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2月25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資金面“緊平衡”將持續
2月24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20%。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受“就地過年”等因素影響,居民提現及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有所下降,央行流動性投放也呈現出“節前不大放,節后不大收”的特點。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急轉彎和貿然收緊。
要聞
未來十五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藍圖敲定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下稱《綱要》),這是一張規劃期為2021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的藍圖。
嚴查違規經營貸消費貸 多地涉房資金管控收緊
涉房資金迎來新一輪精準調控。近一個月以來,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金融監管部門集體出擊,嚴查涉房資金來源,加強個人信貸管理,并明確提出嚴防消費貸、經營貸等違規流入樓市。
年內A股擬回購上限累計超400億元
年內A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活躍,回購規模保持較高水平。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32家上市公司發布了133份回購計劃,擬回購資金總額上限共計431.14億元,其中不乏十億級甚至百億級回購計劃。業內專家表示,通過股份回購,上市公司可以實現改善資本結構、回報投資者、穩定公司股價等多重目標。不過,專家也提醒投資者警惕部分公司“忽悠式”回購。
假賽頻發博彩橫行 電競行業監管短板亟待補齊
近年來,涉及電子競技選手、俱樂部的假賽事件頻出,引發廣泛關注。中國電子競技受眾目前已突破4億人,其中大部分為青少年群體,電競中存在的假賽、博彩等一系列問題不但涉嫌違法,還通過網絡渠道將錯誤的觀念、理念傳遞給了青少年群體。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機構必須加強監管力度,采取頂格處罰手段,對不良現象“露頭就打”。
中國證券報
頭版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出臺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兑巹澗V要》明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
要聞
開局“十四五” 聚焦中國經濟三大關鍵詞
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業內人士認為,如何為“十四五”開好局,是此次兩會重要看點之一。
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邁步“十四五”,三大關鍵詞昭示中國經濟有底氣有信心開好局、起好步。
廢銅也瘋狂
“從來沒有一天賺過這么多錢!”在北京市大興區經營一家大型廢銅收購站的老李興奮地告訴記者,春節以來銅價暴漲,廢銅價格水漲船高,春節前賣不出去囤下的幾噸廢銅前兩天瞬間售罄?!岸噘嵙?0倍利潤,一天賺了往年一個季度才能賺到的錢?!?
上海證券報
頭版
2035年的中國交通:線網規模約70萬公里 基礎設施網聯智能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兑巹澗V要》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交通基礎設施質量、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要聞
八成抽中企業被“嚇退”IPO現場檢查威力初顯
IPO現場檢查即將進入實操階段,多家被抽中企業近日卻集中“撤退”。2月24日,科創板及創業板新增5家擬IPO企業主動撤回首發申請,IPO審核就此終止。至此,此輪隨機抽取的20家首發企業中,已有16家主動“撤單”,占比高達80%。
“抱團股”周期股同步下跌 滬指失守3600點
2月24日,A股三大指數呈單邊下挫。其中,滬指跌1.99%,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失守3600點;創業板指數跌3.37%、深證成指也下跌2.44%。不僅前期被機構“抱團”的白酒股再遭重挫,造紙、有色、化工等近日被熱炒的周期股也跌幅居前。
證券時報
頭版
香港擬上調股票印花稅 美國證交會今起降費
2月24日午間,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立法會上公布2020年至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會上,陳茂波表示,經充分考慮對證券市場和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后,決定提交法案調整香港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目前買賣雙方按交易金額各付0.1%,提高至0.13%。
要聞
“雙循環”見到新氣象 財政資金將更重效率
去年以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已深入人心,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相關具體工作將如何開展,今年兩會上有望明確新布局。
公募:多因素引發A股下跌 看好低估值順周期板塊
昨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低走,截至收盤,滬深兩市跌幅分別為1.99%、2.44%,創業板指跌幅達到3.37%。與此同時,港股市場也出現大幅下跌。
證券日報
頭版
商務部:今年目標是 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2月24日,國新辦舉行加快商務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布會。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總結了2020年我國外貿外資發展形勢。他表示,去年我國外貿發展可以概括為極不平凡,成績斐然。
要聞
擬上市公司“撤單率” 短期上升說明什么
1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以抽簽方式,確定對2021年1月30日前受理的20家科創板和創業板首發企業進行信息披露質量檢查。截至2月24日晚間,20家被抽檢公司中,16家撤回材料終止審核,比例為80%。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
公募配置港股持續升溫 今年以來至少12只“港股基金”成立
今年以來截至2月23日,以“掘金”港股為主的新基金至少有12只,發行數量占去年全年近五成。據記者觀察,投資港股或港股通標的比例不低于非現金資產80%的權益類基金、寬基指數基金成為新發“港股基金”的主要類型。(整理:魏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