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知秋寒。
金風習習,秋月光冷。徐徐海風吹來了秋冬的微涼,一抹朝陽像一個久違的懷抱。一場屬于企業家們的狂歡此刻在“山?!鼻鄭u上演。
走進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的海上宴會廳,一個忙前忙后的身影,映入眼簾。她穿著一件深色的上衣,扣子系得整齊,露出內里端正的湖藍色立領。利落的短發,一身職業裝,臉上洋溢著溫暖親切的笑容,胸前搭配一枚別致的胸針,干練且精致。青島市市南區委書記趙燕站在人群中,如同一位成功的女企業家,與身后的200多名企業家融為一體。既展現了女性的柔美和力量,也體現出一位區委書記的責任與擔當。
一邊是蔚藍靜謐的浮山灣畔,一邊是朝氣蓬勃的2020市南區企業家大會。這是一場企業家與新市南的相遇,也是一場榮耀與蛻變的重逢。
在會議開始前,區委書記趙燕與區長高健帶領著區領導班子,早早地等候在了會場門口,對每一位參會企業家熱情相迎。如此“高規格”的迎賓隊伍讓參會的企業家印象深刻又無比暖心。
“有什么困難盡快提報上來,我們盡快落實盡快解決?!迸c企業家握手之余,趙燕堅定的態度,讓前來參會的企業家吃了顆定心丸。隨機進來一位企業家,趙燕立馬就該企業項目與企業家進行探討,足見背后做的功課,下的功夫。不少企業家表示,“像這樣書記、區長站在門口迎接企業家的形式,這樣的姿態和用心,以前還真沒體會過。”
不破不立。曾經,“寧要市南一張床,不要李滄一套房”的觀念深深根植于老青島人的心中。作為青島建置120多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市南區被揶揄是一個“優越感爆棚的老干部”:地方不大,架子不小。
可是,2020年的第一個沒想到,是“老干部”不再端架子。
在2020市南區企業家大會的致辭開始前、致辭中和結束時,趙燕書記分別三次在臺上很認真地給場下的企業家們鞠躬。這一舉動,贏得了企業家們的熱烈掌聲。透過趙燕書記的身影,我們看到了一個昂揚的姿態:那是煥然一新、重新出發的市南。
無論如何,前進的車輪已經開始轉動,正如市南區的發展映射出一條上升的成長曲線一樣。美好市南,已在路上。
從青島這座城市的中心到百年后的今天,市南見證了青島一道篳路藍縷的奮斗軌跡。序章與此刻,皆在其中。新市南的列車,搭乘著青島的未來,與百年青島里院相遇,與西部老城區一同復興。內功深厚的市南區,厚積薄發于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正輕盈地邁向未來的舞臺。
輝煌與曾經
西哲有云:“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笔心系墓鈽s,自很久以前便以區域優勢在政治、商貿、旅游、居住等領域位居統領地位。
1899年,全市第一家外資銀行——德華銀行青島分行在太平路設立;1908年,全市第一家民營銀行——東萊銀行在湖南路設立;1909年,全市第一家國營銀行——大清銀行青島分號在中山路設立。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山路區域已發展成當時有名的“洋行一條街”。
▲民國時期的中山路 逄淑才攝
120多年前,這里是曾與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齊名的老青島商業中心,是幾代青島人在急速前進的現代社會和鋼鐵洪流的數字浪潮下棲身的記憶原點。120多年后,青島再現“十里洋場”,由“老街里”徐徐拉開,打造全國首條直通大海的國際化商業步行街。始于1897年德國占領時期的中山路,在這輛飛馳的時代列車上,在傳承與現代中重現百年商業街的光輝歲月。
從1992年市政府東遷開始,一直到2008年奧運盛會承辦后的持續帶動效應,市南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一直到2009年,市南區GDP保持兩位數以上的高增長率,無論是區級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還是到賬外資、進出口總額,都在青島市名列前茅,是青島市的政治、金融、商貿、文旅、科技中心城區。
市南的光榮,在于歷史的延續。2011年與2012年,市南區持續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GDP增長率。2012年,市南區全年GDP達到700億元,全口徑稅收170多億元,每平方公里近6億元,均穩居全省第一。以全省第一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百億的區縣突顯光輝“履歷”,市南也曾經輝煌過。
▲遲存霞 攝
然而,從2013年開始,市南發展迎來了不小的阻力。GDP和財政收入逐年下降,城區也出現大企業外遷等不利現象。近兩年來,更是逐漸遠離城市頂層戰略的舞臺中心。2013年,市南區GDP增長率跌進10%以內,2017年,下滑至7.1%。2017年受“營改增”等政策性因素影響,2018年受政策性減稅等因素影響,2019年受大企業外遷因素影響……近兩年市南區的金融企業、機構外遷數量、頻次不低,從側面反映出城區營商環境急需改善。
