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年,西海岸新區60個項目、152個村居(片區)的改造穩步推進;回遷居民6456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達到80.7%;全區物業管理覆蓋率達97.6%;全年新建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578.9萬平方米,約占全市的33%;全年納統房地產項目78個,完成投資514.4億元……
回眸2020年,青島西海岸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黨建引領,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攻堅克難抓落實,持續推動了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凝聚合力 防疫復工齊頭并進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積極行動,切實加強建筑工地、房地產領域、物業管理等項目的防疫與復工復產工作。
據了解,該局在全市率先推出設置建筑工地疫情防控臨時隔離區和工人返場管控流程樣板,并在全市推廣;第一時間指導物業服務人員進入工作崗位,在守好“小門”的同時嚴格公共區域消殺,引導業主科學認識、預防、應對疫情;對全區住宅小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覆蓋檢查指導,保障物業管理區域公共衛生安全。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該局及時成立防疫復工突擊隊和服務小組,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項目達產齊頭并進。據統計,該局在2020年納統房地產項目78個,完成投資514.4億元,約占全市房地產行業的26%,總量居全市首位;產業小鎮產業集聚功能逐漸凸顯,山東大學博士站、大地出版社青島分社、上海氫森健康科技等30余家特色主導產業企業陸續落地,百余家有意向落戶新區的企業正有序推進。
此外,全年新增7家建筑企業入選全市百強民企,新增一級資質建筑企業3家,申報通過率全市第一;精品工程創建碩果累累,接連斬獲“詹天佑獎”等國家級獎項。據統計,2020年全區在建項目面積3795萬平方米,達到全市的30%以上;全年本區注冊建筑業納統企業實現總產值532.8億元,約占全市的33%;全年新區建筑業、房地產業預計分別實現稅收26.5億元、91億元,占新區稅收的29%。
持續提升 奏響民生福祉強音
增進民生福祉,一直都是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年,該局統籌抓好村居改造工作,通過做好項目總體謀劃、方案審核、統籌調度、督查考核,全年推進了60個項目、152個村居(片區)的改造,完成投資135.6億元,創歷史新高;抓住政策窗口期,多方籌措改造資金,發行8億元專項債券,完成了4個棚改項目的建設工作;全年共回遷居民6456戶,新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計達到80.7%,城鎮化水平走在省、市前列。
同時,該局對低收入人群做到應保盡保,共審核低收入戶籍家庭、外來務工人員、各類人才等約1800戶,實物配租755戶,為1024戶低收入戶籍家庭發放租賃補貼715萬余元;累計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8485套,經濟適用房2057套,限價商品住房534套;多渠道建籌保障性住房,全年建籌人才住房21323套,總量占全市的21%,居全市第一。
為持續提升全區物業服務水平,該局將59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并全部引入物業管理,全區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97.6%;將行業黨建與物業管理緊密結合,組織成立區級物業行業黨委,設立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共91個,推廣“紅色業主委員會”3個。另外,積極穩控房地產市場,嚴格執行房地產市場各項調控政策,規范房地產開發、交易行為。據統計,全年新區新建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578.9萬平方米,約占全市的33%;新建商品房累計銷售均價12622元,同比增長1%,新區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創新管理 行業建設量質齊升
2020年,也是西海岸建筑產業穩中求進的一年。
“當下,各個行業都在嘗試運用技術創新改善工作流程,我們建筑業也不例外?!贝饲埃浾咛皆L西海岸的“智慧工地”建設時,工地技術人員介紹說,通過工地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術的應用及施工精細化管控,帶來的效果是量質齊升。
同樣“質升”的還有該局的服務模式。據悉,該局率先建成全市功能最齊備的“新區建筑業行業監管與服務平臺”,同步實現建筑業財源監管、欠薪欠費預警等功能,為事中事后監管和服務提供技術保障。同時,在全省率先取消施工圖審查,實施“事后抽查制、承諾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責任保險制”等制度,在保障勘察設計工作質量前提下實現審批提速;深化人防施工圖審查改革,在全省率先實行人防結建項目前置審批,實行人防施工圖抽查制度,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促進了項目建設。
此外,該局還創新租賃住房建設管理機制,探索租賃住房建設新渠道。2020年8月,全市首個自持租賃住房項目竣工交付,面向大學畢業生配租;全市首個政策性租賃住房項目(新城國際長租公寓)竣工試運營;在辛安公租房試點建立人臉識別智能化管理系統,通過智能化手段大幅提升了公租房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