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這兩項指標全山東省排第一 青島7月份"氣質"今年來最好

    8月13日訊 近日,青島市發布上半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情況,統計結果顯示,上半年青島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狀況為近六年來最好,空氣質量優良率同比提高8.9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14.8%,排名全省前三位。13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青島市7月份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和各鎮街空氣質量排名情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55,為今年以來空氣質量最好的月份,在省內排名第二。從全省最新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到,青島市7月份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其中PM2.5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90.3%,兩項約束性指標均位列省內16市第一。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藍天白云成“日?!?/strong>

    空氣質量優良率全省排第一

    7月份,市區環境空氣中,PM2.5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濃度為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濃度為0.6毫克/立方米,臭氧濃度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PM2.5改善10微克/立方米,PM10改善1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升高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升高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改善0.2毫克/立方米,臭氧改善18微克/立方米。7月份六項污染物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PM10、一氧化碳為2013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以來同期最好水平??諝赓|量優良率為90.3%,在省內16地市中排名第一,與去年同期位次相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55,為今年以來空氣質量最好的月份,在省內排名第二,比去年同期提高1個位次。

    7月份,青島空氣質量成績亮眼,究其客觀原因,7月份平均氣溫同比降低2.3℃,日最高氣溫達28℃以上的天數同比減少8天;大風天同比增多3天,多云天同比增多3天;雨量增多128.4毫米,降雨時數增多50個小時,相對濕度基本持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本月降雨量和降雨持續時間明顯增多,濕清除作用增強,同時氣溫低、風力大,擴散條件好轉,顆粒物濃度同比明顯降低。

    隨著青島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近來“青島藍”頻頻刷屏盛夏的朋友圈

    萊西空氣質量優良率改善最大

    具體來看各區市排名情況:

    各區市綜合指數由差到好排名依次為:膠州市3.09、平度市3、市北區2.8、即墨區2.72、西海岸新區2.7、萊西市2.63、李滄區2.63、高新區2.59、城陽區2.51、市南區2.42、嶗山區2.4。各區市同比均改善,同比減量最大的是市南區、高新區,均為0.7。

    各區市空氣質量優良率范圍為67.7%~96.8%,由差到好依次為:平度市、西海岸新區(并列第9)、膠州市(并列第9)、市南區(并列第7)、高新區(并列第7)、李滄區(并列第4)、嶗山區(并列第4)、即墨區(并列第4)、市北區(并列第2)、萊西市(并列第2)、城陽區。平度市同比反彈,反彈幅度為6.5個百分點;其他區市同比均改善,改善幅度最大的是萊西市,為25.8個百分點。

    各區市降塵量均低于9.0t/km2·30d,符合省生態環境廳考核要求。各區市降塵量均值范圍在1.2-3.6t/km2·30d之間,平均為2.3t/km2·30d,由差到好依次為平度市、西海岸新區、即墨區、高新區、膠州市、萊西市、城陽區、市南區、李滄區、嶗山區、市北區。

    背后揭秘:今年青島“氣質”為啥這么好?新機制讓部門“紅臉出汗”成常態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是青島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為了讓藍天常在,青島市各級各部門共同發力,針對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污染治理措施,合力推進藍天保衛戰各項“作戰任務”。如今,青島的天更藍、空氣更加清新,“顏值”在線的青島,成為市民朋友圈的“點贊王”。

    一個“新機制”,讓部門“紅臉出汗”抓治理

    時針指向8月5日下午14:00,青島市政府中心會議室,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第18次半月調度會議按期召開。會議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帶領市生態環境委員會10多個成員單位負責人在主會場參會,各區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各轄區鎮街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同步在分會場通過視頻參會。

    會議現場正在播放市住建、城管、公安、生態環境等四個主要牽頭部門大氣攻堅檢查發現的問題通報視頻,其中涉及建筑工地裸土覆蓋不嚴、城市道路積塵未及時清掃、柴油貨車冒黑煙、企業未采取有效廢氣治理措施等80多個大氣污染相關問題正被逐一曝光。

    自2019年9月起,在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帶頭組織起草和部署推動下,青島市啟動了“每周通報、半月調度、全月考核”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

    “新機制”首次將具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職責的區市、部門、鎮街及相關單位全部納入成員管理范圍,統一要求、統一監督、統一考核,嚴格實行大氣工作分級排名管控措施。機制運行后,堅持每周通報全市141個鎮街空氣質量現狀值和下滑幅度排名情況,各區市組織進行排名靠后鎮街相關負責人約談等通報會;市政府每半月組織召開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調度會議,制作突出環境問題專題片,現場進行視頻通報,并對排名靠后且未完成約束性指標月度目標、問題突出的區市和鎮街實施預警提醒、約談、問責等措施;每月對各區市環境空氣質量實施生態補償考核。

    該機制運行10個月來,相關責任部門紛紛感到“辣味十足”,特別是在落實主體責任方面,針對各區市、市直有關部門、轄區各鎮街,分別提出了“6+5+4”約束性工作目標要求,堪稱近年來最嚴厲措施。

