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高新區:“336”打造“三化一型”干部隊伍

    聚焦打造“三化一型”干部隊伍,青島高新區日前研究形成“336”制度體系,出臺《關于激勵擔當作為、爭創一流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做全面從嚴治黨排頭兵,通過制度建設把該嚴的嚴起來。要當“雙招雙引”主陣地,通過制度導向把能放開的全面放開,形成堅守底線、放開手腳、擔當作為的清晰導向。

    據介紹,功能區改革后,青島高新區干部平均年齡35歲,大學本科以上98.7%,碩士研究生以上52%,干部隊伍結構有了質的改善。但由于歷練和實戰經驗不足,干事的本領和擔當的底氣不足,還存在“三個不適應”:怕擔責的心態重,放不開手腳,不敢大膽闖;法治素養適應不了新要求,在依法依紀上容易出現疏漏偏差;作風不夠深實,形式主義問題較突出。這三個問題不解決,改革的紅利很難轉化成發展的動力。

    構建“336”體系

    抓住主要矛盾,高新區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構筑出“336”體系。

    開展“3項教育”:通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為干事創業注入原動力;針對隊伍年輕、黨內政治生活錘煉不足,粗放式發展延續下來的不受約束的江湖余習,抓好黨規黨紀教育,守住紀律底線;針對法治化思維不足、規范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深入開展學習法律法規教育,提升法治化思維能力。

    推出“3項制度:建立學習和創新制度,用教育成果促進創新,將科學思想轉化為實踐,在學習把握紀法本意上下功夫;建立容錯和糾錯制度,針對怕失誤擔責的普遍心態,用容錯糾錯制度亮明組織態度,構建包容文化,鼓勵先行先試;建立激勵和約束制度,在對不擔當不作為強力約束下,運用正面激勵,常態化談心談話,解開心結。對正常失誤和先行先試中的錯誤用“第一種形態”及時預警,對受處分的干部鼓勵重整旗鼓,為受到誣告的干部澄清正名,激發一切力量干事創業。

    建立“6項機制”:“讓企業家來評價”、以“四種形態”激勵擔當、重實干實績的作風評價、以政治監督統領全面監督、不斷糾偏促進規范、以廉潔文化促“三化三型”等6項機制相輔相成,促進制度“活起來”。

    形成與市場主體平起平坐、共生共榮的服務體系

    “管委是否可以給龍頭企業下放一部分招商權限?這對高新區的發展有益,對我們企業建立生態鏈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對高級管理人員是否可以設立優秀管理人員獎勵?!薄诖饲芭e辦的“讓企業家來評價”座談會上,6名企業家成為高新區首批特約監督員,他們在會上暢所欲言,為高新區的發展建言獻策,會上提出的8條意見5條建議均得到相關部門的部署回復。高新區建立的“讓企業家來評價”機制,落實“管委會+公司”,通過企業和企業家來評價管委的工作,形成與市場主體平起平坐、共生共榮的服務體系。

    針對改革后當好“店小二”的要求和普遍怕擔責、不敢越“雷池”的現狀,青島高新區廣泛收集政商交往中的擔憂和顧慮,梳理出13條政商交往正面清單,明確管委領導和工作人員與企業家和企業交往需要把握的原則、規矩界限,理清含混不清的模糊地帶,鼓勵大膽為企業“站臺”。

    隨著宣講的深入,黨員干部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明顯增強,紀工委門前也“熱鬧”起來,每天上午9點,總有幾名干部在紀工委門前排隊等候,了解政策、請教紀法,主動要求提前介入監督。為此,紀工委順勢成立4個對口聯系小分隊,幫助解答疑惑,并將“問答”定期發布。同時,擔當作為的案例也在不斷涌現,招商部疫情期間網上推進項目,梳理出348.6億元40余個重點項目信息,疫情相對向好后,組織23名干部奔赴各地,40天走訪32個項目,達成22個意向。8月份,赴上海舉辦了2020青島高新區推介暨高新技術產業合作對接會,總投資約80億元的11個主導產業項目和7個精準招商平臺項目實現現場簽約。在典型引路下,從招商落地到建設運營以及各項流程的擔當舉措相繼推出。

    干勁足、思想活的年輕黨員干部為高新區帶來了新鮮活力,然而歷練少加上改革后的任務重也帶來了本領恐慌。為解決這一問題,青島高新區下了很大功夫:向部門和市場主體發放調查問卷866份,列出23條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清單,開展作風大掃除活動;將整治的責任壓實到部門和黨員干部,一點點查,一點點糾,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目前8個部門5個企業已開展兩輪自查自糾,查擺問題61項,制定整改措施50條;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典型問題警示懲治,上半年通報多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給予3人黨紀處分,1個黨組織被追責,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18人。

    “三個不適應”改善明顯,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要發展就要創新,要創新就有失敗的可能,每項創造的前途都是未知數,沒有寬容失敗的文化和鼓勵向未知探索的機制,必然會顧慮重重。為此,青島高新區制定容錯糾錯辦法,明確容錯糾錯的原則,容錯事項范圍、容錯的情形和程序、糾錯的情形和措施。

    “改革后的管委已經去行政化,與各類市場主體一樣在生產產品,只不過這種產品是管理和服務?!痹诙啻涡v過程中,高新區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馬剛反復強調,只有把觀念扭過來,改革才到位,這樣的擔當才是市場需要的。

    隨著制度的落實,“三個不適應”有了明顯改善,“三化一型”的特點開始凸顯,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太快了!比正常審批時間提早了38天,為我們項目建設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海大生物集團項目負責人趙杰高興地說。上半年,高新區針對重點項目推出“拿地即開工”服務,海大生物醫藥從取得土地成交確認書到拿到施工許可證僅用了2個工作日。除了審批效率的大幅提速,平臺招商和云招商先后引進項目25個,總投資206.74億元,敬業集團更是12天便與高新區牽手成功。上半年高新區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5%和11.7%,均為全市第一。

    目前,高新區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陽光評審、占地類產業項目引進服務流程再造、一次性告知承諾制、窗口無否決機制、投訴統一受理機制、大廳統一考評機制、定期回訪機制等制度機制相繼出臺,引導去行政化、做大市場化,遏制形式主義、激勵擔當作為的制度導向越來越清晰。

    功能區的競爭就看“親清”二字,哪里政治生態最清,人才就流向哪里,哪里營商環境最親,資本就流向哪里。青島高新區通過打造“親情智力島”品牌,正在鍛造既親又清、最親最清的金招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