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日訊 黃河7月正式進入主汛期,山東各級部門進入防汛“戰備”狀態。近日,山東沿黃9市開展2020年防御超標準洪水演習,檢驗防汛應急處置能力,模擬花園口站發生23500立方米每秒超標洪水的演進過程,全面檢驗山東黃河防汛指揮調度、預警預報、防汛搶險、預案執行、綜合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查找問題,補齊短板弱項,全面迎戰可能發生的大洪水。
\
筑牢抗洪防汛“銅墻鐵壁”!濟南未雨綢繆,以“臨戰狀態”備汛
面對嚴峻形勢,濟南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緊盯易發洪澇災害的防洪薄弱環節,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全力打贏防汛攻堅戰。
為檢驗應急預案,強化應急處置實戰能力,今年濟南組織了多項應急演練。包括,以防御超標準洪水為背景,以山洪預警及群眾轉移安置、積水嚴重低洼地區的應急處置、大壩巡堤查險等9個科目為主要內容。成立9個督導檢查組對各區縣防汛準備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明確責任單位、明確責任人、明確整改時限“四個明確”的要求,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截至目前,武警濟南支隊等7支主力突擊力量、山東省獵隼無人機應急救援分隊等15支社會應急救援力量以及40余支區縣級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和24個社區應急救援力量已全部進入“戰時”狀態。
完善157項工程 堅持24小時值班。今年以來,濟南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為總目標,按照“興建、提升、整治”要求,對列入2020年省市重點水利工程的40余公里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61項水毀工程修復、58座水庫除險加固、城區19處積水點改造等四大類157項重點水利工程進行了建設改造。
濱州黃河部門以防御超標準洪水位目標 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黃河濱州段河道長94公里,黃河防汛任務艱巨。6月24日至7月13日,濱州黃河部門順利完成2020年防御大洪水實戰演練。印發了《濱州黃河防汛工作要點》和《濱州市黃河防汛準備重點任務》,安排了共計十五大類55項重點防汛工作。為應對可能到來的超標準洪水,認真修訂、完善了《濱州市黃河灘區運用預案》、《濱州市防洪預案》,編制完成了《濱州黃河超標準洪水預案》、《濱州河段堤防決口應對措施方案》,審查備案了23項非防洪建設項目度汛方案。
濱州公布了2020年濱州黃河防汛“三個責任人”名單,明確了黃河行政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巡查負責人、濱州黃河洪水預警信息白名單。目前,全市落實完成黃河防汛一、二線隊伍共計45616人,其中一線隊伍25840人,二線隊伍19776人。積極補充國家常備物資,其中補充備防石6004立方米。積極與部分企業、個體業戶就大型搶險機械設備的租賃方式、集結、管理、費用結算等達成了意向,落實了社會機械設備198臺套,并簽訂了大型搶險機械設備租賃意向書。落實機關和社會團體、群眾備料,確保物資管打管用配合市應急局完成了濱州黃河應急物資儲備調研工作。
通過對周邊30余家編織袋、噸袋、鉛絲網片、土工布、麻繩、搶險照明設備、搶險救生設備、搶險專用工器具生產、加工及銷售企業進行考察,實地了解其經營狀況,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擇優選擇信譽好,生產儲存能力強的本地5家生產企業,2家銷售、流通企業簽訂“國家常備防汛物資代儲協議”,代儲編織袋6萬條、噸袋5500條、大型尼龍網兜500個、麻繩14.2噸、鉛絲網片2473片、沖鋒舟2艘、應急照明燈15臺。在協議中,對產品材質、規格及數量等,進行了詳細界定。
軍警民聯手、黃河防汛隊伍沿線待命!黃河入魯第一市菏澤24小時值守185公里河道
菏澤市是黃河入魯第一市,黃河流經東明縣、牡丹區、鄄城縣、鄆城縣四個縣區,河道長185公里。為增強應對突發防汛災害的綜合協調和應急能力,提升有關部門應急搶險協調作戰能力,提高防汛搶險應對能力,在今年6月3日,菏澤市在洙趙新河牡丹區吳店鎮段舉行了2020年防汛搶險實戰演練,啟動《菏澤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自6月1日至9月30日,菏澤市、縣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及相關部門,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工情、汛情和災情,做好信息收集和上報,確保緊急事務和突發事件得到及時處理。加強分析研判,提升防汛搶險能力。
