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辛小麗) 為加快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進度,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托遙感監測監管一張圖服務平臺制作了分區市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地塊分布圖及明細表,將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土地逐宗建賬上圖入庫,并將分布圖和明細表送至各區市政府和招商引資主管部門,供其“以地招商”。
依托遙感一張圖平臺,實現批供用查線上管
近年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托遙感監測監管一張圖服務平臺,積極探索衛星遙感技術在自然資源監測監管領域的應用,建設了4個子系統(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系統、土地供應成果管理系統、遙感業務對接分發系統、建設用地批共用查系統),及時收集整理全市批地、供地數據,結合月度衛星遙感即時影像,利用人機交互等方式進行分析處理,快速準確獲取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土地現狀,建立起圖數一致的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土地數據庫,并可實現每月動態更新。
每月初采集批地、供地數據,將上月新增批地、供地數據補充到原有批地、供地核心數據庫中,以此作為最新的基礎數據。然后進行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圖斑提取工作,利用遙感業務對接分發系統處理批地和供地數據,獲取批而未供圖斑;利用供地數據結合最新月度衛星遙感即時影像,通過人機交互方式提取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圖斑。最后,將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圖斑下灌到批供用查系統,各區市土地管理部門(權限可下放到國土所)在線核查圖斑、分析成因、提出處置措施,作為下一月監測的基礎數據,形成閉環反饋。
上述土地批后監管新模式,實現了批、供、用數據在線采集、生產和流轉,可以從空間、時間等多個維度實現數據查詢和統計。利用空間展示應用功能,能夠查看數據空間分布及具體地塊信息,解決了土地批后監管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全面性問題,大大提升了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土地動態管理水平。
建立圖表庫,促進存量資源盤活利用
此次為實現全市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土地建賬上圖入庫,做到數據全面、真實、準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成立了6人專項工作小組,利用兩周時間更新升級了建設用地批共用查系,對批供用查系統中所有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地塊信息進行全面補充完善,對其形成原因、坐標及坐標系重新核查,確保準確無誤,并逐宗確定聯系人。依托更新升級后的建設用地批共用查系,專項工作小組利用兩周時間加班加點,處理海量數據,最終形成了分區市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地塊分布圖及明細表。
分布圖及明細表細化至鎮(街),并以鎮(街)為單位匯總。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地塊圖斑在分布圖上標號展示,并以不同的顏色區分。明細表中地塊的區內編號與分布圖上圖斑標號相對應。明細表詳細列明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地塊的基本信息(包括批復文號、批準日期、項目名稱、用地單位名稱等)、未供未用面積、未供未用原因、擬處置措施及聯系人等信息。此外,批而未供地塊明細表列明地塊的規劃用地分類,據此可篩選出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詳細規劃、能夠用于近期開發建設的未供地塊,形成“招商地圖”,供區市政府和招商引資主管部門實施“以地招商”,推動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
強化信息共享,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
依托遙感監測監管一張圖服務平臺,即時監測全市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土地現狀,制作覆蓋全市的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分布圖及明細表。一圖一表相呼應,能夠直觀展示每一宗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地塊的具體信息,為土地資源的有效管理和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持和信息服務。將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含閑置土地)地塊分布圖及明細表等信息在部門之間共享,為區市政府和招商引資主管部門落實招商引資項目提供用地依據,使其有的放矢精準招商,引導項目優先使用存量土地資源,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