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封滿樓) 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鄭u市人社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平臺思維,創建了青島市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進一步優化、提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國內首個: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
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對象主要為全市各類用人單位,以及有就業見習或實習實訓需求的高校畢業生、16-24周歲青年與普通高校、中職院校、技工院校等在校生或大中專院校。平臺涵蓋基地認定、簡歷投遞、崗位對接、補貼申報、數據統計和評價反饋等多重功能,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見習管理、提高見習質量、擴大見習規模,暢通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在校生就業見習、實習實訓渠道。
青島市社保繳納20人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事務所等各類用人單位,均可通過該平臺申請認定為青島市青年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基地并發布就業見習或實習實訓崗位;離校3年內有見習意愿的高校畢業生、16-24周歲青年及畢業前3個月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均可通過該平臺創建簡歷、尋找匹配見習崗位并簽訂見習協議。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青年就業見習(實習實訓)基地463家。
該平臺為國內首個由政府部門創建,連接用人單位、學校、見習實習人員,集就業見習、實習實訓、見習補貼申報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充分發揮大數據實時比對的優勢,集就業社保查詢、工商注冊登記、學歷學籍確定、勞動違法紀錄等全程線上校驗,實現見習實習全過程有效對接,學歷認證、實習見習、就業登記“一站式”服務。試運行以來,已有463家用人單位發布見習實習崗位597個,需求3.2萬人。有需求的用人單位或見習實習人員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進入“青年實習實訓公共服務平臺”模塊發布見習崗位或創建簡歷。
全省首創: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
就業援助公共服務平臺對全市登記失業人員,按照個人是否有就業、創業、培訓意愿對失業人員進行分級分類,主動為其提供跟進式、定制式精準公共就業服務,促進他們盡快就業。
在服務載體上,平臺以街道(鎮)為網格單元,按照常住地、戶籍地、就業地、參保地,將有需求的失業人員納入網格動態管理,每個網格配備1名以上就業服務專員,定時對網格內失業人員開展需求調查、動態管理、信息錄入、崗位對接、效果跟蹤等服務,“一人一策”建立電子化就業服務臺賬。
在服務方式上,平臺主要根據失業人員就業需求和就業難易程度,通過崗位推薦、鼓勵用人單位招用、促進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等措施,精準提供就業、創業和職業培訓服務,并對就業服務過程和成效通過平臺進行全程動態管理,實現服務過程可查詢、可追溯。同時,各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選擇信譽良好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有就業意愿的失業人員,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動為其推薦合適的就業崗位,免費提供職業介紹服務;也可按規定選取符合條件的社會培訓機構,為有培訓意愿的失業人員提供培訓等服務。
據悉,該平臺為全省首創,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凡是辦理失業登記的人員,將自動納入就業援助平臺服務對象范圍,無需提交申請。有就業、創業或培訓意愿的失業人員,可登錄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選擇“就業援助平臺”模塊,編輯個人需求,或自行查詢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招聘崗位等信息。
預警提示:公共就業大數據監控平臺
平臺依托青島市公共就業信息化系統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是全市人社系統內部就業政策落實和業務經辦應用集成平臺,主要功能是增強公共就業大數據綜合治理能力,對全市各項就業創業政策落實和經辦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分析和監管,建立“用數據服務、用數據證明、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
平臺建立“有警報警、無警提醒”的數字失業預警機制,通過對區域、行業、重點企業、解聘企業、失業(解聘)人員5個維度48項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實現對區域性、行業性失業風險三級預警。同時,對一天內解聘超過20人的企業進行監控,建立就業社保、勞動關系、勞動監察等部門協同機制,動態掌握解聘原因、員工去向等信息,并同步跟進保障失業人員合法權益并促進其再就業。
平臺對各類就業資金預算、支出等全程驗證、監控和預測;首批對12項就業補貼政策,在申請、審核、發放等環節進行大數據掃描,及時發現補貼發放存在的漏洞,并給予提示提醒,截至目前已進行了500萬次數據追蹤掃描,確保了資金惠民助企。
此外,平臺涵蓋就業、失業、創業、培訓等6大業務21項報表統計,實現業務數據自定義查詢、統計及可視化分析,極大提高業務人員統計分析效率。利用多元回歸算法對8項重點指標進行預測,利用人社數據和市場監管等外部數據對創業扶持、就業援助等政策進行績效評價,為政策制定、執行和評價提供支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