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封滿樓) 記者在8月14日召開的全市推進功能區薪酬和社保待遇改革現場會上獲悉,按照省委、市委部署,今年10月底前,青島市將在15個功能區全面推開體制機制改革。
其中,在管理體系和人員薪酬待遇方面,健全完善“管委+公司”模式,進一步厘清職責、明確定位,完善功能區、屬地政府和運營公司三方職責,實施扁平化管理。全員實行崗位聘用,根據各自實際自主設崗、競聘上崗,建立健全能上能下、剛性淘汰的用人機制。突出“優績優酬”“從優保障”原則健全薪酬體系,實行自主靈活的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辦法,疊加政策效應最大限度激發功能區人員干事創業活力。
功能區改革作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對促進體制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開放型經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省、市對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視,近年來,先后下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部署,對推進功能區改革創新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功能定位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去年,青島市結合實際,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全面深化功能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了5個試點功能區改革任務,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改革政策體系。試點功能區改革后,聚焦主責主業,管委會瘦身減負,用人機制進一步搞活,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干事創業激情活力高漲。如青島高新區改革后,全面推動薪酬分配市場化,對有重大貢獻、指標完成情況優異、“雙招雙引”成績突出個人或團隊設立“特別貢獻獎”,全區干部隊伍創業熱情全面迸發,上半年生產總值54.67億元,增長5.5%位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7%,增速居全市第一。山東省即墨經濟開發區改革后,學習借鑒阿里巴巴“湖畔合伙人”模式,圍繞“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創新實施了“職員合伙人制度”,人員全體起立、重新上崗、擇優選配、統籌安排,大力實施組織機構扁平化,充分為一線人員賦權,建立招商快速反應決策機制,今年以來,新開工項目7個,新簽約及注冊項目29個,涉及總投資121億元,外資到賬1億余美元。在談項目逾40個,計劃總投資約230億元。
此次在即墨經濟開發區召開的推進功能區薪酬和社保待遇改革現場會提出,各功能區和各級人社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推進改革創新的各項要求上來,從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的重大意義、深刻內涵,思想上要高度認同,行動上要雷厲風行,效果上要立竿見影,在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實踐中展現新擔當,體現新作為。
會議強調,15個功能區的改革任務要確保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時間緊,任務重,關系到功能區改革的總體進程和人員切身利益。各功能區和各級市人社部門要以爭分奪秒、只爭朝夕的工作狀態,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狠抓落實。要按照國家、省、市部署,立足職能,積極履職作為,扎實開展工作,確保改革動作不走樣、政策執行不變形,各項政策任務得到全面落實。要切實發揮政策優勢,認真總結推廣改革經驗,進一步強化功能區主體作用,著力做大事業發展“蛋糕”。要發揮各部門、各單位協同作用,放大協同效應,建立完善改革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和問題情況反饋機制,加大政策宣講和業務培訓力度,著力幫助功能區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指導功能區和各區市人社部門如期完成改革任務。同時,要將工作中探索形成的有效經驗認真梳理、加工提煉,使之條理化、規范化,對創新性、啟發性和可復制性較強的案例典型要精心總結、宣傳推廣,打造功能區改革的“青島樣板”,把我市功能區建設成為青島更高水平開放新平臺、更高層次發展新高地,為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全市19個功能區和各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主要負責人以及有關部門分管負責人參加會議。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義瑛,即墨區政府副區長李黎出席會議并講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