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轉讓服務平臺正式上線,為境內外金融機構提供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相關服務,首批參與機構64家。
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轉讓服務平臺是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的具體舉措,由人民銀行指導上海票據交易所聯合相關機構建設開發,為境內外金融機構提供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相關服務的綜合性數字化平臺。
據悉,首批參與機構64家,其中境內機構24家、境外機構40家,覆蓋全球4大洲15個國家和地區。
傳統跨境貿易融資二級市場,采用線下詢價、一對一交易的模式,市場價格不夠透明,交易效率不高。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轉讓服務平臺的投產上線,成功將分散的市場主體集中于一處,通過線上對話報價、標準化電子成交單和交易主協議,顯著提高了市場主體間信息傳遞效率和交易效率。同時,該平臺引入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存儲、共識機制和加密算法等,實現物流報關信息、融資信息等數據的共享比對,核實底層貿易的真實性,從而有效防范虛假貿易、重復融資風險,緩解傳統跨境貿易融資中常見的信息不對稱等痛點問題。
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轉讓服務平臺的成功上線,契合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發展要求及臨港新片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定位,將為金融機構向跨境貿易提供人民幣融資服務后的資產流動性管理提供支撐,同時也為國際市場提供優質的人民幣貿易金融資產,引導更多人民幣資金進入國際貿易領域,支持并活躍后疫情時代的全球貿易活動。
來源:新華社
記者:有之炘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