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專訊(記者 姜亞玲)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島市金融系統全力以赴戰疫情、銀企攜手促復產,全市信貸投放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了解到,5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0013億元,比年初增加1803億元,成為省內首家、也是省內唯一一家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的城市。
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貸款增速達到15.42%,貸款增量超過1800億元。這組沉甸甸的數字背后,是銀企攜手恢復發展的辛勤努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認真貫徹落實金融調控政策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始終抓好疫情防控不松勁,及時把支持復工復產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了20條工作措施,引導全市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和續貸展期安排,有力支持我市“六穩”“六?!焙徒洕l展工作。
全市信貸總量突破新高的同時,信貸結構也不斷優化,信貸資金配置效率明顯提高。為緩解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的短期資金周轉問題,銀行機構加大了流動性貸款的投放力度。5月末,全市企事業單位短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71%,比年初增加803億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6倍。為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需求,中長期資金投放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5月末,全市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63%,比年初增加268億元。落實好對中小微企業的紓困政策,切實緩解企業面臨的債務償還、資金周轉等迫切問題。5月末,全市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1.64%,是各項貸款增速的2倍多。全市制造業貸款比年初增加154億元,同比多增231億元,徹底扭轉了去年的下降趨勢。貸款的高位投放以及直接融資渠道的改善,推動存款快速增長。5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9532億元,比年初增加1656億元。其中,居民和非金融企業新增存款1416億元,占各項存款新增額的86%,這為居民擴大消費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資金儲備。
縱觀我市貸款的發展歷程,增長速度不斷提高。由改革開放初期的貸款余額25億到1000億元,經過了22年時間(1978-2000年),由1000億元到1萬億元用了14年時間(2000-2014年),而由1萬億元到2萬億元僅用了6年時間(2014-2020年)。這一歷程,見證了我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也體現了我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不變初心。尤其是近兩年來,我市提出“學深圳、趕深圳”,發起“十五個攻勢”,經濟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貸款規模再上新臺階,表明我市經濟的活躍度進一步提升,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銀行機構聚集資金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