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從拓荒耕耘到百花待放——青島公益基金會十年探路

    公益基金會丈量的不只是一座城市的慈善溫度,還有這座城市的經濟厚度以及對新事物的接納程度。            

    縱觀全球,從久負盛名的卡耐基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到項目遍布全球的福特基金會,再到全球最大、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平等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再看國內,從聚焦眼疾治療的余彭年公益基金會,到捐資助學的老牛公益基金會,再到推動教育發展的馬云公益基金會……公益基金會正成為成功企業的標配。            

    2010年是中國公益基金會發展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由于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法》提高了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免稅比例,極大刺激了公益基金會的發展。兩年后的2010年,中國的非公募基金會數量超過公募基金會。            

    青島的公益基金會從2010年這個年份加快探路步伐,十年風雨兼程,青島公益基金會完成從拓荒深耕起到百花待放,在公益基金會并不發達的齊魯大地,踐行著公益和商業和諧共生的探索。    

    公益基金會雖然是一個公益組織形式,但卻和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公益資金池的深淺,另一方面,商業和公益殊路同歸的發展模式清晰可鑒。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認為:“互聯網經濟的秘密是,遵循信息產品共享性的規則,用公益的手段做商業;而社會企業的秘密是,遵循解決社會問題有效性與可持續性的規則,用商業的手段做公益?!?            

    縱觀當下,無論是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還是融創、萬科等地產豪強,都在公益基金會的道路上實現了商業和公益的良性互動。盡管面對經濟結構掣肘,青島公益基金粗放模式亟待破解,但作為山東龍頭,青島都需要為山東企業做出新表率。        

        

    1走向凡間  依然神秘            

    濟危救困、雪中送炭,公益基金會從誕生就有著光鮮的外表,一直籠罩著神秘的面紗。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商業向善的邏輯越來越被認同,公益基金會與我們漸行漸近。            

    剛剛過去的5月下旬,青島市律師行業首家公益基金會——由文康律師事務所發起并出資200萬元設立的文康公益慈善基金會揭牌,作為非公募基金會,主要開展“助學”公益慈善活動。            

    律師事務所推動社會公平法治,參與社會治理,本身就可以視為社會企業,成立公益基金會具有重要的指向性意義。但隔行如隔山,運作水平還需后期觀看。            

    更早的2019年10月25日,在中國海洋大學建校95周年之際,中國海洋大學1995級海洋化學專業畢業生姚勁波個人捐資1000萬元在中國海洋大學設立“58創新創業基金”,北京五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捐資1000萬元共建中國海洋大學“58卓越人才班”。中國海洋大學總會計師、中國海洋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王劍敏向為姚勁波頒發捐贈證書。            

    中國海洋大學教育基金會這個隱形巨頭不經意間暴露了強大的實力,雖然教育基金會主要以資助教育為主,但本身也具有公益基金會的屬性。公開資料顯示,山東省中國海洋大學教育基金會于2010年4月29日注冊成立,截至2020年4月,基金會累計接收社會捐贈、獲得國家配比獎勵資金共計1.5億元,設立各類項目近200個。            

    無獨有偶,青島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2019年也獲得賽輪集團捐贈人民幣2000萬元,賽輪集團董事長、總裁袁仲雪是青島科技大學校友。    

            

    從青島市民政局官網以及其他公開途徑可以查到青島20多家公益基金會的零散信息,當然青島公益基金會的真實數量應該會超過這一數據。這些公益基金會原始基金多數為200萬,這也符合《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的“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萬元人民幣”條款。            

    在這些可以查到的公益基金會中,銀行、房地產、制造業企業居多,比如銀行企業成立的青島市青銀慈善基金會、青島市農商銀行慈善基金會,房地產開發企業成立的青島天泰公益基金會、青島市城陽區鑫江慈善基金會、青島市恩馬世興慈善基金會,青島市潤澤慈善基金會有西海岸多家企業的參與。            

    赫赫有名的青島紅十字微塵基金也在2018年轉身成為青島市微塵公益基金會,此前十年,青島紅十字微塵基金累計籌集愛心款物一億余元。            

    2樂善好施  略顯粗放            

    魯商貴為十大商幫之一,商幫講求信用的商業道德以及規范的商業行為。這種特點體現在公益領域,就是山東企業普遍樂善好施,但缺乏精耕細作,基本上都是簡單粗放的一捐了之。            

    不完全統計發現:2019青島企業收入100強里的青島本土企業近年來多數都有捐獻的紀錄,部分企業捐獻數額巨大,而且持續很多年。            

    海爾從1995年援建了第一所希望小學到現在,已累計投入超1.1億元,援建了305所希望小學和1所希望中學。            

    海信設立專項教育基金,2009年還把額度從500萬追加到1380萬元,用于每年教師節期間表彰工作突出的優秀中小學教師。海信還興建了數十所希望小學。            

    青啤早在1996年就向青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設立“青島大學—青啤公司專項獎勵基金”。     

