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結合實際 多措并舉 李滄區全力推進實施生活垃圾分類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李澍 通訊員 孫楠)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為積極貫徹落實青島市關于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要求,并結合實際,多措并舉,大力推進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截至目前,李滄區已在全區11個街道、119個社區、333個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垃圾分類工作,主城區已基本實現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

    抓指導體系,促督導體制健全

    按照青島市工作要求,李滄區逐步完善“三員一辦”(小區設分類指導員、社區設分類專員、街道設分類檢查員,區里設分類辦公室)生活垃圾分類督導體系,引導居民準確投放,提高垃圾分類質量。目前全區已有1004名垃圾分類指導員經培訓合格后上崗,在早、晚兩個時段指導居民垃圾分類。街道和社區對指導員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區垃圾分類辦公室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不定期召集街道辦事處、居民區物業進行培訓,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業務知識和能力,推動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

    抓示范引領,促分類體系完善

    (一)多措并舉,實施定時定點精準投放

    各街道辦事處積極行動,按照要求規范設置垃圾投放點,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等大力宣傳,營造良好宣傳氛圍,并通過打造金水源小區、東南渠社區等一批標桿示范小區將先進經驗進行復制推廣。

    金水源小區自5月1日起正式實施定時定點精準投放,垃圾投放時間為上午7:00-8:00、下午6:00-7:00,其他時間垃圾投放點均不開放。小區內有分類指導員對居民開展垃圾分類指導。為更好的將垃圾分類工作落實到位,社區還發揮網格化優勢,建立了一支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以樓宇為單位、樓長帶頭、每個時間段2—3人為一組進行文明督導,幫助居民掌握垃圾分類要領。金水源小區還創新舉措,建立考評激勵機制,在社區實行垃圾分類獎勵機制,通過“戶戶承諾、人人參與,一戶一檔、星級評優,公示公開、相互監督,示范帶動、定期交流”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東南渠社區在小區出入口設置了智能生活垃圾分類密閉收集站,該收集站是具備四分類收集和智能化模塊為一體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同時具備宣傳引導、快速便捷、智能環保、無接觸定時投放等多項功能。該收集站外部設計簡約明了,內部空間開闊明亮,感應式洗手區、作業區、沖洗區、工具存放區一目了然,并配有紫外線消毒除蟲器、臭氧發生器,除味噴淋、煙感報警器、消防器械、通風排氣等設備系統,設計全面,布局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快捷。同時在收集站內還設置了智能稱重、光感識別垃圾、人體熱感應、紅外測桶感應、滿載報警、人臉識別語音交互監控等智能系統,結合垃圾分類云平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垃圾分類體系。在試運行的半個月期間,根據垃圾分類指導員和收集站內的智能稱重模塊數據統計,小區居民自覺配合垃圾分類和投放準確率已逐步提升到96%、92%以上;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收集量分別達到日均95.4公斤、12.9公斤、194.4公斤,整體收集量也較以往得到明顯下降,在數據的增減變化之間將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設定目標逐漸變為現實。

    (二)規范提質,推進標準化桶點改造和撤桶并點工作

    李滄區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標準化“四分類”桶點改造和撤桶并點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標準化“四分類”桶點180個、撤桶并點461處,同時引入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加強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并繼續完善居民小區內垃圾分類宣傳欄、公示欄和指示欄的設置,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硬件設施水平。

    抓宣傳引導,促分類習慣養成

    廣泛宣傳是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基礎,李滄區通過全方位宣傳發動,有效助推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促進居民分類習慣養成。

    (一)以黨建引領為重點,做好層層發動

    堅持黨建引領,以“紅色”引領“綠色”,充分利用黨建活動、先鋒黨員帶動等形式,全面帶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社區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聯戶”作用,形成社區黨委統攬指導,社區黨支部抓小組等,小組黨員主抓居民,分層分級,聯動推進,全員齊抓共管的整體格局。

    (二)以品牌引領為重點,進行廣泛宣傳

    為突出垃圾分類品牌形象,提高公眾參與率,李滄區組織設計制作了該區垃圾分類品牌標識及垃圾分類宣傳動畫,利用商業廣告大屏、公廁LED屏、商圈廣告燈箱、學校社區宣傳屏等媒介,滾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動畫、標語等;配備了一臺垃圾分類宣傳車,同時利用27臺灑水車在作業期間循環播放垃圾分類口號及普及相關分類知識,擴高群眾知曉率;積極開展“九進”宣傳和垃圾分類線上打卡活動,號召居民和機關干部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三)以宣教普及為重點,強化思想認識

    疫情防控期間,李滄區先后組織了4次垃圾分類線上宣傳,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面向廣大市民開展垃圾分類線上公開課。授課老師通過課件和視頻相結合的形式,介紹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青島市垃圾分類標準等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示例和有趣的講解,使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授課老師還與網友進行在線互動提問,網友踴躍參與答題。  

    抓處理體系建設,促資源循環利用

    為有效破解大件垃圾處理難的問題,李滄區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垃圾分類,建設一處大件垃圾處理廠,對居民產生的大件垃圾以及園林枝干垃圾進行末端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實現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經破碎減容、磁選后將木料和金屬分離再利用,日處理能力達到50噸,資源化利用率高于80%,使大件垃圾實現“變廢為寶”,有效解決影響社區生活環境的突出問題,真正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