近三年的GDP增速中,市南區被不斷趕超。許多園區處于半荒廢的狀態,比如市南區軟件園和動漫產業園,加起來40多萬平方米,全口徑稅收只有3個多億……今年青島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中,青島即墨的GDP總量已經接近市南。更為焦慮的是,市南區的GDP增速僅為1.1%,與即墨的4.3%相比,增速低了不少。照這個情況看,今年市南區有很大風險會被即墨超越。
從客觀方面來看,中國的大城市,城市核心區都有過“陷落”的案例。這是核心區資金成本高、產業老化、結構調整受限等綜合作用的結果。青島市此前對總部經濟稅收政策的調整,以及嶗山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的崛起等,這些都是導致市南區經濟下滑的客觀原因之一。
“主觀原因我們看得也很清楚。一是我們的政策沒有競爭性,沒有人家優。已經有的政策也不精準,沒有研究透企業、企業高管、企業員工的所思所想所盼。二是我們對企業的服務不到位,各種聯系企業、服務企業的政策都有,但落實的不好,企業基本上感受不到政府的服務在哪?!壁w燕書記在市南區企業家座談會上深刻剖析了市南區多年來存在的問題,“我到企業去調研,人家很委婉地和我說,‘這么多年,我們基本上連個科級干部都沒見著?!髽I基本上是自力更生。所以,市南的營商環境去年在全市考核中處于后列?!?/p>
創新發展動力不足、新興產業規模小、西部老城區復興發展有待加快、民生改善壓力突出、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短板以及部分政府部門和干部改革視野不寬、創新意識不強、擔當精神不足,作風還需持續改進等……這一系列問題,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
在危機四伏的背景下,青島主城市南,急需一場真正的變革。
南方與北方
在“北青南深”頻頻對話的當下,與市南區同為中心城區、有著類似城區區位和產業結構的深圳市福田區,經濟總量是市南區的3.3倍,金融業體量是市南區的4.3倍,人均GDP、地均GDP是市南區的1.3倍。
2019年,市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7.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4%。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31.09億元,增長10.0%;第三產業增加值1086.38億元,增長4.9%。二三次產業比例為10.8:89.2。2019年,福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46.50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87.68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156.54億元,增長7.6%。二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53:91.42,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位居深圳市前列。
▲宋喆 攝
市南區與福田區的“重頭戲”都體現在第三產業。短短30年的集聚發展,福田區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深圳“金融核心區”,是與北京金融街、上海陸家嘴并駕齊驅的國內三大金融區。深圳福田區是律師之城,轄區共有律師事務所300余家,占全市的41.2%;福田是設計之都,全國十大女裝品牌企業6家在福田;轄區聚集招商銀行、平安集團、正威等深圳本土世界500強企業以及深圳近70%的持牌金融總部機構,歷年培育上市企業120余家,成為優質企業孵化器??偛拷洕蹌荼虐l,總部企業實現增加值1921.95億元,增長7.6%。稅收過億元樓宇達86棟,成為全國“含金量”最高的中央商務區之一。
那些領先于潮頭的先鋒城市,大多攜帶著數個標簽,這是其產業結構多元、根基穩固扎實的重要特征。福田區的商業位居深圳各區第一,并且新業態發展良好,是福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市南區軟件園和動漫園是國內少有的位于中心城區的都市園區,總樓宇面積達41萬平方米,是市南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但是與深圳同類園區相比,目前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優勢不夠突出,領軍企業規模不夠大,企均營收與利稅、單位面積利稅等指標值均不到深圳的1/10。
