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這就是山東|新六產、戶戶通,山東各地精準施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網6月9日訊 (記者 楊廣科 盧偉霞 韓蓓蓓 徐子喻 謝雯嘉) “道德銀行”、第一書記專項考核、推進“戶戶通”建設……當下,山東各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鄉村的資源稟賦和自身實際,精準施策、分類推進,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道德銀行”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初夏時節,青島平度市新河鎮洪山四甲村村口大樹下,老書記張學松與三五個老人一起乘涼,大伙眉開眼笑,熱烈地談論著村里建設道德銀行以來的喜人變化:“早些年我干支部書記的時候,打掃個衛生,難啊!你看看現在,院里院外哪用得著別人催,家門口有一點兒垃圾就不能去道德銀行換積分。”

    老人所說的“道德銀行”,是新河鎮積極探索高質量黨建統領村級治理的創新舉措。參照銀行運行模式,新河鎮建立了鎮級總行統籌服務、村級支行分片管理的服務機制,各村鄉賢理事會、愛心企業、駐村工作隊和熱心村民積極參與道德銀行啟動資金注入,在20個村莊試點建設道德銀行。道德銀行將村民在環衛整治、移風易俗、公益奉獻等7大方面29項優劣日常表現量化積分,存入各家庭賬戶,積分可以從村道德超市兌換物品或者社會化服務。

    每月的10日,是新河鎮郭家埠村道德銀行積分兌換道德幣的日子,村民們早早趕到村委大院等候。在專用機器上刷自己的“銀行卡”積分后,就可以領取到相應數量的道德幣。一旁的道德銀行超市,米油鹽醬醋茶、牙膏香皂衛生紙各種生活用品,樣樣俱全,不亞于村里的小賣部,每件商品都標注著道德幣數額,村民可以用道德幣直接購買商品。

    多種多樣的積分方式實現了“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營造出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大好風氣。疫情期間,新河鎮各村積極動員組織獻血,村民7天獻血23萬毫升,占疫情期間平度市總采血量的53.55%,有力保障了臨床用血需求,新河鎮也成為平度市自開展無償獻血工作以來,單次組織獻血人次最多的鄉鎮。

    專項考試“考”出第一書記好成績

    “估計95分以上吧,題目涉及的政策我都看過,一些思路和想法類的問題駐村時真正用心想過,答起來感覺很是得心應手?!眲倧臒熍_海陽市人社局考場走出來的駐二十里店鎮邵伯村第一書記劉堅平顯得很自信。

    日前,海陽市組織駐村第一書記進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試,考試內容不僅有村莊村情民情、基層黨建、精準扶貧等相關內容,并且還要求駐村第一書記根據包村經歷對村莊未來發展進行規劃設計。

    “考試不是目的,落實才見真章,舉辦這樣的活動,主要想通過專題考試,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第一書記對黨建、扶貧政策知識掌握情況,確保在具體工作中政策執行不走樣?!焙j栢l村人才振興服務中心主任李曉霖說起了考試初衷。

    “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大考,帶領全村脫貧致富我們才算是完成了任務?!瘪v小紀鎮苗家溝村的第一書記趙進湖跟記者坦言,自從他擔任第一書記,每一天都是考試,幫助村里拉資金拉項目、發展村集體經濟、解決老百姓關心問題......自己一直在研究,一直在“備考”,全力以赴“趕考”,爭取“考”出好成績。

    組織專項考試,強化政策了解和掌握,推進工作落實,僅僅是海陽市第一書記管理方法的一個側面。為強化第一書記管理,海陽市把定期與不定期日常督導結合起來,實時對駐村第一書記明查暗訪和跟蹤落實,對脫崗、遲到、早退實行雙向反饋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年初,海陽確定了第一書記駐村工作任務臺賬303項,責任落實到人,并將駐村幫扶工程作為第一書記年內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周調度、月通報、季度評,倒逼第一書記全力以赴投入“抓黨建、促扶貧、保穩定、助振興”工作,為海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保障。

    “新六產”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初夏時節,位于濰坊濰城區望留街道的濰州藥花谷康養田園綜合體項目里的五百多畝芍藥長勢喜人。該園區計劃總投資15億元,總規劃面積3800畝,以中草藥產業為主導,圍繞中醫養生、文化養心、運動養身和系統養老的四養理念,將藥食同源及觀賞類中藥產品的種植、加工與健康養老、智慧養老服務有機結合,持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濰州藥花谷康養田園綜合體是濰城區的重點“雙招雙引”項目,該項目積極探索集農業生產與加工、農事體驗與觀光、科普教育與游樂、社區養生與田園宜居為一體的特色農業綜合發展新模式,培植鄉村振興新動能。

