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開展,鄉村民宿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鄉村民宿讓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也讓鄉村振興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淄博博山區池上鎮泉子村在吳圣霞吳書記的帶領下,成立了特色民宿,如今民宿已經成為振興泉子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成為了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閑置資源充分利用 本土文化重新發展
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的泉子村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村落,背靠崇山峻嶺,有幾十年前留下的古老村落遺址,又有雁門寨這樣出名的特色景點,但卻一直沒有合理利用。
如今的泉子村將村中留守的中老年人的力量集合起來,積極參與村內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一來,閑置勞動力得以集中運用,“杏”作為泉子村特色農產品,已經被開發為 “杏林人家”等特色主題旅游項目,帶動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每年舉辦的“杏花節”和“山杏采摘節”吸引了上萬人進村游覽,通過吸引村里的老人參與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本村特色農家樂鄉村旅游,帶動本村近百人就業,助力本村脫貧致富,泉子村建立的高端民宿,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村民收入不斷提高,獲得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創意主題民宿設計 還原古樸自然風格
泉子村依山而建,近來在山腰上創辦了“杏林人家”這一主題的民宿,打造出了“木屋”與“石板房”兩種天然精致的民宿。木屋建在山谷之上,雙層“loft”式設計讓年輕人更加喜愛,緊鄰山谷面對懸崖,壯麗的山間景色令人流連忘返。石板房則是建在了數億年前的海底巖石之上,悠久的歷史痕跡與古樸石材的結合仿佛回到了原始時光。
材料采用木板與石板兩種,從大自然中采取的材料,將木屋與石板房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建筑定下了自然古樸的風格。木屋與石板房是兩種不同樣式的民宿,但兩者天馬行空的創意都令人欽佩,“小莊園”、“小村落”在時尚與古樸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點。
此外,泉子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方面做的十分出色。平坦的上山路、自來水與電力的24小時供應、隨處可見的商店與飯館,全村上下的WiFi互通,處處都能體現出用心。泉子村將基礎設施與服務功能做的如此出色,不僅為慕名而來的游客提供舒適的游玩便利,同時也為在村中的老人孩童提供了生活上的舒適與優越,做到了保持自然卻又與時俱進。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鄉村建設共生共榮
泉子村如今仍保持著原始天然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村里的老人無論年齡,只要還能活動,在天微微亮時,就進山忙農活,炊煙從家家戶戶升起,村中有許多諸如“做根雕”、“采蜂人”等傳統技藝的老人。已經70歲高齡的李大爺,在集市上擺攤做根雕已經30余載,我們見到他時,他依然透著一股不服來戰的奮斗勁,身體硬朗,談吐清晰,還向我們一一展示著根雕的原材料,新樣式,甚至向全國范圍內的根雕愛好者發出了挑戰;采蜂人王叔,興奮地向我們展示今年剛釀的新蜂蜜,一種香甜的馨香撲鼻而來,純蜂蜜香甜粘稠,是很多游客旅游時必買的產品,蜂蜜也為王叔一家人提供了可觀的經濟收入,讓他成為遠近聞名的蜂蜜專業戶。
泉子村改建成民宿后,充分調動了本村勞動力,讓老人們老有所得,老有所養,泉子村的基礎設施、特色景點、民宿建設逐步完備完善,在這里工作的每一位成員都會獲得相應報酬,使得經濟達到良好內循環,從而達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用”的目的。
如今的泉子村成為了許多鄉村學習的樣板,將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靈活結合,將原本廉價或者不便運輸販賣的農特產品與旅游結合,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觸到當地特色產品,更多人能享受到當地特有的“慢生活”節奏。同時,越來越多游客的到來也為當地經濟引發“鯰魚效應”,激發出鄉村經濟發展新活力。
博山區泉子村打造的特色民宿,產生了一種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情趣,對廣大游客來說吸引力十足,踏著青石板路,走街串巷,呼吸著山野間令人心曠神怡的空氣,泡一壺用山泉水煮好的香茶,再摘幾顆杏子,這樣誘人的生活方式是凈化心靈的絕佳場所。這樣的環境,使人們更加愿意回到鄉村,更加喜愛去幫扶鄉村,也更加希望看見鄉村的振興與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