在剛剛發布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中,市南區2020年的排位下降至第57位,與2018年第49位、2019年第45位相比,2020年下滑勢頭明顯。與之對標的深圳市福田區,在2020年中國百強區排名中則位列第三。從數字上看,市南區與福田區仍有不小的差距。但福田區總面積78.8平方公里,是市南區土地面積的2.6倍。在有限的土地畫出無限的可能,這既是近年來制約市南區發展的原因之一,也是未來市南區需要破題的瓶頸之一。
站在新的高度和起點,福田區金融產業新一輪大發展序幕已經拉開。為何要學深圳?福田區擁有產業集群和核心商圈,這既能加快一個城區的標志建設與經濟聚集,又能拉動周圍地區的快速發展。福田區的優勢在于營商環境足夠“肥沃”。換帥后,市南區的第一步棋是優化營商環境。
進擊的力量
比數量的放大更激動人心的是質量的提升。
如今,城市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誰能率先占領營商環境的“高地”,就能率先實現躍升。立足當下,還要眺望未來。營商環境與“競爭力”掛鉤,已經是近年來國際通行的共識。
在自我反思的道路上,市南區正走的慷慨激昂。企業家大會的召開,或許是一個契機?;仡櫴澜缟夏切┲匾慕洕母锖桶l展奇跡,無不是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躍度的結果,讓企業家精神發揚。他們的聲音,是最貼切和最有價值的。
▲呂建軍 攝
多年來,市南區滋養了一大批成長型企業,見證了企業從0到1的發展歷程。比如見證了海信集團從一個幾個人的小廠發展到今天千億級的集團型企業;比如2003年創建的金東數字創意作為一家本土科技類企業,在2018年成長為中國數字創意產業的頭部企業,入選了山東省首批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上市培育庫。
“現在市南區給我們的整體感受和以前有很大不同。溝通機制非常高效,包括我們項目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困難,市南區政府的反饋速度都非???。原本58科創·新經濟產業園項目預期需要半年時間,現在提前了三個月完工,讓我們對青島有了更多期待。”58科創集團山東區總經理張具亮告訴記者,“以前與政府溝通都是在機關大樓會議室,最近幾次見面卻選在市南區海邊的‘網紅’咖啡館,溝通方式也很有‘深圳特色’,而且整體效率要比以前高很多。像我們這種企業,年輕人比較多,大家基本常年在各種大中型城市來回流轉,青島現在也成了一個大家都愿意來的城市?!?/p>
“9月份開始對接接洽,簽約落地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務實高效的政務服務效率,讓張具亮和同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營商環境的優化如同一場潤物細無聲的蛻變,也像是一場“革命”。革命不指向他人,面向的是自我,它需要城市對自己的肌理進行深入剖析。
“市南區科技局修訂出臺了新的科技政策,鼓勵駐區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市南區創新創業,健康發展。同時,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獨角獸、瞪羚企業,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行業頭部企業、哪吒企業給予扶持獎勵。我們支持企業用平臺思維做乘法,助力青島市建設工業互聯網之都。支持企業上平臺,用平臺,特別是建平臺,對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行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互聯網平臺,以及各類創新平臺,孵化平臺的給予支持?!鼻鄭u市市南區科技局局長劉海波說:“科技局將發揮青島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作用,提供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科技金融、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服務;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對‘政產學研才,金服用獎賽’十個方面全方位立體化扶持。通過政策支持和市場導向,形成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把市南區打造成青島市創新創業的策源地。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創業者到市南區這片熱土創新創業。”
