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11月20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就此前出臺實施的《青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方案》提出要以鎮為單位整建制打造10個鄉村振興示范區,探索不同類型鄉村振興模式。到2022年,全市將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千億級產業鏈和7條百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鏈,這將是青島市今后實施鄉村振興攻勢的重要抓手。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收官期,國民經濟發展即將進入“十四五”。前不久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提法的重大變化,標志著鄉村振興進入新階段。
目前,青島市農業仍面臨“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仍是全面小康的“短板”,“三農”發展仍然面臨農村空心化、農業邊緣化、農民老齡化等一系列難題。
為解決這些難題,此次《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全市重點實現“五大突破”,即突破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突破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突破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突破農業農村“雙招雙引”和突破深化農村改革。
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方面,《方案》提出要以鎮為單位整建制打造10個鄉村振興示范區,探索不同類型鄉村振興模式,構建土地規模經營、村莊布局調整、土地資源整理、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鄉村“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機制,這屬全省首創,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以鎮為著力點、以村為操作點,打造“樣板中的樣板”的決心。
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方案》提出建設30個田園綜合體,引進簽約過10億元鄉村振興大項目20個,年內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這些大項目將成為未來全市鄉村發展的龍頭,引領鄉村產業加速轉型。
圍繞“五大突破”,《方案》部署了“十大行動”,分別是機關黨組織幫帶行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攻堅行動、工會助農行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美麗庭院“巾幗引領”行動、“百企幫百村”行動、鄉村教育支持行動、人才返鄉入鄉促進行動、規模經營行動和文明鄉風培育行動等。
按照《方案》部署,年底前,全市農村基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新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個,開展美麗村居試點10個;到2022年,全市將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千億級產業鏈和7條百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鏈。
此次《方案》,用一個文件統籌推動工青婦、教育、國有企業等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鄉村振興,這本身就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創新。同時,《方案》中很多具體政策也都是首次推出,在全國全省具有獨創性。比如,機關黨組織幫帶行動提出,在市、區(市)機關中擇優選擇1000個黨組織對口幫帶1000個村(社區)黨組織,推動黨建連抓、發展聯促、治理聯推、服務聯做,這就將原有的鄉村振興工作隊、第一書記等政策進行了延伸拓展,進一步豐富和壓實了派出單位的幫扶責任。比如,工會助農行動提出,組織全市各級工會幫扶1000個市級以上新型經營主體,這就充分發揮了工會貼近企業、聯系職工的特點,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規范化、農民向職業化發展。比如,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提出,組織市和區(市)1000個團組織、青年組織,結對幫扶3000名農村青年創業帶頭人,這就很好的發揮了共青團突擊隊的作用,把農村青年組織起來共同創業致富。
大道行思,取則行遠。鄉村振興的藍圖已經繪就,未來有待將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孫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