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水長廊、金色沙灘、游船碼頭,百合花海......這是記者走進棗莊市薛城區周營鎮看到的景象?!斑@是咱周營版的巴厘島!”村民們自豪地說。每到節假日,這里都會迎來游客前來觀景休閑,既可以在運河支隊紀念館找尋紅色記憶,也可以在具有田園特色的民宿里感受農家風光。
然而在四年前,這里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崎嶇小路,村民用水都是難題,更談不上現在打造的景觀。為什么會有如此華麗的轉身?還要從一條河的治理說起。大沙河是棗莊大型河流之一,流經薛城區周營鎮,前幾年由于污染嚴重,一度影響著村民們的生活。“以前就是一條臭水溝,我們澆地都是問題,路也不通。”村民向記者回憶以前的大沙河,漂浮著各種生活垃圾的大沙河連魚也釣不到。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點。2016年,周營鎮開始致力于大沙河治理工作,依托鎮域內“北依牛山山脈,大沙河貫穿南北,支流縱橫東西”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暢通水系,打通了生態“血管”,點燃了生態“脈搏”。
周營鎮按照“親水、治水、保水、活水”的思路,堅持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健全鎮、管區、村三級河湖長體系,現場調研勘測,對全長35公里的周營大沙河干流及3條支流、4條河流、52個自然村穿村水系進行綜合整治,全面打造“河庫相連、河塘相連、河河相連”的生態水系格局。
周營鎮黨委書記孫發偉告訴記者:“在大沙河整治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一直堅持河流治理到哪里、樹木栽植到哪里、道路修建到哪里,對水域環境綜合整治、整體提升?!睂O發偉作為河長,談起大沙河的治理成效,心里十分欣慰?!拔沂且恢币娮C著這條河越來越好,以前來到這里心里著急,但是現在心情非常舒暢?!睂O發偉說。
截止目前,周營鎮累計實施水系治理32公里,大沙河河道清淤300萬立方米,修建沿河道路80公里,沿岸新栽植垂柳、紫薇、紫葉青、白蠟、楊樹等各類綠化苗木11萬株,基本實現大沙河主流全線河道疏浚、河堤加固、節點打造、沿河造林綠化和穿村河流疏通,“水清和暢、岸綠景美”的水域生態逐漸顯現。
一位50多歲的村民見證著村子的變化,她高興地告訴記者:“過去村里環境特別差,尤其到了夏天臭水溝的氣味非常難聞?,F在河治理好了,還打造了這些景觀,我們經常在沙灘邊乘涼。”
水是農業的命脈,大沙河水系治理后,周營鎮鎮域新增蓄水600萬立方米,直接帶動河流沿岸新增農業結構調整面積8000余畝,全鎮蔬菜大棚種植面積達5萬畝,形成周營早春土豆、秋延遲辣椒、沙河涯蘿卜等一批叫得響的農業品牌,盈亮蔬菜專業合作社成功打造并掛牌“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土地“畝產”效益相比傳統種植增加8000余元,農民的腰包更鼓、腰桿更硬、生活更美,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除了發展果蔬種植產業,周營鎮還利用位于省道附近、京臺高速路出口的大沙河白樓灣段區位優勢,充分發揮生態水系治理成效,整合高效農業、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地域特色等,擘畫出覆蓋5個村的白樓灣濕地公園,打造集觀光旅游、農事體驗、紅色教育、休閑農業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建成濕地公園、運河支隊主題廣場、運河支隊記憶館、鄉愁民宿、游客中心等功能設施,配套建設濱水長廊、金色沙灘、紅色火車、游船碼頭等游玩設施,13座觀光連棟棚拔地而起,培育優質黃桃、精品葡萄、良種核桃等林果采摘基地。每到節假日,這里會迎來很多游客前來觀景休閑,體驗采摘樂趣。
大沙河的治理,實現了“‘一灣死水’無人近”向“‘一池活水’眾人戲”的華麗轉變,讓周營鎮變成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趟出了一條以生態水系帶動生態振興,進而點亮鄉村振興的示范路子。
閃電新聞記者 王雨 李永文 薛城臺 楊守明 徐楠 王躍 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