如此承諾并非一紙空談。“近年來,市南區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睋鄭u市南區行政審批局局長陳鵬介紹,2018年,市南區在全市率先組建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實現了“審批事項、審批職能、審批人員”三集中,進而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2019年,在全市率先設立“無差別綜合受理”窗口,將辦事窗口由52個縮減到36個,實現“一窗辦理”;2020年,在山東省內率先實現政務服務進商超、進樓宇,在社區、銀行、商超、樓宇等地布設17臺政務服務自助終端,在太平角社區設立省內第一個社區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區。
“企業開辦效率對企業項目落地感受、營商環境都有不可小視的作用?!标慁i表示,“企業開辦最初需要注冊登記,然后進行稅務登記、銀行開戶、印章刻制等四個環節、20個工作日,通過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市南區的企業開辦時間一再縮短,現在普通企業開辦只需一個環節、一個工作日就可完成?!弊?020年6月30日起,市南區免費為企業刻制開辦的首套印章。目前共免費刻制1800余套,為企業節約資金27萬元。
目前,市南區11個街道50個社區均已實現了“一窗通辦,全科服務”。347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面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工作模式,實現審批服務“一窗通辦”。并推行“一事全辦”事項并聯審批和掌上“智能辦”審批,46項審批事項實現“一事全辦”。市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還推出了“1+N”主題服務套餐,提供審批熱點難點問題解答、審批服務政策解析、審批服務信息解讀等查詢、宣傳、咨詢服務。
“如今,市南區的招引方式已從簡單對接企業的1.0時代逐漸發展到為企業安排專員服務的6.0時代。”市南區招商投資發展中心招商服務科科長周志強說:“6.0時代是指從招引到項目落地再到企業發展壯大,都有政府安排‘專人專員’為企業服務,便捷企業對接與政府有關的事務,陪企業共同成長?!?/p>
“店小二”的貼身服務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了不同和變化。近些年,市南區商務局做企業的“代言人”,為企業代言鏈接相關資源,會聚潛在客戶開拓市場。周志強表示,“招商就是做蛋糕,市南區商務局的招商理念是幫企業開拓一個新的市場,創造有利環境讓企業把蛋糕越做越大。招引企業落地不是目的,把企業招進來做大做強,讓企業在當地產生稅收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郭緒雷 攝
現在再談起招商工作,已經不再是沒人、沒地、沒錢??偨Y了近些年的招商經驗和心得,周志強說:“做一名合格的招商人,就應該嘴巴有甜度、腿腳有頻度、心腸有熱度、思考有角度、溝通有黏度、成事有力度?!边@種轉變,為市南區營商環境的優化和企業人才的“雙招雙引”埋下了伏筆。據周志強介紹,“今年7月,中國婚紗攝影的頭部企業金夫人在市南區注冊成立了青島分公司。下一步,金夫人還將在市南設立華北區旗艦店,以市南為支點將業務輻射至華北區?!?br>
“可以看出,市南區在新政策方面正在向深圳等南方城市學習,現在一些政策已經和杭州所差無幾?!鼻鄭u世紀瑞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毓崑表示,“在營商環境方面,以前政府的效率是比較慢的,這些年有所改進,但是與南方的先進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市南區推出的政策和做法正在向深圳等先進城市靠攏,相信未來也會加快步伐縮小彼此間的差距。”
作為市南區“一企一策”招引的企業,青島世紀瑞豐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青島世紀瑞豐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據劉毓崑介紹,今年4月,中國企業500強德龍鋼鐵與外貿龍頭企業青島世紀瑞豐集團合作,在市南區投資設立合資企業,拓展國際國內貿易及相關物流供應鏈業務?!澳壳?,公司銷售收入約為7—8億元,利潤差不多也有三四百萬元。未來我們將在市南區的引領和扶持下,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爭取更大的突破。”
起跳的速度
進擊的市南,用政策掀起經濟復蘇的“紅蓋頭”。