    “新機制”下,部門“紅臉出汗”成了常態,以目標促進度,以考核促提升,督促各相關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嚴格落實,全方位開展大氣污染強化攻堅。截至目前,“新機制”累計通報并解決全市各類大氣污染問題1400余個;市委、市政府召開相關空氣質量約談會議及各區市表態發言18次,組織對轄區鎮街及有關部門進行約談共計300余次;針對相關市直部門本領域重點方面通報、市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移交涉嫌問責案件辦理通知單等涉及各類重點大氣問題,各區市采取誡勉、約談、通報批評、書面檢查和批評教育等方式問責26人。

    大氣“新機制”的實施運行,有力推動了青島市大氣污染防治各方面工作的深入開展,逐步形成各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格局。

    一套“組合拳”,“保衛戰”任務強力推進

    青島市的大氣污染既有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等深層次的問題,也有建設揚塵、燃煤散燒、道路積塵、柴油貨車污染、工業無組織排放等一些管理層面的問題。

    今年以來,青島市持續加大控車、降塵、壓煤、減排等重點工作力度,加強環保、發改、公安、住建、城管、交通、商務等部門的對接聯動,突出問題、目標、結果導向,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深度攻堅,開展建設工地揚塵專項整治、渣土車污染聯合執法、成品油煤炭市場專項整治及工業爐窯綜合治理等攻堅行動,推動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從各部門措施看,建立建設各專項整治長效管控機制,今年1-7月全市共計淘汰國三營運柴油貨車10852輛,非道路移動機械審核編碼15921臺,查處取締自流黑加油點71個,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天然氣)公交車占比總量的87%,7月份前灣港區、董家口港區礦石等大宗貨物鐵路和水路等清潔運輸占比分別達到86.8%和78.9%;實施煤炭消費壓減專項行動,1-6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量同比減少37.8萬噸;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治理,建立完善工業爐窯、無組織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散亂污企業4項重點工作動態管控機制,進一步削減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850噸;開展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強化攻堅行動,實施全市重點行業幫扶執法檢查,指導企業提升治理水平,出臺全市錯時加油綠色出行方案措施,全面遏制臭氧污染多發態勢。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科技資金支持,建成全市出租車道路走航監測系統,利用固定式遙感監測設備和黑煙車抓拍系統加強超標排放車輛監管;建設重型柴油貨車車載診斷遠程監控系統。利用衛星遙感實時觀測技術,嚴密監控,科學管控,實現全市域秸稈焚燒“零火點”。爭取中央、省級大氣污染治理資金8021萬元,用于支持工業企業、機動車污染治理和環境監測監管能力建設。

    一個“總目標”,微克必爭、每天必爭!

    青島市制定了各區市空氣質量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優良率年度改善任務,并根據“新機制”要求,將全市三項指標目標逐一細化分解落實到每個區市、每個月,深化轄區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管理,建立鎮街大氣污染源網格化精細管控機制,以全市141個鎮、街道和功能區空氣自動監測子站為基礎單元,細化監控網格、明確網格化監管職責,構建“國控-省控-市控-鎮街”全覆蓋空氣質量監控網絡體系,實行鎮街綜合調度、部門聯動執法、轄區督導協調、限時整改反饋等聯防聯控工作制度,實現大氣污染問題快速響應和多部門實時聯動的一體化閉環流程運轉。

    按照“新機制”目標要求,今年以來截至7月,各區市PM2.5、PM10和空氣質量優良率三項控制性指標均完成并好于目標值。相比2019年同期,各區市PM2.5改善幅度為15.8-30.2%,PM10改善幅度為11.1-31.5%,優良率平均增加10.1個百分點。全市鎮街均未出現空氣質量連續兩周以上排名后十位且未完成所在區市當月控制性目標的情況。

    在全省16城市排名中,青島市1-7月整體環境空氣質量位列前三。主要指標PM2.5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1.4%;PM10為6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3.8%;臭氧(03)為147微克/立方米,低于全省均值34微克,按濃度值由低到高排名全省第一;空氣質量優良率85.4%,同比增加8.0個百分點。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勝之年,青島市也將立足自身、絕不松勁兒,持續推進各項目標任務。

    通過推動各區市各部門全面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和青島市“1+1+8”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措施要求。努力做到“每天必爭、每微克必爭”。綜合運用全市綜合考核、生態補償、鎮街排名等管理手段,促進網格化管理發揮優勢,推出大氣污染網格化精細管控技術服務,通過聘請專業技術團隊,進行駐點跟蹤、綜合技術觀測、鎮街空氣網絡智能化應用等方式,指導各鎮街建立大氣污染網格化精細管控運行機制,幫助排名落后的鎮街解決實際的困難。充分運用好信息化技術,提高城市污染防治管理水平。用更強的力度、更嚴的措施,實現環境監控更精細、預測預警更及時、問題處置更迅速,以全新的工作機制為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增添更強勁動力?。ㄇ鄨笕襟w記者 吳帥 通訊員 王諾 代瑋 張韜 劉奇)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