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收盤播報】A股三大指數今日收盤漲跌不一,其中滬指走勢較弱,下跌0.82%,收報3251.12點;深成指上漲0.48%,收報13191.25點;創業板指上漲0.65%,收報2617.74點。市場成交量萎縮,兩市合計成交6336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充電樁概念股大漲,7只股票20%漲停;券商板塊領跌,光大證券盤中跌停。
A股三大指數今日收盤漲跌不一,其中滬指走勢較弱,下跌0.82%,收報3251.12點;深成指上漲0.48%,收報13191.25點;創業板指上漲0.65%,收報2617.74點。市場成交量萎縮,兩市合計成交6336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充電樁概念股大漲,7只股票20%漲停;券商板塊領跌,光大證券盤中跌停。
對于后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中信證券認為,基本面相關數據的披露引發了前期過高預期的短暫修正,流動性預期的擾動誘發了投資者集中調倉行為,流動性的弱平衡又放大了投資者行為產生的波動。11月初兩事件落地后,市場將重啟基本面持續改善推動的中期慢漲行情。配置上,延續對順周期和低估值板塊的推薦,主要包括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和弱美元的有色金屬和化工,受益于國內消費修復的酒店、白酒、家電、汽車、家居等細分行業,以及絕對估值低且已經相對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塊,包括保險和銀行。此外,重點關注“十四五”主題催化的相關細分行業。
海通證券分析,趨勢上,歷史統計顯示11月-次年2月指數上漲概率高、平均收益為正,即便牛市向熊市轉換,Q4也很難大跌。結構上,四季度容易再平衡,背景是前期行情分化明顯、年底資金博弈,這次催化劑為經濟復蘇+金改。資金面+基本面雙輪驅動的牛市3浪仍在,中短期后周期的大金融地產更優,科技是轉型升級牛的中長期主線。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在經濟仍然保持溫和復蘇的情況下,流動性保持中性,市場將維持震蕩格局。對于絕對收益的投資者,建議維持中性的倉位,對于相對收益的投資者,均衡配置成為主要的策略,靜待市場出現新的變化。從短期來看,無論是成長行業還是金融周期、消費等板塊,都存在著一定的瑕疵,行業配置的機會不明顯。從長期來看,十四五規劃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仍然值得關注。
中金公司指出,在節后市場快速反彈后,近期市場表現再度偏弱,可能是受到包括全球資金觀望情緒濃厚、海外疫情反復、投資者預期政策偏緊以及部分漲幅大、預期大、估值不低的個股業績低于預期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上述因素仍然是短期的、暫時的。目前通脹壓力較小,政策正常化回歸并不意味著流動性大幅的緊縮;市場在近期回調后估值壓力明顯緩解;后續市場行情有望圍繞經濟增長與企業基本面展開,市場中期向好因素并未改變,當前背景下建議保持耐心。
招商證券表示,近期機構重倉股明顯跑輸大盤,并頻頻出現短期大幅下跌的情況。這些跌幅較大的股票具有四個共同特點:今年業績受益于疫情、年內表現好、估值處于歷史高位、部分業績不及預期。一方面臨近年末投資者落袋為安;另一方面微觀流動性變差以及賺錢效應減弱導致正反饋機制下的抱團邏輯階段性打破。但經過短期業績壓力和估值消化后,那些行業長期趨勢向上、公司經營水平較好的標仍可能受到機構關注。
興業證券研判,內部,年底臨近,主要機構投資者保收益氛圍濃厚,科技、消費、醫藥等估值相對偏高,缺乏明顯清晰主線。A股歷史上第二大IPO螞蟻集團即將登陸,市場短期對其資金分流效應存在擔心。外部,歐洲等二次疫情持續發酵。整體而言,短期,市場進入避險模式,養精蓄銳,待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塵埃落定,市場有望再起升勢。中長期來看,圍繞著“雙循環”和要素市場化改革的“十四五”開局之年,長牛整固期后,依然對市場充滿信心,權益時代不宜過度悲觀。行業配置聚焦銀行等低估值和經濟復蘇主線的配置價值,中長期聚焦科技與消費主線。1)銀行基本面壓制因素逐步緩解,市場風格迎來再平衡。2)周期制造,把握補庫存,經濟復蘇主線。3)“雙循環”、要素市場化改革、“十四五”規劃,科技與消費是中長期主線。
華西證券認為,近期大型科技公司IPO臨近,疊加受到三季報業績不及市場預期影響,部分白馬龍頭出現調整,使得市場短期擔憂有所加劇。短期來看大型IPO對于市場流動性帶來沖擊,尤其是對于北向資金的短期影響較為明顯,這也給深受北向資金青睞的白馬龍頭短期表現帶來一定負面沖擊。但是從中期來看,大型IPO上市沖擊不太可能對市場帶來系統性影響。另外一方面,當前白馬股的調整主要原因還是由于估值偏高,業績不及預期。回顧A股歷史上的“抱團取暖”,出現最強勢、最優質公司補跌的現象,往往是大盤調整接近尾聲的一大標志。短期來看,投資者需要關注前期抱團資金流出后的走向,隨著近期重要會議臨近,相關主題投資機會有望受到高風偏資金關注,成為市場熱點。
粵開證券指出,近期市場走勢偏弱,一方面與不寬松的流動性有關:從宏觀角度看,近期央行再度發聲,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杠桿率波動,隨著經濟的持續復蘇,蹺蹺板效應之下,四季度的流動性較難回到上半年的大幅寬松水平;從二級市場方面看,近期兩市成交維持在7000億左右的相對低量,北上資金持續凈流出,市場交投氣氛較為清淡,疊加大體量公司即將上市,可能會對流動性產生一定虹吸效應,對市場情緒有所擾動。另一方面外圍擾動靜待落地,部分資金較為謹慎,短期市場仍將以震蕩為主。
國盛證券預測,從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建設加速,疊加機構資金持續流入,繼續看好機構牛、結構牛。當前A股市場正處于一個由散戶直接持股向間接持股轉變,居民資金通過公募基金、保險等產品間接增配權益資產,機構增量資金持續入市的趨勢性進程中。近期監管層持續推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為機構資金入市打造優異的市場環境。與此同時,9月偏股基金發行規模仍近1000億。因此,中長期內,在宏觀流動性不會出現系統性收緊,同時資本市場建設加速,機構增量持續入市、股市流動性充裕之下,繼續看好機構牛、結構牛。
分析解讀:
巨豐投顧:券商茅臺都在跌 A股還有戲嗎
容維證券劉思山:指數仍將震蕩尋底
源達:指數縮量震蕩 耐心等待事件落地
和信投顧:權重集體翻車市場金針探底 階段性反彈如何把握?
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