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的中考,李滄區13所初中4000多名初三畢業生中,有近900人通過自招的方式被普高錄取,這幾年隨著李滄教育對教師的持續培養,讓課堂更生動,市民也更認可李滄區的教育。近3年來,每年中考,李滄轄區各所初中的表現總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這生源也沒怎么變啊,李滄的學校怎么這么厲害? ”談及大學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時,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倡導,“大學不在大樓而在大師”。在整體師資提升方面,李滄教育一直秉持的“優質”和“均衡”兩大理念也可解釋人們的所有疑問。
好校長好老師成就好學校
“辦好教育,關鍵在校長,根本靠老師”。時至今日,廣大家長越來越認識到,一所學校的好壞,起決定因素的并非教學樓、教學設備等硬件如何先進,校長有什么樣的理念和眼界,教師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技能,這才起決定作用。近年來,李滄區也致力于轄區內的中小學均衡發展,全面提優、全面均衡。為此,李滄區作為全市唯一的全國義務教育均衡區正在迎接教育部評審。
提及李滄區整體師資水平,全區擁有的12位齊魯名師名校長無疑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數字。近年來,為了提升全區中小學師資水平,李滄區啟動了校長領導力提升工程,堅持分層分類實施各學科教師、骨干教師、新任教師培訓培養,有力提升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全區45所中小學結合學校自身特點和需求,精準確立尋標學校,制定“對標”方案,北京十一學校、清華附小等國內優質學校均成為該區中小學尋標對標榜樣學校,在干部教師培訓、教育教學業務提升等方面開展交流活動。
“2018年以來,我們學校干部教師先后六次赴謝家灣小學,尋找這所基礎教育領域第一個中國質量獎獲得者的優秀基因。 ”青島棗山小學校長劉巖林說。由學校教師和謝家灣小學共同研究參與其做法,美術團隊研發的“皮影課程”榮獲2019年青島市精品課程獎。一面“走出去”,一面“引進來”。據悉,李滄區與青島二中和青島實驗初中聯合舉辦的青島二中院士港分校如今已開門辦學,青島實驗初中李滄校區年底主體完工。另外,李滄區對新入職的教師,制定實施連續三年的培養計劃,對骨干教師與華東師大等高校合作,開展“領航工程”培養計劃,全面提升教師業務素養。
用精品課堂提升教育質量
“之前,優秀生源每年都在流失,我們用盡全力改變這種狀況,教研員每周至少三天沉到學校特別是學科薄弱學校指導教學。 ”李滄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教研室主任蘇明玉說,“經過不懈努力,普高錄取率逐年提升。 ”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如何讓課堂充分實現生命成長的價值?李滄區實驗初中校長李雅慧說,針對現狀,李滄區實驗初中開始“生本·能動”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促進學生自覺產生行動,有活力且高效率地學習活動。和諧、愉悅、探索的課堂讓學生們找回了自信,找到了生命成長的動力。 4年來,李滄區實驗初級中學的中考成績每年都上一個大臺階,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逐年提高。
“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我們以多彩教育為基礎,以品質課堂為核心,以愛校如家為遵循,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心無旁騖,埋頭苦干,積極回應李滄百姓的新需求,讓孩子們‘家門口上好學’,為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李滄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曉光說,李滄教育的每一步前行,必將帶給群眾對美好生活更為真切的獲得感和自信心。
青報教育在線 周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