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340多萬畝玉米喜獲豐收,田間、地頭、村居庭院處處可見金黃遍地的景象,當地農民利用晴好天氣抓緊脫粒晾曬,確保顆粒歸倉?!跣氯A社發
產業振興是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物質基礎和關鍵抓手。10月23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鄉村振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產業振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成效明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第一產業增加值、農產品出口額三項指標均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
“今年我省夏糧再獲豐收,單產、總產雙創歷史新高。據統計,全省小麥單產達到435.23公斤每畝,比上年增加9.97公斤,增長2.3%;總產達到513.84億斤,比上年增加3.18億斤,增長0.6%。”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褚瑞云介紹,全省秋糧豐產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全年糧食生產呈現“夏增、秋增、全年增”態勢。
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生產大省,山東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糧食產能保持在1000億斤以上。今年將糧食生產穩定度納入鄉村振興綜合考核,壓實糧食安全責任。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今年新建557萬畝,全省高標準農田總數將達到6100萬畝。目前,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56%,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7%。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水產品總產量仍達到了486.7萬噸,其中海水產品414.2萬噸,這背后是以現代化海洋牧場為代表的現代漁業加快發展。“預計今年海洋牧場綜合經濟收入將超過2500億元,居全國首位?!笔“l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梁文躍介紹,山東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各級累計投入資金57億元,發展省級及以上海洋牧場7.9萬公頃,國家級海洋牧場達到44家,占全國的40%。
加快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融合集聚發展優勢凸顯。據介紹,2019年山東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8315家,完成營業收入1.5萬億元;注冊資金過千萬的冷鏈物流企業發展到200余家,冷庫2200余座,網絡化、標準化、規?;睦滏溛锪黧w系初步構建;深入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全省共推出60個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00個省知名企業產品品牌。同時,堅持用集群化、園區化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煙臺蘋果”“壽光蔬菜”獲批創建千億級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首批4個現代高效農業產業集群納入“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培育支持范圍;累計創建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126個,其中國家級19個。
山東始終把推進農業農村改革作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突破口,今年重點在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三個方面進行改革攻堅,并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效。下一步,將重點推進28個省級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
在改革的強力推動下,山東鄉村產業動力活力更加強勁。一方面,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全省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各類經營主體超過50萬家,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超過1萬家,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戶超過1800萬戶。另一方面,要素供給明顯優化。2020年省級安排鄉村振興戰略資金655億元,比上年增長9.5%,納入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范圍的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4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篩選第二批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入庫項目183個、總投資1357.3億元,貸款簽約率已達46%,支持螞蟻金服開展縣域數字化普惠金融項目,放款555.4億元;加強用地保障,目前已盤活農村閑散用地29.07萬畝,引進項目221個。
鄉村產業的快速發展,為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080元,增長4.2%。截至目前,全省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累計完成1089.7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深入推進,累計完成新建改造農村公路4.18萬公里。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