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貿易融資是進出口企業解決短期資金難題的一個重要渠道,但紙質倉單的真實性核查等難點又影響了銀行開展業務的積極性。不久前,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通過推動大宗商品全鏈條數字化監管,既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題,又提高了生產效率,為扎實做好“六穩”“六?!碧峁┝擞辛χ?。
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諾頓進出口公司剛剛把200噸進口橡膠產品入庫,銀行就把20萬美金貨款付給了馬來西亞客戶。
青島諾頓進出口公司總經理 宋書超:我們收到海外的海運提單,入到中儲庫倉之后又生成了一個電子倉單,然后建行就接收了電子倉單,并給我們進行了一個貿易融資的業務操作,并于第二天把我們需要的貸款付給海外客戶。
由于擔心大宗商品傳統紙質倉單信息不對稱、監管不規范可能造成的欺詐風險,此前不少銀行的大宗商品貨押融資業務長期停滯。為了打消銀行的擔心,自貿區引入企業打造了一個大宗商品供應鏈協同平臺,通過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倉庫端實現了貨物的全程數字化和實時在線監管。
供應鏈協同平臺負責人 李波:貨一入到倉庫里面,那我們就會實時出一張電子倉單,而且這個倉單是上了區塊鏈的,能夠防止篡改,在貨的流轉過程,包括質押融資過程當中能夠保證我們倉單和貨物一一對應,這樣在交易環節、融資環節都會給大家提供非常大的便利,來降低交易雙方包括銀行機構的風險。
銀行憑電子倉單就可以快速完成質押貸款,而不用再擔心欺詐、重復質押、貨票不符等風險。輕資產的中小貿易商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都明顯降低了。
建設銀行青島分行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 蔡永健:在這個平臺上各方是公開透明的,因為區塊鏈的信息或者數據都不能去篡改,搭建這個系統以后我們就開始試點橡膠的、紙漿的、純貨押的授信。
僅一個多月,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的各家銀行機構通過線上平臺就完成了大宗商品貨押融資業務超過130筆,為外貿企業提供融資超過兩億元。
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是我國最大的油品、橡膠、棉花、鐵礦等大宗商品進口口岸。通過與上海期貨交易所以及京東數字科技、海爾卡奧斯等的合作,青島自貿片區正在構建大宗商品期貨、現貨交割以及交易平臺等,進一步提高自貿區的運行效率。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會主任 趙士玉:數據有序流動便利化,金融服務的便利化,物流服務便利化,通過這些便利化在青島自貿區打造一個航運貿易金融耦合發展的集聚地、產業互聯網集聚發展的創新地、新消費引領發展的策源地。
(總臺央視記者 王雷 山東臺 張磊 孫楊 青島臺 付秋鵬 路文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