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開局之年穩經濟 政策加力護航中小企業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保持經濟平穩向好態勢,護航中小企業發展仍是重要一環。從將修訂印發《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到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地、物流、用能成本,從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再到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近段時間,系列助企惠企強企政策信號密集釋放。
要聞
業績回暖制度“護航” 多路資金爭相入市
新增投資者賬戶數量同比增長100%,兩市成交額10個交易日突破萬億,開年以來公募發行份額已超千億……多項指標顯示,投資者對我國資本市場的青睞程度明顯增強。在業內人士看來,宏觀經濟穩健復蘇、上市公司業績加速回暖、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推進,多重原因共同催生了這一局面的誕生。不過,專家同樣提示,市場“高熱”之下,投資者仍需警惕風險。
技術驅動疊加市場需求 鋰電池板塊回暖
在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驅動下,1月20日,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板塊結束近一周的短期調整。截至收盤,Wind鋰電池板塊漲3.76%,其中杉杉股份、豐元股份、永興材料等12只漲停。動力電池概念板塊漲幅5.15%,23只成分股當中22只上漲,1只下跌,其中億緯鋰能漲13.91%,寧德時代漲6.91%,比亞迪漲2.68%。
中國證券報
頭版
流動性投放“變奏” 央行精細調控資金面
近兩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和此前“高頻少量”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但背后的政策意圖一脈相承。
要聞
央行:強化支付領域反壟斷監管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1月20日發布關于《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條例》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未遵循安全、高效、誠信和公平競爭原則,嚴重影響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的,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建議采取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停止實施集中、按照支付業務類型拆分非銀行支付機構等措施?!稐l例》起草說明介紹,《條例》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豐富監管手段。強化支付領域反壟斷監管措施。
批簽發量持續增加 疫苗行業高景氣度料延續
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寫疫苗市場格局,隨著民眾疫苗接種意識的提高,市場需求不斷釋放,疫苗行業延續高景氣。東吳證券指出,2020年,國內疫苗產品批簽發共6.3億支,相比近6年平均批簽發5.7億支顯著提升。
上海證券報
頭版
中國成為全球跨國投資“避風港” 去年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逆勢增長
“2020年全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鄙虅詹客赓Y司司長宗長青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不斷縮減、自貿試驗區再度擴圍、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式啟航……2020年我國在成為全球外資“避風港”的同時,開放舉措也持續推出。商務部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吸引更多優質外部要素資源參與國內大循環。
要聞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
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討論擬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決定將《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和《綱要草案(征求意見稿)》發往各?。▍^、市)和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單位征求意見。
稅收數據印證經濟復蘇 新動能加速釋放
記者昨日從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獲悉,2020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完成136780億元,同比下降2.6%,圓滿完成財政預算安排的稅收收入目標。
證券時報
頭版
百來萬掛靠假央企 掮客“助力”瞞天過海
最近兩個多月,記者暗訪國企掛靠市場,發現多家大型央企的下屬公司被中介機構或掮客明碼標價。他們聲稱,少則七八十萬,多則數百萬,就可以把一家民營公司的股東背景變為國有性質,以獲得更高的市場信用。冒名的子公司打著國資旗號招搖行事,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央企及其下屬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還嚴重影響國有主體聲譽,更是對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公然破壞。
要聞
證監會擴容隨機抽查清單 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近期,為貫徹落實新《證券法》,證監會對《中國證監會隨機抽查事項清單》進行修改。同時,根據工作實際對抽查事項進行動態調整。據了解,該清單新增“首發企業檢查”、“律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法律業務檢查”、“信息技術系統服務機構從事證券基金服務業務檢查”。與此同時,監管層還對部分抽查事項的比例進行修改,比如評級機構從事證券市場資信評級業務檢查的抽查比例下限有所提高,下限從10%提高至20%。
逾千億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完成“參公”改造
資管新規延期了,但各家券商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的進程依然如火如荼。過去的一個多月,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數家券商均有新的“參公”產品開放發行,華泰證券則拉開了保證金產品公募化改造序幕,另有券商還獲得了公募牌照。權益投資大時代,券商資管正踴躍躋身公募賽道。
證券日報
頭版
超2.5萬億元減稅降費精準直達市場主體 制造業和民營經濟最受益
1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新聞發布會,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2020年,稅務部門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舉措,確保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精準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預計超過2.5萬億元,圓滿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全年減負目標。制造業及相關環節新增減稅降費預計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大的行業;民營經濟新增減稅降費預計占比70%左右,受益最為明顯。
要聞
央行昨日實施逆回購2800億元 創近4個月單日規模新高
1月20日,央行發布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800億元逆回購操作。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梳理發現,此次逆回購操作規模,創出自去年9月23日以來的單日新高。
LPR連續9個月“原地踏步” 并未影響企業貸款成本下行
1月20日,2021年的第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據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月20日,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兩個品種利率均維持前值不變,且已經連續9個月“原地踏步”。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