    ……            

    青島企業樂善好施的魯商精神盡顯無疑。            

    調查還發現:相對于海爾、海信、青啤等聚焦教育,很多企業的公益還缺乏專注度。            

    從基金運作角度來看,多數企業是把公益作為企業任務,而并非企業戰略。很多企業喜歡成立基金定向捐獻出去,而不愿意花費人力、物力成立更加精準服務的公益基金會。            

    而從商業角度來看,成立公益基金會不僅可以提升社會形象能夠提高企業或個人的社會責任形象和知名度,比如阿里公益基金會和騰訊公益基金會的競相成立,而且公益基金會協作可以建立商業往來的民間通道,蒙牛牛根生家族與美國洛克菲勒家族之間的合作,就是依靠洛克菲勒基金會與老?;饡暮献魍瓿傻钠票?。   

             

    對比發現,青島的公益基金會總體滯后。一方面,青島的公益基金會總量不高,無論是總體規模還是單體規模都偏??;另一方面,青島的公益基金會管理水平不高,多數基金會都缺乏專業人員打理,更多的是財務管理,缺乏業務創新,即使成立公益基金會依然停留在一捐了之的粗放管理階段。            

    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青島經濟結構的一個縮影??鐕髽I、民營企業是公益基金會的主力,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要么企業總部多,要么本土民營經濟發達,這為公益基金會提供了土壤。在青島企業100強構成中,央企和本地市管企業占據半壁江山,跨國企業偏少、民營企業不強。在南方經濟發達城市公益基金會快速崛起的背后,是百億級甚至千億級民營企業的存在,青島民企百億級的也寥寥無幾。            

    公益基金會是城市經濟發展的表象,所丈量的是一座城市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商業的水平。從這個尺度來衡量,青島民營企業發展還要邁開步伐。            

    3新軍萌動  百花待放            

    《基金會綠皮書(2017)》顯示:截止2018年6月27日,基金會數量最多的前五個省級行政區分別是廣東省1013家、北京市828家、江蘇省671家、浙江省609家、上海市459家,這五個省級行政區的基金會總數達3580家,占全國基金會總數的54.2%。之后的福建、湖南200多家,山東排名第八,不足200家。            

    山東公益基金會發展水平和經濟總量位居中國第三的排位十分不匹配,作為山東的經濟龍頭,青島近年來在公益基金會領域動作不斷。            

    一方面,基金會數量大增。青島多家公益基金會都是在最近三四年成立,其中,青島銀行和青島農商行兩家城市商業銀行都成立了非公募基金會。其中,青銀慈善基金會成立于2017年11月,行慶節省下來的費用和員工愛心捐款近400萬元,加之愛心企業捐贈等,青銀慈善基金會首期募集近千萬元捐款。同年成立的還有賽輪金宇慈善基金會,該慈善基金會注冊資金為200萬元,業務范圍是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提供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公益慈善活動。            

    另一方面,基金會運作日漸專業。青島本土知名房地產企業天泰集團2010年成立天泰公益基金會。除了發起“愛心牛奶”“為愛行走”等公益項目,資助的青島市中小學生寒假征文、暑假征畫項目,已影響幾十萬中小學生。            

    縱然民營經濟不發達、缺乏專業人才、知名高校不多等因素不僅是制約著公益基金會的發展,也掣肘著青島跨越式發展,都到了亟待破解的時刻。            

    首先要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假如說青島前些年一直高呼民營經濟發展是一個經濟命題的話,那么今天的民營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事關青島發展的方方面面,諸多問題問題都需要民營經濟的發展來完成突破。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帶動城市突破還是通過改革突破瓶頸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仿佛成了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城市魔咒。            

    其次要加大人才培養引進。這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青島人才招募不力和屢屢外流已經成為城市病,就公益基金會發展這個細枝末節的問題,人才在其中也至關重要,放大的是青島在與國際接軌領域人才的匱乏。這其中,本土高等教育除了上規模更要上質量,人才不能完全用商業人才來體現,但商業價值可以很好的體現人才的價值,從這點來看,青島需要更多的姚勁波和袁仲雪。  

    再次要培育社會企業誕生。隨著互聯網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與全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社會企業是必然方向,近年來為社會高度關注的新經濟很多都是社會企業,而新經濟領域恰恰是青島的短板。以公益基金會窺探經濟結構,折射出青島產業結構的短板,需要快馬加鞭。            

    撰文/金嶺客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