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服貿+自貿“雙劍合璧” 國家戰略布局下的青島服務業機遇

    9月4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為更好發揮北京在中國服務業開放中的引領作用,我們將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加大先行先試力度,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設立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平臺,帶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話音剛落,9月7日,國務院就發布《關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的批復》。方案提出,到2030年,實現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資金跨境流動便利、人才從業便利、運輸往來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基本建成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銜接的服務業開放體系,服務業經濟規模和國際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

    與此同時,北京自貿試驗區的藍圖也在加緊繪制。

    服務業的擴大開放、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疊加,必將加速北京的開放進程,并為全國探路。這意味著,著力進行非首都功能疏解、退居“經濟二線”的北京,一下子站到了開放發展的最前排。

    在大國的心臟里搞如此重要的試驗,這是前所未有的,足見中央的決心與膽識。此舉,全國上下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這個重磅消息,讓600多公里外的青島頗為振奮,積極尋求把“北京紅利”與青島機遇融合的可能性和路徑。

    盡管還處在探討層面,但青島已經認識到,要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推動上合組織國家在青島的平臺上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多邊經貿合作,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要發揮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中的龍頭作用,要成為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要把膠東半島經濟圈打造成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國際服務貿易的量和質都是重要前提和基本的實現路徑。

    兼具這兩大國家戰略優勢的北京,無疑是最佳合伙人!

    1

    為什么是服務業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有一個共同的指向,那就是服務業。

    服務業古已有之,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只是隨著技術的迭代和時代的演進,呈現出不同的面貌?,F代服務業就是服務業的高級形態。

    現代服務業就是用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改造傳統服務業,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其本質是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

    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成為城市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

    我國服務業實現了長足發展,實力日益增強,對國民經濟各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經濟增長、就業、外貿、外資等方面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2013年首度超過工業,至今已成為第一大行業部門和經濟增長主動力。

    但縱觀全球服務業占比,我國的服務業占比還比較低。數據顯示,全球的平均服務業占比在60%以上,高收入國家達到70%,美國超過80%。

    服務業發展不充分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服務貿易量與質還不高。2019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54152.9億元,其中,服務出口總額19564.0億元,服務進口總額34588.9億元,逆差達15024.9億元。如果服務貿易這塊短板不能補齊,中國就永遠只是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發展服務業的思路與發展制造業一脈相承:以開放倒逼改革。在“走出去”與“引進來”雙輪驅動下,中國制造紛紛出?!芭c狼共舞”,最終練就了內功,站穩了腳跟,并成就了中國“世界工廠”“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輝煌。

    發展服務業同樣不能關起門來,自己跟自己玩。我國的選擇是與全球服務業高手過招,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2016年,我國開始推行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第一批試點包括北京、天津等15個城市。2018年6月,第二批試點區域確定,總體范圍擴大到17個省、市(區域)。今年8月,國務院批復第三批試點區域,總體范圍擴大到28個省、市(區域)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青島位列其中。

    受疫情全球蔓延和貿易摩擦的雙重沖擊,有形的貨物的跨境流動變得困難,而無形的服務的跨境流動受到的影響較小,服務貿易迎來利好。

    在“雙循環”新格局下,服務貿易迎來“雙向生長”的變革機遇。有專家表示,傳統服務貿易將向內生長,激活國內經濟循環的需求動力;同時,新興服務貿易將向外生長,在主動參與全球價值鏈重塑的同時,夯實國內、國際兩大循環的紐帶。

    2

    南接上海,北牽北京,是青島打通南北大循環的關鍵

    選擇服務業是北京實施非首都功能疏解、淘汰落后產能的必然選擇,而服務業反過來成就了北京。

    2015年,國務院批準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北京成為全國首個試點城市。2017年7月,國務院批復《深化改革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明確試點任務是努力為國家服務業對外開放積累新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此番國務院批復《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可以說是升級的2.0版。這從試點任務可見一斑: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為全國服務業擴大開放提供更強的示范引領。

    國家部委專門為一個城市“量身定制”試點方案,國務院前后三次“頂格”批復,這在全國非常少見,說明這個試點任務艱巨,意義重大,關乎國運。

    為什么是北京?主要還是基于其自身實力和國家戰略的綜合考量。

    2019年,北京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83.5%,比全國平均水平的53.9%高出29.6個百分點。即便在四大一線城市當中,北京服務業也是最發達的,北上廣深的第三產業占比分別為83.5%、72.7%、71.62%、60.9%。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北京作為首都的特殊地位。

    青島應當如何看待這一“北京機遇”呢?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青島想要找到存在感,并有所作為,必須深度融合“雙循環”這個國家戰略。

    青島有這個先天優勢: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正處在中國經濟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上。

    青島應當發揮這一優勢,構建打通南北、東西互濟的大循環??渴裁磥泶蛲??答案是現代服務業。因為現代服務業具有更大的產業輻射力、更廣闊的空間覆蓋性和更強大的整合配置資源能力。

