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和經濟繁榮發展,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繼續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下發通知,確定259個鎮(鄉)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其中,山東入選16個,分別是:
威海市文登區張家產鎮、煙臺市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北長山鄉、德州市陵城區糜鎮、莒縣小店鎮、濰坊市安丘市官莊鎮、濱州市沾化區馮家鎮、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平邑縣地方鎮、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金鄉縣馬廟鎮、泰安市肥城市邊院鎮、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鄆城縣侯咽集鎮、商河縣白橋鎮、青島市膠州市洋河鎮、陽谷縣安樂鎮
通知要求,要聚焦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強鎮建設。要緊扣鄉村產業振興目標,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鎮(鄉)1-2個農業主導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加快全產業鏈建設、全價值鏈開發,著力支持提升生產基地、倉儲保鮮、加工營銷等設施裝備水平,培育產業融合主體,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持續助力脫貧攻堅,打造主導產業突出、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創新創業活躍、產村產城一體的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帶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落實省負總責、縣鎮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協調推進工作開展。省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健全工作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強化業務培訓和督導調度,合力推進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承擔建設任務的縣(市、區)要成立由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落實配套政策。縣(市、區)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分工負責,強化管理,規范資金使用。鎮(鄉)政府要按照方案認真組織項目實施,確保責任到位、資金到位、措施到位,確保建設進度和建設質量。
在資金投入方面,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安排要圍繞農業產業建設目標,重點支持全產業鏈開發中的冷藏保鮮、加工營銷等關鍵環節,推動主導產業由大變強。鼓勵各地按照規定統籌整合其他資金,集中支持農業產業強鎮建設。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原則上不支持其他普惠性政策支持的建設內容,避免重復安排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鼓勵各地盤活利用農村資源,創新投融資模式,帶動社會資本更多投入農業產業強鎮。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對企業的投入原則上要帶動三倍及以上的社會資本投入(國家級貧困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作要求),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訂單收購、保底分紅、二次返利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另外,加強監測評價,確保高標準建設。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建設實施方案,于6月20日前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備案,電子版同步上傳農業農村部農業轉移支付項目管理系統。省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加強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工作監測評價工作,督促縣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自7月起每個月底通過農業農村部農業轉移支付項目管理系統報送項目進展與資金使用情況,并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建設任務完成進度慢、中央財政獎補資金使用進度慢、輻射帶動作用弱的農業產業強鎮,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將通報批評、限期整改直至撤銷建設資格。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毛鑫鑫 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