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青島農業大學、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有關專家,在西海岸新區泊里鎮米家莊村青島都收成農業專業合作社進行旱稻實收測產,經測量、收割、脫粒、稱重、去雜、水分測定等多道工序,實測畝產460.7公斤,達到國內目前旱地秋稻高產水平。據悉,這是青島市首次對旱稻進行實收測產。
據了解,旱稻的生育期是110-120天,在6月中下旬小麥收獲后播種,大約10月中旬收獲,生育時期與夏玉米一致,種植技術與管理方式與小麥基本接近。都收成農業專業合作社進行實收測產的地塊屬于旱肥地,面積50畝,今年引進旱稻新品種6個,以香稻和糯稻為主,因品質好、價格高,產品供不應求,相對小麥、玉米等傳統糧食作物,收益更高。
近年來,青島市加大糧食結構優化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旱稻、甘薯、谷子、甜糯玉米等特色糧食作物,降低單一農作物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的風險。同時,積極配套水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生物降解膜應用、土壤深耕深翻等引領性技術,實現產量、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目前,我市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已實現旱稻規?;N植、全產業鏈開發,全市稻谷種植面積發展到1萬畝。
此次實收測產活動,標志著青島市探索的“小麥+旱稻”一年兩熟種植新模式取得成功并進入規?;茝V階段,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效益有著積極作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