在新發布的《青島市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中,經濟發展貢獻獎勵9條,包含招商引資發展貢獻、企業管理團隊、重點企業、成長型企業、圍攏稅源項目、購置租賃辦公用房、外經貿增量提質、新引進項目引薦方獎勵及納統企業經濟貢獻獎勵。其中,對新引進年度全口徑經濟貢獻達到300萬元且保持增長的企業,按照其區級主要經濟貢獻的前三年的100%、后兩年的55%給予獎勵;同時,加大了對存量企業經營管理團隊的獎勵,獎勵資金可作為人才補貼撥付至企業高管個人賬戶,提升企業家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人才獎勵4條,包含對高層次人才、支撐型人才、人才創業的獎勵和人才服務保障政策。其中,將符合“招商引資發展貢獻獎勵”標準的和區級經濟貢獻百強的企業高管納入高層次人才服務范圍,根據人才層次辦理人才服務綠卡。
產業發展獎勵7條,包含總部、時尚、金融、科技、海洋、樓宇經濟等。在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方面:對新引進總部企業給予最高4000萬元獎勵;在支持時尚產業發展方面: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鼓勵時尚商業、高端餐飲、創意設計、影視傳媒、文化旅游、體育賽事、會展等行業發展。在支持金融業發展方面: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和總規模1億元的應急轉貸基金,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支持轄區重點產業項目。加大上市扶持力度,企業完成上市后,以企業上市前兩年區級主要經濟貢獻的100%、后三年的50%給予獎勵。在支持科技創新發展方面:對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隱形冠軍”、高新技術企業、行業頭部企業、哪吒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賦能”等項目,給予獎勵;設立科技創新創業專項資金,從“政、產、學、研、才、金、服、用、獎、賽”等方面進行扶持。在促進海洋經濟發展方面:對建設“航運+貿易+金融”復合型服務平臺、國際水產品交易平臺的企業給予獎勵,鼓勵海洋企業平臺化發展。在鼓勵億元樓特色樓做大做強方面,對新增年度全口徑經濟貢獻1億元(含)以上的商務樓宇,給予投資商或運營商獎勵;在鼓勵樓宇經濟發展方面,對新增年度全口徑經濟貢獻1億元(含)以上的商務樓宇,給予投資商或運營商獎勵;對首次超過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突出貢獻獎勵。鼓勵投資商或運營商通過租稅聯動等方式獎補樓宇內企業。對特色商務樓宇集聚發展、提高樓宇自持比例等方面給予獎勵。在鼓勵商務樓宇提質升級方面:對老舊商務樓宇在電梯、智能化、5G應用等方面更新改造硬件設施、新建及改擴建商務生活配套設施,按照實際投資額分別給予獎勵;對整體收購閑置樓宇的,推進午餐工程的分別給予獎勵,鼓勵商務樓宇提質升級,提高企業入駐體驗,做大做強樓宇經濟。
《青島市市南區惠企服務12條》在《青島市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的基礎上,聚焦企業精準化服務以及產業激勵政策剛性兌現機制,為企業和企業家發展助力賦能,打造“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包括完善企業家參政議政制度和顧問制度,優先推薦“兩代表一委員”,評選勞模、道德模范、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為百強企業家發放“親商卡”,提供醫療保健、子女教育9方面的優惠便利服務。建立市南區企業服務中心,設立“一窗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建立產業激勵政策剛性兌現機制,實施“不見面”如期兌付。實行頂格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區級經濟貢獻百強企業全部由副區級以上領導聯系服務。實行重大項目“專業化指導幫辦”服務機制。每年對突出貢獻企業和企業家表彰獎勵。在數字政府等5大領域為企業開放場景,引導、支持區內企業參與機關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市區兩級聯動服務企業,推出“N次幫”“碼上辦”服務,提供“五免”政務服務。依托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和青島國際技術交易市場,為企業上市、科技成果轉化等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社會公眾安全險全覆蓋。嚴格落實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一般違法行為減輕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對守信企業“非請勿擾”,為駐區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法治環境。
