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競爭, 青島藍谷如何發揮關鍵價值?

    ▲青島藍谷是科技資源最為密集、最能代表青島、代表國家在全球海洋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高端創新領域進行競爭的最佳載體

    特約撰稿   李光全

    自從《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開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就成為包括青島在內的眾多國內其他沿海城市追求的一個夢想。特別是今年全國各地兩會上,大連、天津、寧波、青島等城市紛紛將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明確為自身的全新目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青島是全國海洋科技重鎮。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上合青島峰會后視察位于青島藍谷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總書記的視察、關注和殷切期望,讓青島的海洋經濟發展再次受到全國關注。時至今日,總書記視察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迎來兩周年,承載著總書記殷切期望和青島海洋夢的青島藍谷,如何助力青島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角逐中率先破題,尤為值得思考。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競爭格局

    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關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這樣表述的:“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投融資、服務貿易、商務旅游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打造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排頭兵和主力軍?!?/p>

    由此可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下,沿海城市立足自身海洋特色、面向全球城市網絡進行更高能級的升級定位和方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該是中國全球海洋強國在城市全球競爭層面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體現,也是中國主動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打造總書記所說的“全球海洋共同體”的應有之義。

    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內涵看,應該涵蓋海洋城市、全球城市和中心城市三方面的特征。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全球性”體現在對全球層面具有控制影響力、資源配置力和空間輻射力,應該是開放口岸型、創新窗口型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中心性”體現在功能的綜合性、影響的中心性以及內外聯系的樞紐性,應該是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能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海洋性”體現在海洋經濟具有引領性和創新性、海洋產業具有特色性和競爭力、海洋自然人文景觀的交融性以及海洋與城市共生的和諧性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實力較強的海洋經濟結構,能夠充分彰顯海洋景觀魅力、海洋文化特色,生態與城市和諧共生的城市。

    如果要更加細致地明確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資格條件,那么基于集疏運體系高效與港航服務業發達的全球意義上航運中心,海洋高端創新話語權較強與海洋創新成果高效轉移轉化的全球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海洋金融法律服務環境優質和海洋國際高端人才云集的全球海洋服務業創新高地,以及海洋區位相對優越和城市全球海洋治理結構分布的海洋宜居城市等四個方面應該是可以參考和度量的指標。

    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競爭看,除已明確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深圳和上海外,大連、天津、青島、舟山、寧波、廈門、廣州、??诘榷际侨蚝Q笾行某鞘心繕说淖分鹫?。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上述重要的海洋城市分別被提及的次數是:天津14次,舟山14次,青島11次,大連10次,廈門6次,廣州5次。同時,天津濱海新區、舟山群島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廣州南沙新區等都是海洋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新區。此外,天津、大連、青島、寧波在2020年一致性地將角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為城市自身重要的工作。

    從未來全球中心城市的競爭態勢看,國務院批復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五大航運中心,讓大連、天津、廈門和廣州四個城市形成了獨特競爭優勢。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深圳國家深??瓶贾行牡戎亓考壙蒲衅脚_進一步凸顯了在海洋科技創新上青島、廈門、廣州、深圳的未來高端優勢。綜上簡述,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國家海洋新區、國家涉海高端創新載體的積極打造以及地方政府的積極參與等正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競爭的重要表現。

    青島藍谷的關鍵價值

    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內涵特征看,青島藍谷是青島競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關鍵依托。

    在國際航運中心的爭取上,青島多年來一直未獲得突破。從與大連競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到大連獲國家批復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青島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再到青島提出建設國家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國字號的國際航運中心一直沒能眷顧青島。而在海洋自主創新示范上,青島高新區連同威海高新區、煙臺高新區等一起打造的以海洋為特色的國家級山東半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全國海洋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方面,除煙臺中集來福士、青島明月海藻之外,仍缺乏有影響力、競爭力、控制力的創新企業。在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上,雖有國家級的山東半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但本土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仍有待提升。

    而青島藍谷是科技資源最為密集、最能代表青島、代表國家在全球海洋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高端創新領域進行競爭的最佳載體。國產水下滑翔機“海燕”創造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就是青島藍谷高端裝備創新、源頭創新的縮影。

    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競爭優勢看,青島藍谷是青島的獨特競爭優勢。青島藍谷已聚集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潛基地、大洋鉆探船、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等“國字號”重大科研平臺23個,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院所23個。藍谷還擁有全國唯一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唯一以海洋為特色的高科技研發及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第五個國家科技興海產業示范基地,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海洋國際高峰論壇,國際休閑漁業博覽會,全球海洋院所領導人會議等重量級科技創新平臺。青島藍谷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平臺優勢是青島能夠在所有競爭城市中冠絕群雄的,而且這樣的優勢放眼全球也是有影響力和輻射力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走出國門設立的國際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北極研究中心、國際高分辨率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等國際平臺,就是青島創新優勢國際化、全球性的縮影。

