠的農村小學任教一年。
夢想讓薛躍娥選擇了堅持,愛心讓她堅定地幫助更多孩子。她動員全家人成立了愛心團隊,捐款捐物資助春蕾女童,至今仍在資助3名女童;了解到諸城有一個六口之家,其中4個人有殘疾,生活非常困難,她跟家人每個季度資助一次,連續資助8年……從教35年,幫助過多少孩子,墊過多少學費,買過多少衣服,恐怕連薛躍娥自己也記不清楚。
自2009年開始,薛躍娥先后成為“支教島”教師志愿者、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紅燭基金“點亮紅燭”鄉村教師培訓特約講師。每年寒暑假都要“滿天飛”,給偏遠地區的教師做培訓,足跡遍布全國近30個省市。有一次從貴陽飛往畢節的航班因暴雨返航,可一想到第二天有800多名教師在畢節等著聽課,她就急得不得了,干脆轉乘長途車,連夜趕了5個半小時的路程,終于在開講前兩個小時到達目的地。
薛躍娥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更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自參加工作之日起,她就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主動學習黨章黨史,了解黨的政策方針,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踐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員要傳播黨的好聲音,宣傳身邊的正能量?!毖S娥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百姓宣講團成員,每年到社區、學校、醫院等做報告不下十幾場。
還有一年薛躍娥就要退休了。對于退休后的生活,她已經有了規劃。她想成立書屋帶動全民讀書,想開展更多家庭教育講座,也想讓更多人重視家風。當然,她更想繼續宣講黨的政策方針,繼續深入到偏遠地區做好教師培訓。
薛躍娥說:“不管在職也好,退休也罷,只要能干得動,我就想做點對社會、對他人有意義的事情,無愧于自己的使命,更無愧于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p>
黨員檔案
薛躍娥,女,54歲,200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嘉陵江路小學高級教師。先后獲評首屆全國十大最美鄉村教師、省優秀共產黨員、市十佳師德標兵、市三八紅旗手、感動青島十佳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