    作為濰城區今年的重點“雙招雙引”項目,濰州藥花谷康養田園綜合體項目一期投資3.6億元,流轉土地2100畝,建設1萬平方米的智控溫室大棚、水肥一體化配套設施、藥材種植觀賞區、中藥保健品加工區、藥食保健品鑒園等。智控溫室大棚主要作為現代農業育種、育苗的展示和銷售區;藥材種植觀賞區將種植具有觀賞性的中藥產品,包括牡丹、芍藥、桔梗、白芨、杜仲等十余類中藥產品,同時計劃種植皇尊蜜梨,并黃精等中藥產品或高油酸花生等功能性食品進行套種,打造林下中藥種植區。

    未來,該項目還將以田園旅游、中醫藥康養為重點,積極開展拓展培訓、中醫藥研學教育、中藥中醫康養體驗等服務事項,同時建設康養社區,提供中醫藥康養服務,著力建設集弘揚中醫藥文化、藥用植物觀賞種植、教學實踐科學研究、高端康養于一體的大型田園綜合體。

    居民勞動贏積分以“美”換物

    6月2日,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第一家“美家超市”落戶陳營村。村民每周六、周日到超市進行積分兌換、圖書借閱。據了解, “美家超市”內所有物品根據售價以1分相當于1元價值的標準用積分標注(例如肥皂價格是3元,用3分標注)。建成后的“美家超市”將作為推進“美在家庭”創建活動的有力載體,讓村民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勞動贏積分、換獎品,提升村民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確保創建成果持續不反彈,使創建活動進一步落地落細落實。

    同時,在陳營村試點打造了“美在家庭”文明實踐—明星一條街,將陳營村46戶標兵示范戶統一展示,引導村民互比、互學、互促,形成戶戶爭星、街街比美、村村爭先的濃厚氛圍,帶動更多的家庭達到“美在家庭”標兵戶標準,以小家之美助推環境大美。

    近年來,朱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美在家庭”創建工作,按照創建要求,注重發揮黨員、婦聯執委在活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2019年評選標兵示范戶1150戶,2020年1128戶的創建任務已完成,通過選樹典型、交流經驗,在全鎮形成了家家戶戶爭做標桿的良好風氣。今年3月,聯合企業舉辦“諾亞方舟杯”“曬曬我的家”美在家庭網上評選活動,共吸引全鎮181戶家庭報名參加,活動點擊量達200余萬次,充分激發了村民創建熱情。為了鞏固“美在家庭”創建成果,成立了鎮復查復核工作小組,確保文明風尚的長效性。

    下一步,朱臺鎮將借勢借力,加快形成“鎮有特色、村有示范、戶有標桿”的生動局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

    “戶戶通”通街通巷通民心

    在菏澤市鄆城縣潘渡鎮楊廟村“戶戶通”施工現場,10余名工人正在緊張施工,運輸、抹平、壓實、打磨……一道道工序銜接緊密,施工場面火熱有序。

    “原先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根本沒法走,今年我們村打通了一條1350米的環村公路,南北向貫通了7條胡同,總共硬化了8000多平方米,大街、胡同都硬化了,老百姓出行方便多了?!睏顝R村村主任楊慶增介紹,道路修建過程村民全程監督,修到誰家門口誰就當“監工”,真真正正為群眾修建放心路、滿意路。

    像楊廟村這樣整村推進道路硬化的村莊在潘渡鎮還有很多。為了減輕農民負擔,鼓勵村民集資修路,在上級財政補貼的基礎上,潘渡鎮提高了“戶戶通”配套比例,每平方米再補貼15-20元,讓群眾花更少的錢修更多的路;對于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確實有困難的村莊,采取鎮政府免費供磚,村民自砌的方式,力保所有通戶道路暢通。優惠政策一出,各村都積極搶抓機遇,紛紛上報修路計劃,截至目前,潘渡鎮已拿出修路專項資金500余萬元,全鎮已有22個村莊完成了整村硬化,并通過上級驗收,7個村莊正在等待驗收,另有4個村莊“戶戶通”道路正在建設當中,累計已修建“戶戶通”道路30余萬平方米,可實現“戶戶通”道路全覆蓋。

    戶戶通,通的是道路,連的卻是民心。潘渡鎮把農村道路建設作為檢驗干部作風、提升服務品質的試金石,大路連小路,小路通農家的路網格局正在形成,四通八達的鄉村道路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也彰顯著潘渡鎮鄉村振興發展的無限生機和活力。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