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本報8月26日訊 今年6月,青島被確定為“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不久前,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期間,中國科協與青島市簽署了“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合作協議,期待在盛會之后持續利用好“科創中國”試點城市這張“王牌”,放大“后年會效應”。近日,青島《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行動方案》正式出臺,將充分發揮科協系統人才智力與組織網絡優勢,多措并舉,推動“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
《方案》提出,青島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要圍繞建設上合示范區、自貿區青島片區等國家戰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現代海洋、高端化工、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統籌“科創中國”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和布局,加快與全國學會及各類創新主體共建新型創新賦能組織;依托全國學會資源,通過舉辦會展、賽事,打造“雙招雙引”平臺,開展科技智庫服務;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打造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青島樣板”。
顯特色,建設“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
《方案》指出,要以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為目標,堅持合作發展、開放協同、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依托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廣泛匯聚科學家、企業家等創新資源,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機制,推動技術服務和交易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構建符合青島實際的創新生態和技術創新模式,打造科技經濟深度融合“青島樣板”,建設“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為此,《方案》提出要圍繞推進15個攻勢、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聚焦關鍵領域、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系統推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統籌布局、精準施策,以構建全產業鏈創新體系為重點,統籌導入全國學會資源,根據區(市)、功能區主導產業布局,精準推進會地、會企(行業協會)合作,為培育優勢產業集群和新興產業提供科技支撐;市場導向、生態優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生態優先,積極探索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新型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機制,把人才、技術、資本導入產業并有機串聯,構建科技經濟融通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系統謀劃、協同推進,系統謀劃政府支持、產業發展、企業需求、科技服務、金融支撐等,推動各類創新主體聚合發力,實現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
搭平臺,“會展賽+科技智庫”服務協同發力
《方案》強調,要通過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讓全市8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利用“科創中國”科技經濟融通平臺開展供需對接,與全國學會及各類創新主體聯合建立產業技術聯合體、產學研聯合體、產業技術研究院等30家以上,建設全國學會服務站30家以上、海外創新驛站10家以上、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工作站30家以上,高端智庫服務我市重大課題調研6個以上,舉辦高端科技會展、賽事10個以上,構建起符合青島實際的創新生態和技術創新模式。
為此,《方案》提出從六個方面發力。
構建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服務體系。組建市、區(市)、功能區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服務團隊,發揮縱向聯動樞紐作用;建設“雙招雙引”資源、產業技術需求、創新項目等系列數據庫,加強與全國學會及各類創新主體對接,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定制化、套餐式科技服務。
共享“科創中國”科技經濟融通平臺。充分發揮“科創中國”供需雙方直接對接網絡服務平臺作用,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組織通過平臺反映需求、獲取資源、尋求合作,引導各區(市)、功能區利用平臺發布相關政策,開展“雙招雙引”工作;推介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等本地創新資源嵌入“科創中國”資源平臺。
要舉辦高端科技交流會展、賽事。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發揮全國學會資源優勢,提升世界海洋科技論壇、青島國際水大會等品牌層級,按規定引進全國學會在青舉辦高端裝備、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領域高端會展,舉辦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海洋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科技創新賽事。
要搭建協同創新平臺。聯合全國學會,在相關區(市)、功能區建設一批產業技術聯合體、產學研聯合體、產業技術研究院、全國學會服務站等創新載體,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搶抓建設上合示范區、自貿區青島片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利用面向全球的“科創中國”國際技術交易促進協作網絡,服務建設青島“國際客廳”,建設一批海外創新驛站、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工作站。
要開展科技創新智庫服務。圍繞我市承載的國家戰略和高質量發展需求,依托全國學會科技智庫團隊,每年開展重大課題調研,辦黨政領導干部與院士專家對話會,形成決策咨詢建議;會同全國學會、省級學會優化整合科技志愿服務資源,深入企業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方案》還提到,要在區(市)、功能區建立工作協調推進和聯絡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完善政策體系,梳理科技創新、人才發展、創業扶持、金融服務等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市及區(市)、功能區政策支撐體系。(青報全媒體記者 耿婷婷)
來源:青島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