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阻隔,困住了很多外貿企業通往國外的腳步。而線上的跨境貿易服務平臺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集聚國內外資源,通過精準的數據和推送為外貿企業提供服務,打通了新的國際貿易通道,成為外貿企業的重要選擇。
據海關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了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進口0.57萬億元,增長16.5%。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線上渠道進行交易,開拓國際市場。
跨境電商業務快速增長的背后,跨境貿易服務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內的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制造網、中國供應商、敦煌網等B2B跨境服務平臺通過宣傳、廣告等形式為外貿企業吸引外國客戶,幫助企業走向全球市場。
作為外貿企業的一員,青島凱萊詩化妝品有限公司正準備通過跨境貿易服務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尋求新的市場機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無法前往國外洽談業務,因而今年會將發展重點轉到線上,準備通過一些線上的跨境貿易服務平臺開展業務。公司總經理賈東林了解到,很多同行在跨境服務平臺上接到了很多訂單,這些平臺雖然競爭十分激烈,但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國內線上的國際貿易平臺數量眾多,外貿企業在合作過程中也是褒貶不一。
青島方錦隆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環保產品和技術交易的企業,經營市場主要在國內,在其開辟國際業務的過程中,也在通過幾個線上服務貿易平臺尋求客戶,但卻并不順利。
其董事長曹乃成提道,公司在線上貿易服務平臺進行推廣時,收到了很多虛假的詢盤信息,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并沒有對接到實際的客戶。同時他也提出,在與服務平臺簽訂的合同中,有些條款比較苛刻,對小企業并不友好。因而比起線上的服務貿易平臺,他更希望通過線下的展會去開拓外貿市場。
國內的外貿論壇上也有很多針對跨境貿易服務平臺的討論,有外貿從業人員指出,企業不能盲目入局,而是要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合適的平臺,還要注意前期投入和運營,做好整體規劃。
后疫情時代,在線下的貿易推廣受到種種阻礙的背景下,線上的貿易平臺成為很多外貿企業的重要選擇。他們為外貿企業提供了新的機會,但也造成了很多企業的困惑。在線上貿易的“得失之間”,如何能夠成就企業真正的賦能平臺,推動國內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仍是值得整個行業、平臺和企業共同思考的問題。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竇衍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