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據了解,我省基礎教育穩居全國第一陣營,其中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5923所,新增學位244.8萬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064所,新增學位354萬個。
基礎教育穩居全國第一陣營
據介紹,我省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從2015年的81.97%提高到2019年的90.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個百分點,普惠率達到8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99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從2015年的97%提高到2019年的97.7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94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2015年的97.36%提高到2019年的97.6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15個百分點。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走在全國前列,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高地在我省落地實施、取得重大突破,達到了“起步成勢”“一年成式”的目標。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5年的48.06%提高到56.75%,比全國水平高5.15個百分點,進入普及化階段。
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從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入手,著力補齊基礎教育的短板。擴大資源供給,讓幼兒入園不再“難”。頒布《山東省學前教育條例》,整治完成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2056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5923所,新增學位244.8萬個,為適齡兒童提供了更多入園機會?!按蟀囝~瘦身”,讓城鎮中小學不再“擠”。優化城鎮中小學規劃布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064所,新增學位354萬個,66人以上超大班額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由2015年的23.49%降至1%以下,所有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兜住公平底線,讓弱勢群體不再“弱”。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全部勸返復學,殘疾兒童、特困家庭兒童15年教育全免費,貧困村留守兒童關愛室全覆蓋,建設博愛學校7所,具備受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45%,保障“弱有所教、弱有所助”。開展托管服務,讓家長課后不再“等”。全面推行小學生課后服務,覆蓋率達到94.63%,惠及小學生365萬名,有效解決了群眾關注的“放學早、無人看”難題。
高考綜合改革平穩落地
作為國家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積極探索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考招生模式,構建了具有山東特色的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分類考試制度體系,實現了新高考的平穩落地。社會對高考綜合改革正面評價達94.1%,教育部予以充分肯定。
新的夏季高考制度取消了文理分科,提供20種考試科目“套餐”,實行“專業+學校”志愿模式,建立了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錄取機制,有效引導了高中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完善選課走班制度,對高校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提高專業建設質量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今年夏季高考普通類第一次填報志愿本科計劃完成率達到99.99%。
深化了春季高考考試制度改革,完善技能考核辦法,健全“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的春季高考招生模式,為中職學生對口深造提供了更多機會,職業教育吸引力大幅提升。2020年,山東中職教育招生錄取44.1萬人,其中有2.5萬人達到普高錄取線,中職招生同比增長12.78%;高職教育錄取36.8萬人,其中有2.44萬人達到本科錄取分數線,“職校只能招收低分生 ”的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新時代教師隊伍改革走向深入
堅持把教師作為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形成“山東模式‘10條經驗’”,被教育部在全國宣傳推廣。
隊伍結構更優。目前,全省共有教職工150.1萬人,較2015年增加20.3萬人。在126.9萬專任教師中,幼兒園??埔陨蠈W歷教師占80.9%,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占比均超過90%,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占61.5%。近3年城鎮學校向鄉村學校交流教師4.3萬人,首屆畢業的2947名省屬公費師范生全部充實到鄉村學校,城鄉師資配置進一步均衡。
改革激勵更強。中小學(幼兒園)正、副高級崗位分別增設3萬、1.4萬個,高校正、副高級崗位分別增設0.96萬、0.67萬個,1.2萬名中小學校長按職級發放薪酬,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逐年提高,教師潛心育人的熱情更加高漲。
待遇保障更好。足額保障教師工資,班主任津貼提高至每月300元至1000元。鄉村教師享受鄉鎮工作人員補貼政策全面落實,建成4萬套鄉村教師周轉宿舍。積極推行教師乘坐公交、地鐵、游覽景區等惠師舉措,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下一步,省級層面還將研究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核定的意見和學校內部分配辦法,推動建立課時工作量、工作實績、崗位等級相銜接的教師薪酬分配制度,搞活中小學績效工資分配,切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高等學校特色發展初見成效
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整合組建新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積極籌建康復大學,成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3所職業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技術大學。省部(局)共建13所高校,省市共建9所高校,5428家企業參與高校辦學。突出“扶優、扶強、扶特”,深化高校分類考核與分類管理改革,實施省屬本科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和績效工資內部分配改革,引導高??茖W定位、特色發展。
啟動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雙高”建設,支持3所駐魯部屬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分類支持省屬高校建設15所左右的高水平大學、50個左右高水平學科,筑高峰、沖一流、強特色,著力破解山東高?!吧蕉喾迳佟崩Ь?。
不斷擴大“朋友圈”, 全球100個國家或地區與我省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3259對,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79個, 8所高校開展境外辦學,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
高校整體辦學水平明顯提升,先后獲批國家一流專業點213個、一流本科課程204門,數量均居全國前列,涌現出一批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的重大科研成果,其中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團隊“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專利技術賣出5.2億價格,創造了全國單項專利許可的新紀錄。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國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