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國海洋宣傳日來臨之際,全國“放魚日”廣泛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6月7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等聯合在嶗山開展仙胎魚增殖放流活動。此次活動共放流嶗山仙胎魚約2000尾。
仙胎魚一直被亞洲人民視為“魚中珍品”,特別是中國、日本及東南亞地區更稱之為“淡水魚之王”。嶗山仙胎魚,作為嶗山十大特色產品之一,是生長在嶗山水系的一種珍貴魚類。由于人類活動、水系斷流等原因,嶗山仙胎魚野生資源急劇減少。為此,青島市于2003年啟動了仙胎魚拯救行動,原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現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和嶗山區相關部門開展了保護仙胎魚的活動。
十余年來,在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大力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在嶗山仙胎魚保種、育種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突破了嶗山仙胎魚全人工繁育、反季節苗種培育以及工廠化養殖等關鍵技術,每年可繁育魚苗百萬尾,培育出的大規格嶗山仙胎魚可達350g/條,并獲批“嶗山仙胎魚(省級)良種場”。
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青島建設和城市品牌建設交匯發力的新時期,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行是保持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嶗山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體現了三個方面的價值:
生態功能價值。魚類是健康水生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增殖放流,能夠促進仙胎魚自然資源恢復,“以魚養水,以魚活水”,進而推動整個嶗山水系生態功能的保護。
旅游觀光價值?!棒~翔淺底”是嶗山美景的生動體現。溪流中靈動的仙胎魚定可成為嶗山游客流連忘返的旅游資源。
餐飲文化價值。仙胎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同時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挖掘其海洋文化基因,推進養殖、觀光、餐飲融合發展,打造嶗山仙胎魚城市文化品牌,可豐富青島海洋名城的特色內涵。
下一步,青島市將以本次增殖放流活動為契機,做好效果評估,確保放流效果和質量,用更多實際行動保護水生生物資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