據了解,根據《2020年菏澤市黃河防洪預案》,菏澤市的國家儲備防汛物資達60余種,其中石料29.04萬立米、鉛絲165.28噸、麻料 84.29噸、編織袋13萬條、土工布3.07萬平米、編織布0.44 萬平米、發電機組33臺/668千瓦。為應對汛情,菏澤市還成立了由黃河專業隊伍、群眾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三支隊伍組成的黃河防汛隊伍,實行專業隊伍和群眾隊伍相結合、軍警民聯防的原則。其中黃河專業隊伍有4支,每支搶險隊人員20-30人;菏澤黃河河務局組建菏澤黃河專業機動搶險隊,人數100人。群防隊伍分一、二線,沿黃東明縣、牡丹區、鄄城縣、鄆城縣四縣區的沿黃鄉鎮為一線,共3.05萬人;沿黃縣區的后方鄉鎮為二線,共3.23萬人。
洪水無情,防范先行!濟寧即將進入防汛關鍵期
隨著山東省濟寧市進入汛期,近期降雨頻繁,城市防汛排澇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濟寧市對此高度重視,及早準備,提前安排,全面抓好城市防汛各項準備工作,落實各項安全度汛措施。
提前安排部署各項準備工作。按照“增加提前量、提高從容度”的要求,2月份市城防指下發通知,要求各縣(市、區)提前著手,盡早開展城市防汛準備工作。4月7日-10日,組織人員對各縣(市、區)落實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6月2日至4日,市政府督查室會同市應急局、市城鄉水務局、市城市管理局組成5個督查組,對各縣(市、區)城市防汛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了實地督查,檢查中發現的48個問題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全市已全面完成了井篦清淤清掏和排水泵站維護等工作,其中中心城區共疏通雨水管網34公里,清掏雨水檢查井3萬個,檢修總排量達38萬方/小時的27處強排泵站,維修總排量達3萬方/小時的45臺套強排泵車,更新更換雨污水檢查井防墜網1萬余個,加裝率達100%。同時,修訂完善了2020年城市防汛各項方案、預案等。
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工作。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原則,目前,全市儲備各類應急排澇設備169臺(套),其他防汛物資共計15類、2萬余套。共組建應急搶險隊伍103支、3120人,其中市城管局組建了6個大隊、500人的應急搶險隊伍,做到任務、職責、措施明確。
自6月1日以來,啟動戰時值班制度,實行24小時防汛值班。開展防汛培訓工作。6月2日,組織各區和局屬各單位防汛應急搶險隊伍400余人開展了防汛知識培訓。開展中心城區防汛演練工作。6月5日,7月9日和10日,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舉行防汛應急演練,通過實戰標準的演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在汛情發生后及時反應、及時處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泰安市落實防汛工作“十個到位”
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關鍵時期,防汛形勢非常嚴峻,泰安市嚴格按照省防指要求,督促各級各部門單位必須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決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思想,堅決做到“十個到位”,確保萬無一失。
務必確保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到位,緊盯重點區域,加強全面巡防,發現問題、迅速處置、搶早搶小。
務必確保預案措施到位,強化實戰演練,寧可抓重、不可遺漏,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務必確保物資保障到位,加強物資儲備管理,保證道路安全暢通,確保一旦接到險情命令,在最短的時間將防汛救災物資運得出、用得上。
務必確保動員群眾應急救援、搶險救災到位,耐心細致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妥善解決好轉移安置群眾的生活問題。
務必確保災情報告及時準確到位,利用多種途徑提前發布預警信息,加強信息報送,避免貽誤戰機。
務必確保指揮調度到位,科學精準果斷調水蓄洪,加強水庫、河道聯合調度,強化統籌協調,決不能各行其是。
務必確保社會秩序穩定、保供穩價,千方百計保障市場供應,加強商品價格監管,決不允許借機哄抬物價。
