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發展改革委通報了5月份省級重點項目進展情況。5月份,我省重點項目建設保持良好勢頭。計劃年內開工的900個省重大、優選和“雙招雙引”項目(不含儲備、準備類項目),有851個項目已開工,完成全年開工計劃的94.6%;當月完成投資482.14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4%,環比增長1.5個百分點,投資加速回升。
據介紹,1-5月份,我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72.5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39.7%,其中,濟南市完成投資超200億元,東營、濟寧、聊城等市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超過45%,棗莊、德州等市完成率不足35%。769個補短板項目已開工318個,完成投資560.3億元,總體進展順利。
其中,250個省重大建設類項目開工231個,當月完成投資249.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8%。1-5月份,累計完成投資830.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9%。71個準備類項目已經開工6個,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分市看,青島、濰坊、臨沂、聊城、菏澤等市完成年度計劃投資超過42%,濟南、棗莊、德州等市完成率不足35%。
450個建設類優選項目已經開工431個,當月完成投資178.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9%。1-5月份,累計完成投資664.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0.7%。分市看,東營、煙臺、濟寧等市完成年度計劃投資超過50%,棗莊、德州等市低于35%。
200個“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已經開工189個,當月完成投資54.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2%。1-5月份,累計完成投資177.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9.5%。分市看,青島、威海、聊城等市完成年度計劃投資超過50%,濟南、棗莊、煙臺、德州等市低于35%。
截至5月底,274個第一批補短板項目已開工121個,開工率44.2%;完成投資212.3億元,占年度計劃的21.2%。495個第二批補短板項目已開工197個,開工率39.8%;完成投資34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23.7%。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深入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和“四進”攻堅行動,對重點項目落地建設靠上服務。做好“接訴即辦”,堅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議”,著力解決企業物流運輸難、資金周轉難、訂單恢復難等問題,靶向發力,疏通堵點,消除痛點,奮力完成“重點工作攻堅年”目標任務。
進一步完善問題征集、分析研判、會商解決、結果反饋工作閉環,抓好省級重點項目落地推進,打通問題解決“最后一公里”。加大協調組織力度,進一步加快重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強弱項項目建設。搶抓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窗口期”,以第二屆儒商大會暨青企峰會為契機,高標準招引實施一批戰略性、支撐性和示范性大項目。
強化要素保障,拿出超常規、大力度、突破性的實招硬招,加快推動“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落地見效。大力推進土地審批創新性改革,集中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優質項目傾斜。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大力推動優質企業債、綠色專項債、債轉股專項債等創新品種發行,降低融資成本。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建 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