▲王瑋 攝
未來,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現代金融、現代科技服務、航運貿易等產業是市南區的重點方向。打造總部經濟首選地、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持續增加優質樓宇載體供給,加快建設啟用綠城深藍中心、魯商中心、華潤中心等一批高端樓宇,即將投用的海天中心作為青島的新地標,將為跨國公司、世界500強、國內500強總部基地提供一流載體。同時,實施樓宇經濟突破行動,以更大力度支持企業優化提升老舊樓宇,千方百計解決停車難、就餐難等突出問題,打造總部、金融、中介、數字等特色產業樓宇,讓老樓宇煥發新生機。推進40多萬平方米的軟件園和動漫產業園兩個“都市園區”騰籠換鳥、動能轉換,打造名副其實的“軟件園區”。
趙燕表示,市南區將打造“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圍繞主導產業布局,堅持缺什么、引什么,加快聚集行業引領性強、成長性好的新銳企業和人才,做優做強產業鏈條,推動產業資源集聚,實現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培育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通過強鏈、補鏈、延鏈,發揮產業集聚優勢,為鏈上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現代服務、密集的智力資源、低廉的融資成本、暢達的通信物流,讓市南的企業享受一流的發展環境。
用 “服務指數”“辛苦指數”換取企業的“發展指數”“幸福指數”,發揮金融業優勢,研究制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具體措施,健全產業引導、創投風投、知識產權質押、科技保險等投融資機制,大力引進PE、VC等專業投資機構,撬動更多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
一直以來,市南的發展需破除土地資源瓶頸。進擊的市南,用“飛地”為空間的拓展插上隱形的翅膀。
謀全局者方可謀一域。過去幾十年的歷程表明,地區發展的不平衡長期存在。深圳、蘇州等地紛紛嘗試跨區域合作,全國范圍內刮起了一股“飛地經濟”熱潮。共享人才、共享產業、共享技術。在“共享經濟”的大軍中,“飛地”正式入編。
作為市南區重點推介的項目之一,華夏基石(中國)企業總部基地今年底之前將完成80%的招商及企業入駐,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青島投資發展,助力青島成為“北方的深圳”。作為一臺動力強勁的“超級馬力”,華夏基石在市南區設立北方總部,在萊西打造青島基石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區,這也是市南區人民政府與萊西市人民政府、深圳華夏基石產業服務集團三方共同合作的樣板。
由原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舊址改造而成的37號公園,是華夏基石在青島市南區打造的北方總部基地。它將延續市南區的百年“金融基因”,為市南區總部經濟建設和青島城市品牌發展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目前中國最專業、規模最大的專業咨詢機構之一,青島市政府的智庫專家,華夏基石在協助青島市探索產業發展機遇、完善區域產業規劃的同時,將幫助青島市實現轉型、迭代升級?!比A夏基石產業運營總經理秦溪表示,圍繞“大健康、時尚+新零售”兩大產業核心,公司將打造“產業鏈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北方總部基地”,整合關聯的頭部企業以及上市公司集聚市南,打造上市公司在市南區的北方總部基地。通過頭部企業落地,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截至目前,華夏基石已引進2家頭部企業、5家上市公司和2家深圳行業協會在青島設立區域總部和分支機構。商業則以滿足園區企業配套服務為主旨,同時打造差異化、多元化的青島新網紅商圈及夜間經濟聚集地。
“跨行政區城市合作是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在由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建立起利益共享和互利共贏機制,就可找到實現優勢互補和區域合作的新途徑?!苯洕鷮W博士、東北財經大學教授馮云廷認為。市南和萊西產業結構差距較大,雙方的合作可以破解市南區的土地發展之困,促進區域間資源要素的交流,打造跨區市協同發展的新樣板。
