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辛小麗) 今年10月14日,是第51屆世界標準日。為了彰顯標準在資源保護、綠色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將今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確定為“標準保護地球”,并聯合發布了2020年世界標準日祝詞。祝詞提到,國際標準是一種保護地球的正確的方法,標準覆蓋了節能、水資源和空氣質量等方方面面,提供了標準化的規制和測量方法。標準的廣泛使用有助于減少工業生產和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促進有限資源的再利用,提高能源效率。
標準化工作作為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正越來越發揮著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的作用。今年7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給青島市政府的復函中表示,將積極加強與我市的交流與合作,支持我市推進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共同推動建設國際標準化合作平臺,參與國家和國際標準化活動,構建國際標準化教育培訓體系,促進城市標準化創新發展。這是繼2015年我市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后,再次獲得國家對標準化工作的支持。
“搶抓國家標準化改革的機遇,積極推動青島市標準化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這是我們始終如一的追求,我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鼻鄭u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杰說?!笆濉睍r期特別是2019年以來,我市標準化工作取得很大進展,標準國際化走在了全國同類城市的前列。
搶抓標準化改革機遇
我市搶抓2015年以來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的機遇。2015年11月,市政府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簽署了《關于推動青島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合作備忘錄》,這是標準化改革以來國家與地方簽署的第一個合作文件。2016年,抓住國家貫徹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機會,努力爭取承擔了全國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構建了區、市、鎮、園的具有青島本土特色的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今年高分通過現場評估。今年3月,爭取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批準城陽區政府承擔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成為全國第一批51個試點之一,城陽區代表我市與廣州、深圳、成都等3個副省級城市和其他47個市、縣政府先行先試,以標準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出臺標準化政策措施
我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市“十三五”規劃將實施“標準化+”戰略與其三個戰略并列為4大“+”戰略。2017年,市政府印發了《青島市“標準化+”發展規劃(2016—2020年)》《青島市標準化資助獎勵資金管理辦法》。2019年,市政府印發《青島市落實山東省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2016年以來,市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5770萬元資助獎勵1918個標準化項目,每個區市還都按照至少1:1的比例進行配套獎勵。2017年,市政府成立青島市標準化委員會,市長任主任,辦公室設在現市市場監管局,43個單位為成員。市考核辦將標準化工作納入2017年和2018年對區市的考核,發揮了指揮棒的作用。嶗山區作為市政府確立的標準化改革的先行區,城陽區打造標準化示范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農業農村局等都非常重視標準化工作,通過組織開展標準制定,實現了對管理服務事項的標準化建設,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水平。
搭建國際標準化平臺
舉辦了2017和2019兩屆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分別以“標準讓城市更加智慧”和“國際標準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主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等三大國際標準組織領導人同時出席非組織年會的國際會議,國外嘉賓達到150余人,這在國際標準化發展史上史無前例,體現了論壇作為國際國內標準化合作交流高端對話平臺的功能。2017年6月,市政府與國家標準委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簽訂了《關于建設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青島)三方行動計劃》,同時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青島)揭牌成立,青島成為ISO在中國唯一的培訓基地。2018-2020年,舉辦了5期ISO、3期IEC和5期國內培訓班,共培訓學員680余名,其中外籍學員68名。2017年,青島大學標準化學院成立,在全國綜合性大學中第一個設立標準化工程專業,當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每年30名,為標準化事業長遠發展積蓄人才儲備。
狠抓標準化項目建設
2016-2019年,全市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76項、國家標準715項、行業標準577項,總數比2007-2015年的總和還多,涉及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生態文明、政府管理等領域。全市完成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項目39項,涉及經濟建設類27項占71.8%,政府管理類9項占23.7%,比2007-2015年的總和增長了69.6%。市政府承擔的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嶗山區人民政府承擔的標準化服務產業培育試點、城陽區政府承擔的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青島市人才交流中心承擔的第一批國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試點、交運集團溫馨巴士公司承擔的國家服務業標準化等項目,通過標準化建設,創造了青島經驗、青島模式。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開展的18類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中,我市承擔了14類62項,類別和數量均居全國同類城市第一位。
開展標準化工作創新
今年3月,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出臺了《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管理辦法》,圍繞我市“十五個攻勢”和城市發展新戰略,立項了32個市級試點示范項目,將助力全市鄉村振興、“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促進和拉動消費等重點工作。為鼓勵企業研制和執行國際國內領先的企業標準,率先打造先進性評價“青島標準”品牌,推出了《青島標準先進性評價產品和服務目錄》,對青島海爾、海信、中車四方、青島科尼樂等5家企業申報的涉及電冰柜、激光電視、導軌電車、混凝土泵車、城市公共汽電車車載智能終端等5類產品執行標準作為第一批先進性青島標準,目前,正在對第二批青島寶佳自動化設備、中科紡織研究院申報的涉及袋裝顆粒物料柔性裝盒裝箱連續自動包裝成套裝備、百草改性聚酯纖維等7類產品執行標準進行評價。開展市級地方標準(規范)制定。2013年以來,全市制定農業標準規范200余項、服務業以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業160余項,在國家《標準化法》修訂中,我市制定地方標準規范的做法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肯定,為將設區的市地方標準制定權寫入新《標準化法》提供了案例。
近日,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名單中,海爾集團等牽頭制定的GB/T 21551.1—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通則》等8 項標準獲得標準項目一等獎,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處長高學龍獲得個人項目個人突出貢獻獎。自2012年開展此獎項以來,高學龍為獲此獎項的第5個標準化行政管理人員,同類城市第一個。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是經中央批準設立的獎項,是我國標準化領域的最高獎項。此次獲獎,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對我市“十三五”時期的標準化工作的充分肯定。
“青島市標準化工作有很好的基礎,也有很好的政策環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局長田世宏指出,“在國內城市標準化工作第一方陣的城市中,青島、深圳、杭州、成都各有特點,各有側重。希望青島繼續保持在第一方陣,為國家標準化改革發展做出青島貢獻?!?/p>
“十三五”時期的標準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標準化改革,組織實施“標準化+”戰略行動,培育以技術、標準、質量等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將我市逐步發展成國際標準化交流合作的平臺和窗口,為落實市“十五個攻勢”、為打造國際標準化合作新平臺、為城市發展新戰略提供技術標準支持,助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國際化大都市建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