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五大信披報刊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2021年穩投資路線圖浮現
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迎來密集開工,2021年穩投資扎實起步。業內專家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確保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意義重大。其中,穩投資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是關鍵抓手。目前來看,穩投資全年路線圖已然浮現:圍繞“兩新一重”主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項目為抓手,強基礎、補短板,全力擴大有效投資。(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高估值考驗機構抱團 資金趨低避高 中字頭“躁動”
近日來,以中國中車為代表的中字頭個股表現強勢,引發市場關注。與此同時,包括白酒、光伏、新能源汽車等前期強勢的行業相繼出現大幅調整。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抱團資金趨低避高導致的,但其持續性存疑。從長期來看,具備競爭力的公司,成長性能夠化解估值壓力,而A股龍頭的價值重估之路才剛剛開啟。
*ST金鈺將進入退市整理期 新規下A股出清步伐加快
1月14日,*ST金鈺發布《關于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公告》及《關于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公告》,成為2021年首只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根據公告,*ST金鈺將于2021年1月21日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共計30個交易日。期間,公司股票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交易。退市整理期屆滿后五個交易日內,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中國證券報
頭版
央行資金投放有望祭出組合拳 “麻辣粉”先上 節前資金面寬松幾無懸念
1月15日,按照慣例,2021年第一碗“麻辣粉”(MLF,中期借貸便利)將上桌。相比最近高頻低量逆回購操作釋放的微妙信號,市場更期待從這次MLF操作中進一步獲取春節前央行流動性調控策略的訊息。分析人士指出,降準呼聲近期又起,但概率相對有限。(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房貸降消費貸增 信貸投放結構料優化
展望2021年銀行信貸投向,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引導下,銀行信貸結構料優化,信貸資源將加速流向普惠金融、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預計房地產貸款增速將回落。
信用卡透支利率政策調整 消費金融競爭將加劇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下發《關于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這是時隔4年之后,央行再次調整信用卡利率政策。
上海證券報
頭版
2020年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雙創新高 我國成全球唯一實現外貿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2020年我國外貿逆勢增長、成績斐然。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注冊制下更加不容披露文件粗制濫造 監管部門或將對保薦機構實行“評分”模式
記者近日獲悉,由于信息披露質量不高、中介機構履職不到位等問題,已有多家保薦機構收到深交所的監管關注函,另有兩家擬IPO公司及其保薦代表人被深交所書面警示。
“債茅”神話還能話多久?
發行至今,英科醫療發行的英科轉債完成了可轉債史上最為驚人的逆襲:上漲近25倍,連續2日站上3000元,創下可轉債價格新高,打上“債中茅臺”光環……
證券時報
頭版
32萬億!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創歷史新高
1月14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A股連續9個交易日破萬億 “藍籌股泡沫論”引熱議
自開年以來連續大漲的A股,昨日啟動高位盤整模式,全天弱勢震蕩,尾盤跌幅擴大。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91%,深證成指跌1.92%,創業板指跌1.31%,兩市全天成交超1.1萬億元,連續第九個交易日破萬億。
原材料價格承壓 家電行業迎漲價潮
春節臨近,本是家電產品集中打折促銷季,彩電、空調等家電卻悄然漲價了。業內人士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家電業包括人力、材料等在內的各項成本都在上升。對于大家電產品來說,原材料成本占比約七成以上。鋼材、銅等多種原材料價格大漲令企業直接承壓。
證券日報
頭版
開年178只公募基金發“紅包”近172億元 6只權益類產品分紅比例超20%
據數據顯示,按權益登記日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月14日已有178只公募基金分紅(A、C份額分開計算,下同),累計分紅金額達到171.89億元,同比大增82%。(點擊閱讀全文)
要聞
目前11家A股公司股票面值不足1元 3家公司總市值低于4億元
據數據,按1月14日的收盤價來看,4150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已經暫停上市的公司外,股票面值低于2元的有92家,其中滬市主板43家、深市主板15家、中小板32家、創業板2家;股票面值低于1元的有11家(剔除已經被交易所確定退市、目前在進行退市流程的2家公司)。
注冊制下A股IPO已有“千企申報” 創業板僅用時半年多貢獻543家
自去年6月22日創業板注冊制開始受理首批企業以來,截至1月14日,注冊制維度下的A股IPO已有“千企申報”。其中,創業板僅用時半年多,就累計受理54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