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銀智庫觀察丨供需持續回暖,小企業承壓較大 ——6月PMI數據簡評

    作者 :劉曉曙 黃佳琳 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

    背景:

    國家統計局發布6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運行情況。數據顯示,經濟景氣程度穩中有升。

    ● 制造業PMI為50.9%,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

    ● 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2%,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

    速覽:

    制造業

    ● 供需持續回暖,外需明顯改善

    ● 景氣狀況保持分化,小型企業困難突出

    ● 兩類價格指標持續回升,PPI環比回升可能增大

    非制造業

    ● 建筑業景氣回落,預期走強

    ● 服務業加速改善,但預期明顯下降

    綜合來看,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高于上月,顯示經濟運行復蘇態勢持續向好。具體來看,6月PMI運行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制造業:供需持續回暖,外需明顯改善


    5月,制造業生產PMI為53.9%,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高頻數據方面,6月6大發電集團耗煤量同比增加10.68%,增速較上月的7.55%進一步提高;高爐開工率為70.41%,略高于上月0.28個百分點。PMI數據與高頻數據相互驗證,表明制造業生產持續改善。

    需求方面,制造業新訂單PMI較上月繼續上升0.5個百分點至51.4%,表明市場需求有序釋放。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隨著海外疫情趨穩、主要經濟體重啟,外需狀況得到明顯改善。6月,制造業新出口訂單PMI回升至42.6%,雖然仍低于50%的榮枯線,但較上月卻大幅上升了7.3個百分點。

    制造業:景氣狀況保持分化,小型企業困難突出

    6月,對于大、中型制造業企業,均可以觀察到運行狀況的改善。大型制造業企業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延續了4月以來的復蘇態勢。中型制造業企業PMI為50.2%,較上月明顯上升1.4個百分點,重回景氣區間。

    另一方面,小型制造業企業的景氣狀況卻明顯下滑。6月,小型企業PMI為48.9%,較上月明顯下跌1.9個百分點,跌至景氣區間以外。分項看,小型企業的生產情況、需求環境全面下滑,生產PMI、新訂單PMI均在榮枯線以下,分別為49.2%、47.8%,較上月分別下跌3個、3.2個百分點。尤其是,小型企業在總體外需改善中的受益相對有限,新出口訂單PMI為38.2%,仍低于40%;較上月僅上升2個百分點,對比大、中型企業分別上升7.4個、9.1個百分點。受景氣程度下滑影響,小型企業信心出現下降,生產經營活動預期PMI明顯下降3.6個百分點,跌至53.8%,對比大、中型企業預期PMI分別為59.8%、56.2%。

    制造業:兩類價格指標持續回升,PPI環比回升可能增大

    原材料方面,6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PMI延續了上個月的快速上升態勢,進一步上升5.2個百分點,達到56.8%。產成品方面,6月出廠價格PMI重新升至榮枯線以上,達到52.4%,較上月上升3.7個百分點。

    歷史數據顯示,PMI兩類價格指標與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環比數據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相關系數超過0.9。另一方面,前期PPI連續的環比負增長受原油價格大跌拖累較大,而原油價格從5月開始也呈現出明顯回升趨勢。兩方面因素疊加,6月PPI扭轉連續環比下降趨勢、出現回升的可能性較大。

    非制造業:建筑業景氣回落,預期走強

    6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9.8%,較上月60.8%的高位回落1個百分點,但仍連續三個月高于59.0%,表明建筑業增長恢復總體穩定。

    分項看,景氣度下滑幅度相對較大的是新訂單指數、銷售價格指數、投入品價格指數,分別下降2.8個、2.8個、4.8個百分點,反映建筑業需求有所回落。其中,投入品價格指數下降幅度較大也與6月以來的水泥價格走勢一致。6月末,水泥價格指數較5月末下跌了4.5%。

    建筑業需求、生產下滑很可能與天氣因素有關。氣象數據顯示,今年6月,東北北部、華南北部、特別是長江流域,降水明顯偏多,不利于建筑業開工。

    但是,從預期看,建筑業企業對后續增長仍保持較強信心,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保持在67.8%的高位。疊加天氣因素影響減弱、穩投資政策落地帶動基建預期走強等因素,后續建筑業活動持續活躍的可能性較高。

    非制造業:服務業加速改善,但預期明顯下降

    6月,服務業繼續改善,商務活動指數為53.4%,較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增速較4月、5月明顯提高。分項看,新訂單指數、投入品價格指數、銷售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全面回升。

    其中,與服務業總體復蘇態勢相悖的一點是,服務業企業的預期明顯下滑。6月,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大幅下降了4.2個百分點,降至59.0%。

    對于服務業預期的下滑,可能可以考慮從服務業的內部分化加以理解。分行業看,雖然多數行業生產經營持續恢復,但仍有部分行業復蘇面臨考驗。例如,租賃及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等行業仍未能恢復景氣,商務活動指數仍位于榮枯線以下。

    結合5月經濟數據看,5月,住宿和餐飲業生產指數仍同比下降21.7%;5月底6月初,住宿和餐飲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生產達到正常水平一半以上的企業,占比仍然低于60%。

    服務業恢復的這種內部分化,概括來說就是接觸性聚集性消費相關行業恢復偏緩。而這背后的可能原因又在于,常態化防控階段,公眾對疫情形勢的變化仍然會持有一定的觀望態度,從而這些行業的需求恢復也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6月,北京重現聚集性病例,且相關病例主要集中于農貿市場、餐飲單位這類接觸性聚集性場所。這很可能會增加公眾謹慎情緒,重新降低居民對接觸性聚集性消費的需求,并進而影響相關行業的企業信心。

    總體上看,經濟運行復蘇向好趨勢不變。前期經濟復蘇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外需已得到明顯改善,后續復蘇還需持續關注紓困中小企業、有效釋放接觸性聚集性消費需求。


    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成立于2019年6月,由清華大學理學博士、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領銜,由9名畢業于全國知名高校的金融學博士(后)組成。該團隊主要致力于國家及省市級重點工作及重點課題研究,為政府機構提供政策研究解讀及決策咨詢建議,著力打造地方政府的資政型智庫;圍繞金融監管和銀行業發展前沿,定期推出研究報告,贏得市場尊重好評,在城商行中形成重要影響力。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