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加強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會議召開之后,全市各鎮、街道、功能區及市直有關部門迅速行動,突出重點,大力宣傳引導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并加強巡查、督查,重拳打擊秸稈露天焚燒行為,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近幾天,鋪集鎮殷家村的十幾個村民找到了青島益菇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軍,想讓他今年繼續幫著收秸稈。“以前麥收完就愁著怎么處理這些秸稈,這兩年好了,合作社把秸稈打捆機直接開到我們地里幫著收秸稈,可省心了。”村民尤麗萍說到。
每到收獲時節,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便成了困擾農民的一大難題,隨便丟棄容易引起火災,焚燒了會污染環境,爛在地里又會導致莊稼爛根,不利于莊稼生長。這些讓農民們頭疼的“廢物”,可是劉軍眼中的“寶貝”?;厥諄淼慕斩捊涍^堆放、澆水、發酵后,15天左右就成為種植大球蓋菇的優質輔料。
大球蓋菇,又稱赤松茸,營養價值高,口感極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前景廣闊。青島益菇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通過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經過用多種原料配方反復試種,聘請山東省食用菌產業十三五體系首席專家萬魯長指導,終于研究出高效利用農作物秸稈種植大球蓋菇的品種和配方。
大球蓋菇的一般生長周期為50天左右,畝均產量5000多斤,收入可達2萬多元。利用秸稈種植大球蓋菇,模式簡單,經濟效益好,劉軍便決定帶領更多村民致富。通過入股的形式,合作社的社員增加到了100多人,統一傳授技術,統一銷售,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種植食用菌的隊伍,也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產業。
據了解,2019年底,“益菇園循環農業創業創新孵化實訓基地”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孵化實訓基地”?!斑@個基地是我們這兩年推廣的一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小麥秸稈轉化成一些營養物質來種植草腐菌,這對我們在全市范圍內綜合利用秸稈能起到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蹦z州市農業農村局綠色發展站站長劉芬介紹說。
截至目前,益菇園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共種植大球蓋菇近百畝,每年可消耗農作物秸稈200多萬斤。出完菌后,秸稈轉化成的菌渣還可以發酵制作成土壤改良的配方有機肥,可以用于對膠州大白菜根腫病、馬鈴薯根結線蟲病等病害的防治和土壤改良,減少農藥和化肥的投入量,形成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閉環,實現了農作物秸稈的高效綜合利用。
通訊員 陳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