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千里聯動,誰是成都青島的“聯姻”紐帶?

    在城市抱團發展的今天,不同群組的“群主城市”理應聯動發展,取長補短,從而帶動整個群組發展。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對龍頭城市的帶動作用提出了更多要求。

    成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龍頭城市,青島是膠東經濟圈的龍頭城市,帶動區域發展都責無旁貸。另外,同為GDP萬億級城市的成都與青島,在遭遇GDP負增長的艱難開局后,均展現強勁韌性,在2020年上半場實現正增長。

    從服務“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到提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再到融入國內大循環的發展格局,青蓉同框次數越來越多。

    接下來,在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大背景下,相隔千里的成都與青島又將在哪些領域率先破冰,實現聯動發展?

    先后被定義為龍頭城市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當“建群”成為中國當下區域發展的主旋律,那些區域內龍頭城市便被賦予了更高的期待。

    在1月3日下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研究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提法首次出現,并且對其定位為,要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顯然是龍頭。

    1月14日,山東省政府官網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加快膠東經濟圈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市(以下簡稱“膠東五市”)一體化發展,構建合作機制完善、發展活力強勁的區域發展共同體。其中,青島同樣被賦予龍頭城市的定位,且要輻射打造“國際知名的青島都市圈”。

    在十天的時間內,成都與青島先后被定義為城市群的龍頭城市,被外界寄予極高的期待,而青蓉間的“默契”實際上遠非如此。

    近日,成都與青島先后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半年報。其中,成都在一季度下降3.0%的形勢下,二季度逆勢回升,最終上半年GDP實現8298.63億元,同比增長0.6%;青島一季度受疫情沖擊更加嚴重,GDP同比下降7.1%,上半年則最終取得同比增長0.1%的成績單。

    面對全球共同的危機,有韌性、定力的城市展現出自己的生機和活力,成都和青島都是這樣的城市,而兩座城市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對于所在經濟圈的整體發展同樣具有極大的示范意義。

    同提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成都青島,如何聯動?

    眼下,疫情防控已趨于常態化,經濟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旋律,而一系列發展機遇的到來,也讓成都與青島“同框”的次數不斷增多。

    成都與青島,雖相隔千里,但兩地互動一點也不少。

    自2013年“一帶一路”上升為國家戰略,成都與青島這兩座沿線城市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成都作為中國西部最為重要的中心城市,屬于“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青島作為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定位為“一帶一路”橋頭堡。在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決策背景下,成渝地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窗口期。而青島,正如市委書記王清憲所說,在戰略上被中央賦予重任、在區位上具有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獨特優勢。

    在今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出爐,西部大開發再次迎來重磅政策,明確指出“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由此,成都的城市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定位很高,功能上也更加綜合,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區域對外開放的樞紐。

    但對于深居內陸的成都來說,要想從區域中心城市,變為區域樞紐城市,必然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規模,吸納更多的全球資源。在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大背景下,青島近年來著力于構建“國際客廳”,中日客廳、中韓客廳、中以客廳等先后落戶青島,且青島港的外貿航線數量北方第一、集裝箱吞吐量北方第一,以上均體現了青島對外開放的輻射能力,同時也有望讓青島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在全球開放體系下、全國開放大局中,青島與成都可以實現很好的互補。

    全新發展機遇下的成都與青島

    從產業上來看,兩座城市同樣有著很深的淵源。作為制造業大市的青島,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發展目標,既然目標同樣定位為世界級,那必然需要加強與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尋找更多的應用場景。

    2019年,成都舉行了“世界工業互聯網大會”,次年3月在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發布會上,同樣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與成都市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培育形成1-2個國家級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模式,以平臺為核心的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推廣普及。發展工業互聯網,成都顯然也有自己的打算。有工業制造業基礎且鼓勵場景創新的成都,或許就是青島眾里尋他的“意中人”。

    從城市定位到產業發展,從國家戰略到區域聯動,迎來全新發展機遇的成都與青島,顯然還有很多文章可做。對于成都和青島來說,雖然目前都是各自區域的龍頭城市,但同樣都面臨“對內是獨大,對外卻不大”的困局。雖然從城市定位與產業協同上,兩座城市都有很多地方可以實現聯動,但不論是城市發展還是發力工業互聯網,都需要久久為功,短期內很難見到實效。那么究竟哪些領域可以成為破冰突圍的先驅?

    從兩座城市的GDP構成上來看,第三產業占比都在六成左右,兩座城市都具備鮮明的現代發達城市特征。因此,青蓉兩地想要實現聯動發展,從第三產業破局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三產業不同于一、二產業,它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F如今大都市的城市形態已經由生產導向型向消費導向型轉變,一個新的城市時代已經悄然來臨———以消費為主的后工業城市形態。在外部環境復雜、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近年來,消費的“基礎作用”被一再強調。

    2019年10月,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發文,提出利用5年左右時間,培育建設一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在此之前,這個新的國家級“城市戰略”,已醞釀數年之久。而成都與青島,均在備選名單之列。而在今年的疫情影響之下,作為拉動中國經濟三大馬車之一的消費,成為“最受傷”的領域。因此,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僅是及時的,也是必要的。

    什么是國際消費中心?按照關鍵詞來拆解,最關鍵的是“消費”,意味著城市需要具備成熟的消費服務功能;其次是“國際”,即城市的消費影響力要從本地擴展到全國進而擴展到全世界;最后是“中心”,指的是城市在全球消費網絡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先看成都,十年前已經是西部消費中心的成都,卻幾乎沒有高端購物中心。后來的太古里和隔街相望的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等優質商業項目改變了這一困境,不僅重構消費市場,更重塑城市競爭力。由此,太古里成為繼“大熊貓”和“火鍋”之后,成都又一張城市名片,而這背后體現的正是成都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巨大潛力。以成都成功打造太古里為啟示,青島是否也可以借助成都的國際影響力,打響自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名牌?

    青島是一座旅游城市,而旅游與消費的關系同樣密不可分,青島能否將文旅產業的優勢轉化為實際的消費能力,也對青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7月31日,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正式開幕,作為青島城市文旅產業的一大名牌,啤酒節對于消費的帶動作用有目共睹。但由于啤酒節是在青島舉辦,區域影響力上還是缺少了一些,此番借由青島市政府、成都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首屆成都青島啤酒節,不僅讓兩座城市在消費領域實現了共享,也讓青島啤酒節乃至整個青島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對于青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同樣是一大利好。

    圍繞著成都青島啤酒節的舉辦,青蓉雙城再次默契同框。從文化的角度來說,青島的海洋文化與啤酒文化,碰撞上成都的天府文化與火鍋文化,同樣也是一種奇妙的融合,而即將在成都舉辦的青島國際啤酒節,或許就是實現兩城“聯姻”的那根關鍵紐帶。

    來源:澎湃新聞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