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在地球的保護磁場之外,人類暴露在多種危險的輻射中。這些太空射線無形中導致DNA斷裂,可能引發癌癥,而在高劑量的情況下還可能致使人類輻射中毒和死亡。黑色素在這方面派上了用場,它是一種廣泛存在于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中的天然色素?! ?/p>
美國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西北大學的生物化學家內森·詹內斯基在接受采訪時說:“黑色素無處不在,而且神秘莫測。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它。”
2014年發表在《新科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稱,動物黑色素分為兩類——真黑色素和類黑色素。真黑色素使皮膚和頭發呈現出黑色或深棕色,而類黑色素含有硫元素,往往呈紅色或黃色,在紅色或赤褐色的頭發和人的嘴唇中都能找到?! ?/p>
類黑色素吸收X射線的效率比真黑色素高得多。了解這一點后,詹內斯基及其同事們從紅公雞羽毛中提取了一些類黑色素,試圖研究它們能否加強保護作用?! ?/p>
研究人員用元素硒替代了硫,元素硒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硫的下方,而且被認為具有預防癌癥的作用。他們就這樣創造了從未在自然界發現過的硒黑色素。
在實驗室的實驗中,注入硒黑色素的皮膚細胞并未受到X射線的影響,而這些X射線已達到對人體致命的劑量。硒黑色素被吸收到細胞中,形成了詹內斯基所說的“迷你遮陽傘”,也就是儲存DNA的細胞核周圍的微型屏障。詹內斯基說,當這些細胞吸收硒黑色素時,就呈現出一種天然棕色或曬黑的顏色。
進一步的試驗表明,在細菌中經過改造的硒元素可以產生硒黑色素,這意味著這種物質是可以在太空中制造出來的?!?/p>
詹內斯基說,這種物質重量輕,可以在太空任務期間用基本的有機化學物來制造,而無需從地球運送過去,這使其頗具吸引力。他還稱,甚至可以在服裝中加入硒黑色素,比如航天服的內襯,它可以像迷你遮陽傘一樣發揮持續的保護作用。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