立于“飛地經濟”大時代的潮頭,市南區正奏響百年青島的全新樂章。
光榮與夢想
“海上有青島,心中無紅塵。”市南區帶給人深邃的古韻和開放的姿態。作為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域,市南區歷史風貌保護區面積占全市的91%,是我國近現代文化名人故居最為集中的區域。
▲王華 攝
在過往的城市經濟發展中,地理區位往往在經濟地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v觀青島近年來的發展,市南區始終是離不開的話題中心。它見證了青島由一座小漁村走向國際大都市的光輝歷程,也見證了青島發展的每一個榮耀瞬間。上世紀初,青島誕生的中國現存最早的商業電影院、第一家海洋科研機構、第一家地方商業銀行等多個“中國第一”,大都在市南區成長、興盛。
中山路是青島近代城市規劃建設的“起點”,保留有大量歷史建筑和遺跡,歷史空間格局保存較為完整,是青島城市風貌的集中體現地和承載地,它承載了無數青島人的記憶。這條百年老街曾經是青島的“十里洋場”,是幾代青島人念念不忘的“街里”,更是市南獨具的文化底蘊,歷史根本。當前,中山路保護更新工作已經上升為全市發展戰略,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市南區老照片 逄淑才 攝
“以中山路為主線一直延伸到棧橋,這條步行街將是我們國內絕無僅有的。”據青島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局長張濤介紹,中山路步行街有獨特的地域特色,直通大海,能直接通往青島的地標棧橋景區。同時,中山路片區的老建筑也是國內僅有、并且保護完整的區域,特別是“里院”特色,是青島老城區獨具魅力的所在。整個片區的建筑雖然多是本土建筑,但受到部分歐式建筑的影響,其建筑風格具有歐陸風情。用很多游客的評價就是,“沒到過國外的人,在這里能感受到與國內其他城市不一樣的味道,到過國外的人能找到歐陸風情熟悉的風格和元素。”
▲王瑋 攝
按照目前的規劃,明年6月底,中山路步行街的核心區將完成改造工程,向市民和游客開放。另外,中山路周邊沿街的商業業戶們也已展開籌劃,劈柴院二期的里院、寧陽路片區的“城市酒店”等區域也差不多同步開放,屆時中山路步行街區將初具規模。
亨得利、海濱小金、天真、春和樓等眾多青島“老字號”,是中山路這條百年老街的“濃縮”記憶。有人說,這兩三年去中山路,多少有點回到當年“街里”的意思。青島人對中山路有情懷,外地人對中山路有期待,企業家們在老青島的新發展中找尋機遇。
老城新貌,不再遙遠。
1986年建成的中山路過街天橋 逄淑才攝
34歲的中山路人行天橋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中山路與膠州路更加通透的丁字路口。天橋拆除工作的完工,標志著青島市南區老城區的改造項目“再下一城”。
同樣邁出實質性步伐的還有醞釀多年的青島灣廣場項目。“面朝大海,邂逅最美風景;揚帆起航,不負時代韶華?!边@里既有市南對未來的期望,也蘊含著復興西部的決心。
青島灣是介于匯泉灣和團島灣之間的一個天然海灣,最具標志性的景觀就是棧橋。位于市南區太平路53號的國風大酒店正式拆除,標志著青島灣廣場項目拆遷工作啟動實施。青島海明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耀華表示,這是繼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開工、中山路多個里院啟動改造后,青島西部老城區更新發展的又一標志性事件。青島灣廣場的后續拆遷項目,還有青島人都熟知的自來水公司、華聯商廈、老“廣電局”等建筑。
根據此前市南區的規劃方向,建成后的青島灣廣場,未來將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與火車站、地鐵站點及周邊互聯互通,實現火車站前濱海廣場出站即觀海的觀景效果,提升火車站周邊區域城市品質,突出青島灣歐陸風情,打造集商務、商業、旅游、文化、交通、住宿、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建設濱海新地標,拓展西部新空間。
如此,西部老城區未來的形象更加清晰——以青島火車站為坐標,向南,是蔚藍大海;向北,是未來中山路片區南北交通的主動脈——雙向4車道的濟南路;向東,首先將路過正在改造過程中的寧陽路片區里院、北京路片區里院,然后通向正在規劃中的、全國首條直通大海的中山路步行街。
▲王瑋 攝
西起團島與黃島區隔膠州灣相望,東至麥島與嶗山區毗鄰,北與市北區相接,南臨黃海的市南區,在城市更新的進程中,如何導入新的產業和人口,激發整個區域的發展活力,讓市民分享公共服務設施更新、地價上漲以及就業機會增多所帶來的經濟紅利?
