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完成 來看其中的青島元素!

    6月23日,隨著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在“大棋局”落子定盤,北斗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標志著北斗三號系統服務范圍覆蓋全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戰略圓滿收官。

    建設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自主建設、發展和運行北斗系統,全面實現了關鍵器部件百分百國產化,這其中也閃耀著亮眼的“青島高新”元素。由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衛星活動部件監視器、太陽敏感器等航天產品,先后為北斗三號系統組網提供了10余套相關組件,為我國北斗導航衛星全體系國產化貢獻了“硬核”科技力量。

    為北斗添加“火眼金睛”

    “通俗來講,太陽帆板監視器、太陽敏感器就像衛星的兩只‘眼睛’,一個負責監測太陽帆板,一個負責精準定位太陽位置?!鼻鄭u光電院集成檢測中心主任王滕介紹,青島光電院自主研發的監視器可實現對組網衛星太陽帆板運行過程的可視化監測,首次實現了中高軌衛星的活動部件在軌影像監測。而在此之前,衛星發射后的在軌工作狀態一般依靠分析遙測數據來判斷。利用該監視相機,能夠直觀獲取衛星上關鍵部件的影像資料,為地面掌握衛星在軌狀態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一個事關衛星飛行的太陽敏感器,也是在航天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敏感器。北斗衛星飛翔在廣袤無垠的太空中,唯一可參照的“地標”是太陽、地球等天體。為了能讓北斗衛星看清太陽、地球方位,研究者專門為它配備了“眼睛”,而太陽敏感器正是最關鍵的“眼睛”之一。青島光電院自主研發的太陽敏感器技術成熟、性能穩定,成為北斗三號系統組網衛星的“常駐將軍”。

    不僅服務于北斗系統,青島光電院已承擔了國家30多項航天載荷研制任務。5月30日,青島光電院參與研制的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顆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搭載了青島光電院研制的超分相機和太陽敏感器;青島光電院參與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組建,并承擔了國內首個北斗海洋信息中心的建設任務……自2013年涉足北斗導航技術領域以來,青島光電院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為衛星導航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已逐步成為國內重要的衛星導航研發機構。

    展示“硬核”科技實力

    國之重器,唯有核心在握,才能將國之命脈緊緊掌控在自己手里。因此,自主創新在“北斗精神”中居于首位。

    “這臺GNSS多功能干擾信號發生器擁有核心關鍵技術,可模擬產生衛星導航頻段內的多種干擾測試信號,可應用于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產品檢測、裝備比測?!苯眨谇鄭u光電院展廳,硬件工程師奚靜靜像操作電腦一樣操作發生器,邊演示邊向記者介紹。而她旁邊的海上電磁環境監測終端相比同類產品,可以在海上實時監測電磁信號,獨具青島海洋產業特色。

    這兩臺設備也是青島光電院重點在研項目北斗海上電磁環境監測保障系統的硬件支持,項目首次實現海上北斗三號信號質量及其電磁環境的監測調查。

    青島光電院北斗導航研究室副主任楊德森介紹,在復雜電磁環境條件下,衛星導航信號極易受到干擾,降低了衛星導航應用的精度、可靠性、連續性和完好性。而北斗海上電磁環境監測保障系統擁有國內先進的一體化電磁環境監測分析技術,可以大大降低干擾漏報的概率,此外青島光電院還構建了海上電磁監測的全流程常態化數據服務,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常服務保駕護航。

    除了干擾信號發生器和海洋環境監測終端,展廳還陳列了許多面向軍民市場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產品,高精度車輛定位終端、北斗手表、電磁環境監測終端……這些產品涵蓋了智能交通、智慧海洋、智能可穿戴設備、產品檢測等多個領域。

    自成立以來,青島光電院聚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面向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推動北斗導航產業融合應用,持續發力關鍵技術研發和科研平臺建設,在導航終端產品研發、導航技術應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業化推廣及位置服務運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破冰”科技成果轉化

    青島光電院是青島高新區與中科院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自落地青島高新區以來,先后承擔了“863計劃”“火炬計劃”等國家及省部級北斗相關重大項目20余項,已擁有青島市導航技術專家工作站等多個科研平臺,牽頭成立了青島市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聯盟和青島市北斗衛星導航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任理事長單位,構建了多層次的北斗導航科研平臺體系。

    為了助力科技成果落地,6月份,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部聯合36氪打造了“2020青島高新區新技術、新產品宣傳推介”專題平臺,幫助轄區內31家單位面向10000多名國內知名投資人、企業家精準展示自身科研成果,相關專題上線后累計曝光量超過124萬次,不少投資機構拋出橄欖枝。截至目前,有超過1/3的展示推介單位實現了與投資機構的對接咨詢,累計對接投資機構20余家。

    今年以來,青島高新區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圍繞“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建設要求,聚焦生態優化、主導產業和科技合作,全面提升創新創業水平,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和科技服務產業集聚高地。

    通過啟動“科技成果轉化破冰行動”,積極搭建平臺,支持院所承接區內企業技術成果轉化,放大院所服務地方職能,開展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增強轄區內科研單位自我造血功能。通過聚焦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的堵點痛點,對接引入創業孵化、科技金融、信息服務、知識產權、技術轉移、檢驗檢測、綜合科技服務等方面的服務機構,引導成立青島高新區藍貝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營造一流成果轉化和交易環境。

    “我們將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能,全力助推科研院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讓青島高新區科技元素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添磚加瓦。”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