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扶貧網作者:
“大叔,給您送藥來了!”6月2日,青島市即墨區居家護理團隊給大信鎮尹家村63歲貧困戶尹心貴送藥上門并進行檢查,“目前病情不嚴重,口腔出血量有了很大緩解,不需要特殊治療,但要注意定期檢查,多補充營養。”
2016年,尹心貴因腦溢血癱瘓在床,每天3次吃藥,6次喂水,5次喂飯,照料的重擔落在妻子劉心芹身上。禍不單行,尹心貴年邁的母親也因為股骨頭壞死,每天都要貼身照料。照顧兩位生活基本失去自理能力的病人,長期的勞累讓劉心芹患上了腰椎滑脫和神經性頭痛,整個家庭幾乎被拖垮。
對普通家庭而言,全職照顧失能家人,更現實的問題是錢。由于喪失勞動力,老尹家的2畝桃林成了荒地,1.6畝薄田每年也收入無幾?!熬瓦@點收入,我們真的害怕住院吃藥,實在負擔不起?!被叵肫鹎皫啄甑碾y處,劉心芹依舊滿懷感慨。
“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一度是失能失智貧困家庭的真實寫照,也是扶貧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今年,即墨區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生活不能自理人員全部納入長期護理保障范圍,居家護理團隊的上門服務給全家帶來曙光——醫療團隊每周到家中為尹心貴和老母親看病,每個月來打掃一次衛生,買藥不用花錢了,住院也能全部報銷。
即墨區委、區政府將拓展農村地區長期護理保險工作列入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貧困人口在統一享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全民補充醫保等三層保障待遇的基礎上,還享受居民大病保險傾斜政策,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5000元、大額醫療費用支付比例提高5%,符合社會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住院和門診大病自負醫療費用,實行100%救助。為滿足城區職工參保人就近照護需求,大力鼓勵民營醫療機構發展長護業務,科學合理布局定點護理機構分布,擴大制度覆蓋面;為使鄉村居民參保人享受到便捷的長護服務,為全區22處鄉鎮衛生院開通長護資質,極大的拓展了長護可及性;為使農村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長護服務,在溫泉西扭河村、南泉鎮北泉村等村莊依托微養老中心,對失能失職老人集中托管護理,鼓勵鄉醫承擔巡護職能,到參保人家中開展巡護,打通服務參保人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20余家定點護理機構提供的特色診療和健康康復護理服務惠及失能失智人員800余人,支付護理費用490余萬元,為貧困家庭撐起了“保護傘”。
“‘長護險’關愛的是患病的人,‘解放’的是俺全家人!”說起這項好政策,劉心芹告訴筆者,有護理員照顧生活,有醫生、護士隨時醫療看護并上門免費送藥,她終于能喘口氣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