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加速 多資產投資將成主流

    新華社上海9月2日電(記者 魏倩)《上海證券報》2日刊發題為《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加速 多資產投資將成主流》的報道。文章稱,盡管資管新規過渡期將延長至2021年年底,但銀行理財產品轉型凈值化的腳步不敢有一絲遲滯。如何讓原來大量保守型的理財客戶,順利接受波動的凈值化產品,考驗理財子公司的投研能力和產品設計智慧。

    固收類產品也存在波動性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銀行理財產品主要都是投向債券的“固收+”產品,債券類資產占比大約在60%以上。

    不過,固收類產品也存在波動性,甚至會出現階段性虧損。尤其是,在當前收益率處于長期下行趨勢時,其收益空間愈發顯得有限。今年6月,因債券市場高位回落,多家銀行理財產品跌破本金出現虧損,引發不少爭議,不少銀行被客戶投訴。

    “銀行的理財客戶多屬于低風險偏好類型。過去銀行給理財產品一個預期收益率,但現在要向凈值化轉型,銀行需要考慮如何提供相對來說波動稍小、風險稍低,但又能創造不錯收益的產品?!闭秀y理財委外投資部總經理劉睿向記者表示。

    伴隨客戶需求、市場風格的轉變,不少銀行都在發行混合類理財產品,資產投向包括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也就是多資產投資類理財產品。業內預計,這類產品未來更有吸引力,可能會迎來爆發。

    銀行轉發混合類理財產品

    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首席權益投資官范華近日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凈值化轉型將會催生越來越多的混合類、權益類和另類理財產品。這種趨勢在今年已有較為明顯的體現,梳理上市銀行半年報來看,不少銀行都新增發行混合類理財產品,大多是投資基金。

    招商銀行半年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2.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8%。新產品余額1.0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9.08%,占理財產品余額(不含結構性存款)的45.80%,債券類資產投資占比69.84%。

    據悉,招銀理財混合類產品規模雖然在理財產品余額中占比不大,但增長較快,目前已超過千億元。

    劉睿透露,招銀理財很快將新發行一只多資產FOF(平衡型)產品,權益上限比例30%。從底層資產角度而言,FOF(基金中的基金)是一種多資產理財產品,其本質是一種分散性投資,優勢就在于可以分散風險。

    劉睿說,多資產投資可以從不同的風險等級去定制,即指定一個目標風險,然后設計相關策略。具體的方法就是先固定一個相應的波動率?!皬墓?、債這兩類資產而言,股票波動肯定比較大,年化波動率一般超過20%,債券波動比較小,一般來說就2%左右。那我們就通過兩類資產的結合,將最后波動率控制在4%左右?!北M量熨平波動,讓低風險偏好的銀行理財客戶更容易接受。

    自去年開始,理財子公司密集開業,在轉型凈值化的道路上,各家都在建立“賽道”,重構理財體系。

    “資管新規使整個資管行業都在轉型凈值化,大方向非常明確,監管導向也非常堅決,老產品的數量會越來越少。如果沒有剛兌型的老產品了,相信大家也會慢慢接受波動、接受凈值化產品。”范華向記者表示,現在推出相對來說波動比較低的產品,去承接客戶的需求是比較合適的?!。ㄍ辏?/p>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