務必確保宣傳輿論引導到位,積極宣傳各級開展防汛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和實際行動,講清楚雨情水情、應急措施,主動回應社會關切,依法打擊造謠傳謠等行為。
務必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提前謀劃做好衛生防疫準備。
務必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扛起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各級河長、湖長要抓實各項工作,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未雨綢繆,聊城市全面做好2020年防汛應急演練各項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防汛應急演練工作,健全完善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的防汛應急工作機制,切實提高防汛應急搶險救援能力,全力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各項準備,聊城市強化領導、科學組織、迅速行動,全面做好2020年防汛應急演練各項工作。
6月19日,在東阿縣舉行黃河防汛搶險實戰演習。強化憂患意識,全力以赴做好黃河防汛各項工作,確保安全度汛。要查缺補漏,對轄區內各類防洪工程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確保工程安全。5月23日,聊城市在徒駭河博平河段舉行徒駭河馬頰河防汛搶險實戰演練活動。同時對聊城市城區防汛搶險演練。5月29日早晨,聊城市政處在辦公樓前組織開展了城區防汛搶險實戰演練,市城管局、市政處城區防汛搶險常備隊、防汛搶險突擊隊612人搶險隊員參加了本次演練。
此外,各縣(市、區)為切實做好防汛準備工作,提高洪澇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和群眾防災避災的自救能力,縣市區于4月20日至6月25日間分別在各轄區內的河道、水庫等開展2020年防汛應急演練。演練模擬遭遇強降雨,水庫及內河水位上漲超過預警洪水位,出現超標準洪水,風浪對堤防沖擊出現堤坡坍塌變陡,滑坡漫溢等險情,造成決口,危及下游群眾人身財產安全,情況危急等。
德州市進入防汛戰備期 水利部門24小時值班
記者從德州市水利局獲悉,汛期已至,為切實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確保汛期河道行洪安全, 6月1日起該局進入防汛戰備自期,實行“領導帶班、組長領班、全天值守”的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
截至6月4日,德州市5大類17項水利工程已完成投資4.5億元,主體工程完工率98.9%,其中大道王、宮家、馬才新、馬才老、仙人橋、郭橋、大劉等7座水閘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已完工。馬頰河大田橋至孟家閘段清淤工程已全線告捷,共治理河道22.6公里、清淤土方476萬立方米。總投資3977萬元的13項水毀工程已全部在汛前完工。另外,總投資1.55億元的馬頰河、德惠新河防洪治理工程已完成90%以上,全市各條施工戰線已全面進入竣工收尾階段。
為做好今年防汛工作,該局于汛前結合歷年防汛搶險實戰經驗,組織專業技術力量修訂完善了《德州市徒駭河、馬頰河、德惠新河防洪預案》。同時,完成防洪工程設施水毀修復項目暗訪2次,小型水庫暗訪2次,并分批對全市除德城區、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運河經濟開發區外的10個縣(市、區)實施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項目,重點針對農村低洼易澇和易受外洪影響區域建立防汛預報預警體系。
淄博進一步強化防汛“十個到位”細化實化防汛工作
7月22日,淄博市下發《關于進一步強化“十個到位”細化實化防汛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全市防汛救災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進一步強化“十個到位”,細化實化防汛救災工作。
要求各級各部門按照“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持續抓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抓緊組織精干力量對防汛風險隱患和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地毯式持續排查整治,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安排專業人員,加密排查頻次,早發現快處置,不留盲區、不留死角。特別要針對去年受“利奇馬”臺風影響的重點區域,突出抓好河道、水庫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對已完工的重點水利工程開展全方位排查,確保汛期安全運行、發揮作用。要提高排查整改質量,建立風險隱患工作臺賬和責任清單,限時完成整改,并逐一制定安全度汛方案。
