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芝麻餡豆沙餡花生餡,樣樣經典!這碗27歲的湯圓“甜蜜”青島幾代人

    “芝麻,5盒;桂花醬,5盒!您拿好,下一位……”告別了春節假期,年味卻意猶未盡。對于愛熱鬧的中國人來說,正月十五元宵節后,“年”才算真正過去。而說起正月十五,又怎能少了一碗暖和和的“湯圓”添喜!天津路附近,看起來年代已久的一排二層老房一處不起眼的小店,卻人氣爆棚,給這一帶的“老建筑”注入活力。對于老青島人來說,“大老李”湯圓可謂是幾代人的回憶。他們家的“芝麻餡”湯圓,用當下一句時髦的話來講:“把老青島人的胃拿捏得很到位?!边@種手工制作的老味道湯圓如今在工業機械化制作的市場大潮中,則顯得鳳毛麟角。吃了二十多年的回頭客說:“這樣的老味道,要且吃且珍惜。”

    “大老李”湯圓店顧客絡繹不絕。

    / 探訪 /

    老兩口小店一開27年

    “當初決定開湯圓店,是因為我們倆自己喜歡吃湯圓。”昨天上午11點,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來到位于天津路的“大老李”湯圓店時,門口兩行隊伍排出四五米遠,今年75歲的“大老李湯圓”創始人李永箱和72歲的妻子一邊累得扶著腰在店里忙著配貨,一邊確認剩余貨量,生怕湯圓不夠賣,讓大老遠來店購買的顧客掃了興。

    “年輕那會,老李去南方出差時,看到當地有不少湯圓店生意很好,而那時候青島真正手作湯圓店,幾乎沒有?!崩习迥锔嬖V記者,他倆覺得青島應該也有很多愛吃湯圓的人,所以兩人用手里不多的資金,決定在青島也開家湯圓店試試。結果不僅賣得好,還一干就是27年,成了島城名小吃。夫妻倆表示,老店生意不錯,多虧了一幫回頭客的照顧?!?994年,‘大老李湯圓’第一家店開在市場三路,只有我們老兩口,自己包、自己賣,也沒想過要賺多少錢,只想著老街坊們喜歡吃就好?!崩习迥锔嬖V記者,第一家店總共不到9平方米,除了擺放案臺等,只剩下不大的活動空間。而就在這緊湊的空間里,他們夫婦用真材實料獲得了一批老青島人的認可。就在老顧客都熟門熟路后,老店卻接到了拆遷的通知。為了不流失客源,老李夫婦搬到了就近的上海路,開了第二家店面。六七年的時間里,隨著生活的變化,老李夫婦的第二家店又繼續搬遷,直到2000年時他們搬到了天津路20號,在這里兩人把店面開到今天。

    / 講述 /

    真材實料新老顧客盈門

    湯圓,以前的老人都叫它浮圓子?!皬娜ツ?1月店里就開始為今年的元宵節備貨?!崩习迥锔嬖V記者,芝麻餡是店里的招牌,27年了,顧客們都沒吃膩。翻開店里進貨的明細單,老板娘坦言:“要說芝麻餡受歡迎的秘訣,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真材實料。”

    據了解,每年的11月份左右,老李夫婦會從江西挑選最好的黑芝麻。今年,黑芝麻餡賣出了近幾年的最高銷量,與其他餡料搭配,日銷達上千斤,連老李夫婦倆也沒想到?!叭ツ杲鞯暮谥ヂ樨S收,而且品質格外高,自己磨餡的時候都能被香得流出口水?!比缃?,老李夫婦把制作廠房搬到了嶗山沙子口附近,這也為湯圓的口味增色不少?!霸蹗魃降乃?,而且質量有保證,用嶗山水和糯米皮制作的湯圓,吃起來又糯又香,還微微泛甜?!?/p>