老城區復興,最重要的還是產業支撐。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形態開始在老城區內繁衍。作為青島核心城區,市南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時尚基因和近半個世紀的紡織服裝基礎。時尚市南,收獲了眾多國際時尚教育與產業的青睞。
緊鄰棧橋的太平路33號,作為青島市和市南區時尚產業的“獨角獸”,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將成為市南區時尚總部經濟基地。園區正式投入運營后,計劃引入百家以上時尚類企業和百名以上時尚領域人才?!澳壳?,我們吸引了來自以北京、上海及深圳為主的數十家時尚產業頭部企業落戶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這里將形成以服裝服飾產業為軸心,聚集城市景觀設計、文化創意、建筑設計、動漫產業、婚戀產業等時尚產業,打造具有成長空間的年輕態產業園區?!北狈鄭u時尚研究院副院長吳佳表示,作為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的組成部分,北服青島時尚研究院將在青島時尚產業基礎上,集人才培養、產業聚集、時尚研究為一體,發揮自身優勢,調動國內外產業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尚新地標。
作為北京服裝學院一塊成功的“試驗田”, 北服創新園歷經五年的探索發展,現已成為我國服飾設計產業的時尚先鋒,先后與京津冀、長三角和遼東半島的本地服裝企業進行合作探索,并相繼在全國六個區域建設了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產業園區。依托市南區核心文化城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和時尚消費客群圈,北服青島時尚產業園在未來三年內逐步形成時尚與多種領域平行發展、互相交融協同發展的國際時尚會客廳。
在談到人才培養話題時,吳佳表示,時尚領域的人才短缺一直是國際化的難點痛點。為此,北服青島時尚研究院利用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的舉辦,連續兩年相繼與法國、以色列、印度以及南非等國的時尚設計類院校簽約,通過北京服裝學院的資源為市南區引入頂級的專業師資力量,為當地時尚企業提供人才培養,并以“產教融合”理念讓學生通過產業實踐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提高時尚人才創業就業水平,實現企業與人才的互惠互通。
歸根結底,區域為項目提供優質土壤,項目為區域導入更多資源,二者只有互相成就,才是“大變局”時代的最優解。太平路33號里與世界接軌的時尚元素、山東路5號創造首個中國夜經濟文化商業綜合體、中山路步行街改造后直通棧橋看大海……市南區舊貌換新顏,已然是時尚青島的“顏值擔當”。
城市美好,未來可期。市南區將突出中山路周邊區域老青島特色,厚植人文元素、傳承優秀文化,留住歷史根脈,吸引新的業態入駐,高起點規劃膠州灣青島老城區保護更新示范帶。主動融入上合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自貿區建設,加快優勢產業發展。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國際時尚中心、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打造“最青島”歷史街區、“最時尚”商業步行街、最具活力的海洋產業帶,將西部老城區建設成為經典與時尚相統一、歷史與現代相融合、宜商與宜居相協調的時尚魅力城區,再創青島老城新輝煌。
▲秦嶺 攝
變局也意味著新局。青島這座“國際會客廳”,正以時尚的名義,與世界對話。百年青島,兼具了國際化和歷史感的雙重屬性,在2020年的今天,以打造新地標的全新姿態,挺進百年后的輝煌?;蛟S,市南也會走出30.01平方公里的“圍城”,開啟新百年的跨越,讓青島的“金邊”永不褪色。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