自然資源、水利、應急、氣象、水文等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雨水汛情發展,認真做好監測預警預報。加強對雨情、汛情、工情、險情的分析研判,采取實物儲備、能力儲備、協議儲備和社會號料等多種方式,提前在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工程預置各類防汛搶險力量,備足備齊搶險物資設備,保證道路安全暢通,確保關鍵時刻搶險物資、設備“運得出、用得上”。
要突出抓好重點區域防汛救災工作,進一步完善防汛網格化排查管理機制,強化現場巡查力度,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確保發現險情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上報。要提高人員轉移避險能力,切實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臺風、強降雨期間人員轉移避險工作。要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危險區域應急轉移預案,進一步明確細化轉移路線、安置地點、責任人、聯系人、轉移交通工具等,切實落實到村、到戶、到人,確保一旦發生災情,能夠迅速果斷轉移危險地區群眾,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加強指揮調度和值班值守工作,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責任、主體責任,落實好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抗旱責任制。
東營:未雨綢繆牢筑防汛“安全堤”
今年以來,東營市東營區牢固樹立“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的意識,以建設無內澇城市為統領,標本兼治、齊抓共管,確保各項防汛措施落地落實。
東營區全面修訂各類防汛預案,并錄入全市應急指揮平臺系統。建立1200余人的53支搶險救援隊伍,組建34人的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庫,開展防汛應急演練26次,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儲備強排泵、運輸車、挖掘機、鏟運車等機械裝備209臺,社會化代儲砂石料25.8萬噸,編織袋、鐵絲、麻繩、土工布等應急物資數量充足。該區堅持疏導為本,行洪通道全貫通。完成了廣利河、新廣蒲河、武家大溝、五干排等4條主要行洪河道清淤整治,拓寬行洪斷面,累計清淤河道54公里,確保了河道行洪暢通。完成了西二路、南二路、東青高速、威海路、西一路等5條水系貫通,提高了行洪蓄洪能力。新建排水和截污管網70.5公里、疏通管網60.5公里,全區排水管網達到669公里,目前主次管網、支管網與小區管網全線貫通,輸水能力顯著增強。
今年,東營區重點實施5大水務工程,目前全部達到時序進度。共改造道路積水點14處,新建節制閘16座,新建改建雨水口1960個、檢查井630個,新建改造雨水泵站16座,新增排水能力29.5立方米/秒,總排水能力達到210立方米/秒;新建全省最大的“調蓄池”一座,蓄水能力3萬立方米,集雨面積13.06平方公里;對43個內澇嚴重小區進行了排水改造,21個沿河小區實現雨水就近入河。
排查防汛安全隱患,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東營區盯緊河道、企業、學校、泵站、配電箱、建筑工地、老舊房屋等重點部位,開展全方位、拉網式排查,發現隱患295處,全部整改到位。成立5支督查組,對化工園區和22家?;菲髽I起底式排查,整改隱患25處。在化工企業重點位置,逐一劃定水位標尺,確保及時掌握積水情況;疏通園區及企業排水系統,目前已全部設置單獨雨排,排水系統保持暢通。委托第三方編制了打漁張河和新廣蒲河防御洪水方案,并開展了河道超標洪水防御調度演練。
同時,東營區制定防汛值班表,安排各有關單位在區應急指揮中心聯合值守。區領導按照值班安排輪流到應急指揮中心值守,有重大汛情預警時全天在崗。應急、水利、綜合行政執法、黃河河務等部門24小時在本單位值守,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雨水汛情發展,實時掌握雨情、水情、汛情、險情。
閃電新聞記者 白少光 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