    “正月初九就到這來排隊買湯圓了,十幾年了,過年送親戚朋友或自家吃,都來這買。”一位排隊購買的市民表示,不僅他這樣,不少人都是大老遠專程開車過來買,一買就是十多斤,說要給親戚送去,家里人都愛吃。還有的顧客成箱打包,最多的一次買走二三百斤?!暗昀飵兔Υ虬唾u湯圓的也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從他們手里打包賣出的湯圓,滿足了青島幾代人的胃口?!笨粗昀锩Φ貌豢砷_交的老店員們,老板娘招呼著他們趁中午來購買的人少輪流吃飯,不然等到下午一點,又將迎來一大撥排隊的顧客。

    / 創新 /

    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豆沙、黃豆口味的做得少,已經沒貨了,大家最喜歡的黑芝麻、花生的備貨很足,管夠!”老板娘一邊招呼著窗外來購買的顧客,一邊忙著配貨。從去年到現在,就大年三十當天休息了一天?!吧衔绮坏?點就開門,一直忙到晚上7點,不能讓老顧客空手而歸?!泵刻焓畮讉€小時的工作量,讓72歲的老板娘幾乎有些承受不住,采訪過程中幾次累得坐下喘口氣歇歇。

    “他們家的湯圓就是滑、軟、粘而不粘牙;爽、香、甜而不膩口。形狀圓勻,皮薄餡大,開水下鍋,一漂就熟,很適合現在年輕人的生活節奏?!爆F場,不少年輕消費者表示,相比超市里賣的包裝好的品牌湯圓,這種本地老口味湯圓更受他們的青睞。據了解,由于今年的湯圓銷量比往年高很多,目前廠里備好了上萬斤湯圓,除在店鋪銷售,還銷往超市。除了經典的黑芝麻口味,老李夫婦這些年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在湯圓品種上,老李夫婦除保持受歡迎的黑芝麻、花生、黃豆、豆沙、棗泥、桂花、玫瑰、水果、八寶餡等,還在無糖餡上精選原料,推出了無糖芝麻湯圓。特別是結合島城特色開發的海鮮、鮮肉、香菇油菜、藥膳型的雞腿蘑菇等湯圓,讓糖尿病及肥胖者也能大快朵頤。老李夫婦還為南方消費者準備了酒釀、桂花醬、小圓籽湯圓,備受他們的喜愛。

    / 延伸 /

    地道老口味,且吃且珍惜

    “一直沒做大、沒走出去,有點遺憾,現在我們都已經七十多歲了,也沒太多精力繼續打理了?!毕挛缱詈笠徊ㄙ徺I小高峰過去,老板娘直言,“這種手工湯圓一年就賣這么幾天,大家伙愛吃,就盡量多做點滿足大家。”

    在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今天,用機械化生產湯圓的品牌越來越多,手工湯圓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另外,老板娘表示,隨著勞動力成本逐年升高,手工包制的成本也讓很多老店失去了競爭力,所以導致手工湯圓逐漸淡出市場,會這門手藝的人也越來越少,希望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幾位湯圓制作師傅說:“想把自己的手藝教給孩子,可他們都不太感興趣,而能到店里做這一行的年輕人就更是少之又少。”這份帶著情懷的“老味道”,且吃且珍惜。

    / 對話 /

    希望做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口味

    記者:有想過把二老的手藝傳給孩子,或把品牌繼續做大嗎?

    老板娘:想過,但是這一行太辛苦了,而且耗費時間,年輕人若非真愛這一行,很難堅持下去,所以做到順其自然就好。

    記者:平常休息的時候,有什么愛好?

    老板娘:我們老兩口也喜歡美食,既然賣湯圓,就經常變著法地把湯圓做得好吃。煎、炸、蒸、烤,今年,還從年輕人那學到了“脆皮湯圓”,凍著吃,大開眼界。

    記者:新的一年有什么計劃?

    老板娘:感謝所有的新老顧客們,希望自己能有個健康的身體,跟上年輕人的步伐,做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口味。(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