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1:我們該向深圳蘇州無錫學習什么?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于2020年12月8日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顯示,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的全球排名總體有所上升,排名前10強的分別是深圳(9)、香港(11)、上海(12)、北京(21)、廣州(42)、蘇州(71)、臺北(74)、南京(83)、武漢(87)和無錫(91)。深圳、蘇州和無錫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2020年9月8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前12強的城市中,同樣有深圳、蘇州和無錫上榜。在2021年農歷新年到來之際,很多城市都在盤點過去,規劃未來,尋找對標學習的榜樣。要趕超這3個城市,其他城市應該至少對標3個方面。

    深圳市深南大道。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其一,學習深圳、蘇州和無錫是如何對待人才的。人力資源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2020年12月一個月內,至少有廣州、無錫、青島、福州、蘇州等5個城市發布新政吸引人口落戶。其實,深圳早在2014年就頒布了《深圳市人才安居辦法》,向2015年1月1日后新引進入戶的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包括非全日制學歷)并符合條件的發放本科6000元/人、碩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的租房補貼。2016年3月23日深圳再次頒布升級的《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向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人員發放租房和生活補貼,補貼標準為本科15000元/人,碩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

    這是2020年7月30日用無人機拍攝的蘇州工業園區夜景。新華社記者 李博/攝

    蘇州、無錫也早就開始布局吸引人才的政策。2017年蘇州頒布政策,對取得碩士以上學位人員納入創業培訓、開業補貼、社保補貼、租金補貼、運營補貼、帶動就業補貼等創業政策扶持范圍,并將參加蘇州市社會保險繳費滿3年的外地戶籍創業者一并納入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對象范圍。另外還有對企業的補貼。2019年5月無錫市政府公布的《無錫引才新政 大學生購房補貼最高30萬元》一文指出,對于來無錫服務的大學畢業生給予為期兩年的住房補貼,本科、碩士和博士每月住房補貼分別從原來的500元、600元、800元升級為800元、1000元和1500元,在校獲得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的、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可享受本科生待遇。對于來自全球前100強的高校以及學科排名全球前20的高校的歸國留學生提供1萬-3萬元一次性補貼,住房補貼享受三年,在錫購房時還能獲得10萬-30萬元購房補貼。

    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開幕,觀眾在博覽會上體驗模擬駕駛。 新華社記者李博 攝

    其二,學習深圳、蘇州和無錫如何改進營商環境。企業是創造財富、增加就業和技術創新的主體,而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元素。2020年6月18日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在營商環境綜合排名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包攬前四名。4個一線城市中,北京以央企聞名,上海以國企聞名,深圳以民營著稱。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2016年,深圳民營企業的GDP貢獻比重已經超過70%,外資貢獻比重約20%,國企貢獻不到10%。究其原因,深圳市政府不是將所有產業牢牢掌控在手中,只參與能源、水務、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競爭性領域盡量交給市場;不偏袒國企、民企、外企中的任何一方。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還對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之外的100位經濟活躍城市進行了評價。其中,蘇州第一、無錫第四。蘇州市省民營科技企業超萬家,能占江蘇省這個經濟大省的三分之一強。2020年度蘇州市民營經濟營商環境中法治環境、社會環境、政商關系、社會地位、民企感受、人力資源等指標均位列江蘇省第一。2020年蘇州發布“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和“Supreme Service, Super Suzhou(至高服務,超級蘇州)”4S國際版營商服務品牌。無錫的民營企業也不弱。2019無錫13家民企上榜中國企業500強,29家民企上榜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2020年4月發布優化營商環境3.0版《無錫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以來,相關職能部門對標各自的任務書、時間表和“施工圖”,對服務中的“短板”下猛藥,營造“無難事、悉心辦”的營商環境。

    其三,學習深圳、蘇州和無錫鼓勵創新、寬容失敗。2020年11月1日起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規定“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70%以上歸屬完成人”的法律,把研發成果的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從出資部門轉向這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或者團隊,激勵研發團隊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還設置了免責條款,規定沒有牟取非法利益或者惡意串通的,可以免予追究其在科技成果定價、自主決定資產評估以及職務科技成果賦權中的決策失誤責任。深圳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政策,讓科學家“冷板凳”變熱。

    2020年無錫印發的“創新12條”,包括成長梯隊培育體系、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區域研發創新體系、創新創業生態服務體系四個層次構成,以“全鏈條”概念貫穿始終,助企引才激發創新活力。無錫打造“中國設計智造之都”“中國設計保護之都”,催生規模、質量、人才多元共振的創新乘數發展效應。無錫從物聯網“無人區”發展成“世界物聯網發展看無錫”,離不開寬容失敗的環境——沒下定量指標。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也曾表達過對企業家的寬容態度,“要丟臉就丟在無錫,等翅膀長硬了就要飛出去”。2018年無錫物聯網產業營業收入已超2600億元,總量占全國的1/4,而且有一半的國際物聯網標準是由無錫制定。

    寬松的營商環境才能多出企業,出大企業。“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133家公司上榜,歷史上第一次上榜數量超過美國。其中,深圳8家本地企業上榜,10年新增6家500強企業,是除北京外增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江蘇4家本地企業上榜,3家在蘇州。無錫雖然沒有本土企業上榜,但有大量500強企業在無錫投資建廠。“2019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三項榜單中,無錫分別有14家、30家和15家企業入選,均位列江蘇第一,潛力不小。

    種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其他城市要先種梧桐樹,營造像深圳、蘇州和無錫一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環境,平等對待各類企業主體、服務企業的營商環境,和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又寬容失敗的氛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