    南上海、北北京,就是很好的例子。上海之所以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龍頭,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現代服務業走到了全國乃至世界的前列。2019年,上海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形成了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淘汰、遷出大量制造業的情況下,北京能夠坐穩全國經濟第二城的位子,靠的就是現代服務業。如前文所述,北京服務業基礎和發展水平在全國范圍看都是最領先的。

    上海和北京正是青島打通南北大循環的關鍵所在。今年以來,青島積極主動地對接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組團到上??疾?,召開現代服務業發展交流與合作對接會,選派首批51名干部赴上海開展現代服務業專業實訓,就是希望建立起與上海現代服務業企業的內在聯系,吸引越來越多的現代服務業企業、機構、人才等布局青島。

    在南方牽手上海后,青島需要緊緊握住北京這個國家服務業試點的“手”。這樣一來,南北基本就打通了。

    其實,青島與北京的合作一直沒有間斷,尤其是去年以來,兩地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青島運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發揮產業配套全的優勢,努力承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青島的誠意與努力贏得了北京企業的積極回應,大批企業來到青島,走走看看,找機遇,談合作,一大批項目正在青島生根發芽。

    去年舉辦的“央企青島四季行”系列活動,共簽約項目66個、總投資1700多億元,截至目前已落地實施53個項目,落實率達80.3%。如今,“央企青島四季行”活動成了青島打造“企業北方總部”的重頭戲,中交建山東總部、中國建材集團北方總部、中鐵建工集團山東區域總部基地、中冶集團山東區域總部、中石化燃料油山東區域總部等眾多央企總部已經悉數在青島落地。

    北京擁有眾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能力在全國首屈一指,由此而生的科技服務業發展迅猛,并加快溢出,青島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北京的高校將目光聚焦青島。比如,清華學子在青島的創新創業十分活躍,融創中國已經在青島投資超過1500億元;清華同方三年來在青中標、參與的項目達50多項;清華系的啟迪控股與青島圍繞投資、研發、總部、孵化等開展全產業板塊合作,5個多月簽約項目84個。

    服務業在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角色相當關鍵,作用顯而易見。去年,青島市服務業完成增加值7148.57億元,占GDP比重達到60.9%,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0.4%。但無論是跟自己的戰略定位比,還是與先進城市比,青島服務業的規模與質量,都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亟須提升、追趕。

    以現代服務業為媒,對接上海,牽手北京,是青島服務業實現躍升的重要路徑,是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題中應有之義。

    3

    這個自貿區與眾不同,青島要主動靠上去接受輻射

    打造“數字經濟”自貿區是北京此番肩負的又一國家戰略使命。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主要目的是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自從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至今,我國已經先后批準設立5批自貿試驗區,形成了“1+3+7+1+6”的整體格局。

    從沿海到沿江、沿邊,自貿試驗區這個極具冒險精神的新物種都是在大國心臟之外摸爬滾打的。正如有觀點認為的那樣,此番把北京推到最前排,本身就是反常規的,是史無前例的。

    相比其他自貿區,北京自貿區更加強調新經濟、新貿易、新營商環境。專家普遍認為,以優質服務為特色產業、以數字經濟促進對外開放,能為全國對外開放打開一扇新的窗口。

    從數據來看,北京“以數字謀開放”確實底氣很足。2019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0%,位居全國首位;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業規模達13464.2億元,同比增長14.4%。

    北京在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文化娛樂、創意設計等服務業,擁有非常深厚的沉淀,集中了全中國最一流的資源。此外,北京落地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高地。

    未來北京將如何借助首都優勢,以數字經濟為抓手實現更好的開放發展?目前,北京市對外開放一系列頂層設計正接連出爐。9月7日發布的《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提出要體系化構建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和數字貿易發展”六大方向,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GDP比重將達到55%,打造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區和示范區。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5日表示,北京市將聚焦發展前沿,以數字貿易和科技創新為主要方向,加快服務貿易轉型升級,推動數字貿易試驗區、大數據交易所和數據跨境流動“監管沙箱”建設,促進數據要素有序流動。

    新時代是信息化時代,是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無界,北京的“數字紅利”必然向外溢出,青島要主動靠上去,接受輻射。

    其實,青島對數字經濟青睞有加。今年1月,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培植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7個月后,青島市政府“頂格”印發《關于推進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意見》提出,經過3年左右努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經濟業態模式,建設新經濟業態模式的場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區和生態創新區。

    北京的數字紅利已經澆灌到青島。目前,北京企業幾乎支撐起青島人工智能產業的半壁江山。近年來落戶青島的人工智能企業、機構很多來自于北京,比如科技部指定的第一個“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商湯科技、云端智能機器人“獨角獸”達闊科技、全球大型服務機器人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進化者機器人(小胖機器人)、定位于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產業服務平臺企業洪泰智造等等。

    再來看青島肩上的國之重任,上合示范區也好,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也好,其核心都不是要打造一個普通的開發區,也就是說,其重點不在加工,而在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加強國際間現代服務貿易。這篇文章做足了,兩區建設就做好了,青島這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功能就齊全了。

    因此,主動對接北京,就是對接國家戰略,無論是對于補齊青島目前存在的短板,還是完成國之使命,都顯得尤為必要。

    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青報觀象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