    從總書記視察兩年后的區域蝶變看,藍谷活力、潛力十足。在過去的兩年中,青島藍谷重大科研成果不斷涌現:青島海檢集團主持編制的國家標準填補了國內以海洋工程裝備腐蝕控制工程生命周期為對象的綜合性應用指導標準的空白;“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配建工作基本完成;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船重工725所、大洋鉆探船北部碼頭基地、山東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所、啟迪海洋創新中心等相繼落地,建成國內第一個海洋大數據產業化示范基地(依托國家實驗室超算升級、華錄山東總部基地等)、海洋技術裝備產業集群(依托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智能航運先行示范區、10萬噸級智慧漁業養殖工船項目等)、眾創服務業集群(以斯坦福青島研究院、OceanWe國際海洋創新工坊、國信藍谷孵化園、啟迪海洋創新中心、聚信匯智知識產權加速器為依托)、涉海金融產業集群(包括國信海洋新動能產業基金、魯信現代海洋產業基金、海檢航創檢驗檢測產業基金等多支基金)。數據顯示,2019年,青島藍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7%,新簽約項目投資額和數量分別增長30%和48%,各類人才增長33.3%,其中省級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增長30%。今年一季度,青島藍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2%,新簽約項目投資額和數量分別增長236.5%和880%,成效極為顯著。

    ▲天津、大連、青島、寧波在2020年一致性地將角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為城市自身重要的工作

    如何突破

    青島藍谷如何突破才能更好助力青島角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一是對藍谷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價值形成共識。明確青島藍谷是青島海洋強市建設的主陣地和驅動器、山東海洋強省的關鍵與核心、海洋強國的創新策源地和發動機。爭取自然資源部、科技部、山東省和青島市建立協同機制來共同推進青島藍谷建設,發揮全國首個海洋經濟創新示范區的示范價值,總結、推出一批可復制性強、可應用性廣、影響全國的青島藍谷改革創新首創性舉措,進而探索謀劃建立全國首個以海洋科技創新與轉移轉化為特色的國家改革創新示范區,加快形成鰲山衛、溫泉雙核強力驅動的世界海洋科技灣區。

    二是盡快爭取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正式入列。將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入列作為山東海洋強省、青島海洋強市的關鍵事項,成立專班來全力推進。同時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相關科研結構、科研人才形成創新協同網絡的基礎上,加快國家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所等項目的建設力度,鼓勵市區內涉海類科研院所注冊地向藍谷聚集,支持更多實體性海洋創新機構、創新單元、創新人才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落地。此外,探索性推進海洋試點國家試驗室與中國海洋大學融合發展,爭取中國海洋大學與海洋試點國家試驗室關系密切的院系和相關研究機構往藍谷聚集進而形成科教融合特色鮮明的中國海洋大學藍谷校區。

    三是加快爭取以海洋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積極爭取青島市第二家國家級高新區能夠獲批落地藍谷,進而謀劃將青島藍谷納入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青島藍谷依托國字號平臺云集優勢打造山東半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原始創新策源地、高端創新集聚地。同時依托山東半島國家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的政策優勢和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和平臺優勢,推進涉海類基金、風投創投向藍谷集聚,借力國信海洋基金成功收購東方三文魚養殖全產業鏈項目和百洋控股兩家海洋漁業領域上市公司以及引入央企共建10萬噸級智慧漁業養殖工船項目等難得機遇,支持魯信現代海洋產業基金、海檢航創檢驗檢測產業基金等多支基金不斷做大規模、做強競爭力,積極謀劃涉海本土法人保險公司、涉海科技銀行等落地藍谷。

    四是加快圍繞青島藍谷建設鰲山灣-嶗山灣世界海洋科學城、涉海大學城。對標深圳科學城、合肥科學城、綿陽科學城等成功經驗,推進青島藍谷圍繞建設世界海洋科學城來完善創新鏈、完備價值鏈、創新人才鏈、創造產業鏈,爭取涉海類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藍谷布局、爭取與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科大學合作創辦中外合作大學、爭取國際涉海領域的主要專家與藍谷都能形成有效合作。同時,加快推進北航青島國際科教新城的科技園、中俄工科大學聯盟科技園區等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與布局在王哥莊街道的中科院山東能源研究院、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青島)形成合作互動,做大鰲山灣-嶗山灣世界海洋科學城。同時,爭取布局在青島藍谷的高校研究院在良性發展的基礎上設立研究生院、校區或中外合作大學,加快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繼續圍繞新興、高端學科開展布局,加速推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建設,深度謀劃與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圍繞研究生教育乃至本科教育的合作方式等,最終形成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涉海大學城。

    (作者現任職于青島市委黨校,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專委會秘書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