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姜喆
通訊員 胡聲銳 王興
103.7公里的海岸線綿延壯闊,坐擁“中國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譽,處處旖旎的自然風光是嶗山獨特的魅力;依托創新驅動,政策布局,智慧產業、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和微電子產業等百億級產業鏈強勢崛起,構筑成了在轉型升級之路上厚積薄發的嶗山力量。
在這里,傳承與創新并融,凝結出了一個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相映成輝的嶄新嶗山。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無論城市、企業或是個人,都面臨著如何危中求機、化危為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后疫情時代”,嶗山給予了擲地有聲的答案:重整行裝再次創業,嶗山將推動“戰略北進”,為發展打開空間,努力建設開放創新怡居的山海品質新城。
向北,潛力激發,延展無限可能。嶗山區將向北突破中韓、北宅、王哥莊街道,全面打開發展空間。
向北,質量齊增,擴容城市發展能級。嶗山區以村莊改造、鄉村振興、產業培育、新基建作為“戰略北進”的重要支點,加快推動高端產業、重點項目、重大投資、優質公共服務向北延伸。
向北,全力再造一個“新嶗山”!用海納百川的胸懷構筑起這座城市的高度,憑借著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扎實的發展基礎,嶗山跑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再次創業重塑區域發展新格局
打開青島的城市地圖,嶗山區的形狀恰似張開兩翼的鵬鳥,城市中心區主要集中在金家嶺街道等沿海一線,經過二十余年的開發,區域的土地資源接近飽和,如何實現中心帶動兩翼,尋求統籌推進之路,一直是嶗山區發展探索的重點。
為了實現城區發展擴容,推進“戰略北進”,實施“七大行動”,全面拉開再次創業新格局,嶗山發展的“新風口”已經到來。
“戰略北進”是推動嶗山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重心由金家嶺片區穩步、有序向北推進,全面提升嶗山城市發展層級。
嶗山要實現南提北進、全域統籌,在堅持“一主兩輔”城市空間布局的基礎上,向北突破中韓、北宅、王哥莊街道的發展層級,向南提升金家嶺、沙子口街道的發展品質,構建全域統籌、聯動發展、質效齊升的新格局。
樓宇經濟是優化城區產業發展空間、重塑城區經濟地理的著力點,也是培育城區發展新動能、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競爭力的關鍵點。當嶗山區全面拉開再次創業新格局,“樓宇經濟突破行動”率先發聲,點燃了嶗山“戰略北進”的發展引擎。
5月,《嶗山區促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以及嶗山區地方標準規范《商務樓宇等級評定規范》發布,成為全省第一個區級層面出臺的樓宇標準規范,填補了青島市樓宇標準化發展的空白。該政策從樓宇經濟發展的生態全周期出發,扎實推進樓宇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既是嶗山區加快推動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號槍”,也是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改革攻堅年”的“沖鋒號”。
截至目前,嶗山區百余座重點樓宇總建筑面積約700萬平方米,入駐率達到8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稅收過億元樓宇20座,上實中心T3樓、裕龍國際中心更是突破十億元大關,嶗山區樓宇經濟已經到了自發跟進向自覺引領發展戰略轉型的轉折點。
搭建樓宇可視地圖,創新嶗山“標準樓”模式,嶗山區將推進樓宇資源和項目資源精準對接、高效配置,加快匯聚創新流、人才流、資金流、項目流,促進行業鏈式集聚,新引進總部企業10家;新增億元以上稅收樓宇5座,總數達到25座。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在“戰略北進”中,嶗山區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揚帆駛向新航程!
雙招雙引澎湃“后疫情時代”新動能
“后疫情時代”,嶗山區發展的動力來自于生產存量和項目增量,以大項目建設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嶗山再次創業的強大引擎。
2月1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視頻簽約在嶗山區政府如期舉行。通過“屏”對“屏”在線簽約,總投資120億的7個項目正式落戶嶗山;3月27日,在千山高創園會議室,高層次人才青島國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左晨東博士,高層次人才青島萊士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凱博士簽署合作協議書,正式入駐嶗山,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領域為“青島智造”賦能……
嶗山區把“雙招雙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戰場”,疫情期間出臺招商引資工作意見,全力推進“雙招雙引”工作,通過“互聯網+”等新模式,推進洽談重點招商項目,及時做好項目簽約工作。
在剛剛過去的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上,香港匯智國際金融控股公司與海爾日日順共同設立的“智能供應鏈投資基金”落地嶗山區。香港匯智國際金融由在國際知名大金融機構工作的高級主管創建和運營,業務涵蓋證券、投行、資產管理和股權投資。
該基金項目將積極尋找和挖掘投資于本地區的新型產業機會,引入人才、技術和資本,為新型產業的發展創造機會,為嶗山、青島和山東的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升級賦能。
“我們要感謝嶗山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領導,感謝他們在我們基金落地過程中給予的幫助和支持。他們高效的工作在我們接觸過的地方政府和機構中是非常領先的,讓人感覺不到是在和官員打交道。”香港匯智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朱勇由衷地感慨。
優越的營商環境是嶗山贏得未來的核心競爭力。1月13日,嶗山區召開全區企業家大會,出臺了服務企業工作意見15條,拿出了4150萬元獎勵優秀企業家。疫情期間,嶗山區更是在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各級惠企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全區防控疫情支持企業十條政策措施,累計兌現各類政策資金4581萬元,幫助企業融資48億元。
開展營商環境突破提升行動,加快推動職能轉變、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努力打造讓企業舒服、讓企業家舒服的一流營商環境。嶗山區加快推進云工廠、東華軟件全國第二副中心等50個重點在談項目,力爭新引進過億元項目70個。推動海爾大云谷、歌爾智能傳感器等30個項目開工建設,華睿越海、啟源泉科技等30個項目竣工投用。
一個個項目猶如嶗山發展的一個個新增的引擎,迸發出強大的發展生機和活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嶗山區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生命力,給出政策紅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創新推動企業突圍,為再創業開局之年助力。
轉型升級構建高端產業“生態圈”
在嶗山區戰略北進的進程中,株洲路片區受益于嶗山區新“生態”,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大項目快速成長。
位于濱海公路以東、天水路以北的歌爾青島研發中心已經初具規模,正在項目收尾階段,項目一期預計將在今年正式啟用。作為歌爾的創新研發基地,歌爾青島研發中心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筑包括聲學、光學、傳感器、無線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軟件算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術融合的總部級研發中心。
歌爾股份披露的一季報顯示: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4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4.73%。疫情期間企業的逆勢上行得益于歌爾股份在微型聲學器件、光學、TWS耳機等領域取得了較快增長,其中智能聲學整機最為突出,實現高增速。產業布局的高屋建瓴與技術創新的厚積薄發,讓歌爾股份如一匹特立獨行的黑馬,在略顯冷寂的市場環境中跑出了雄健的姿態。
與此同時,隨著嶗山區對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藍圖的繪就與戰略布局,讓以“VR+”為基礎的新業態正步入一個高速發展的增長期。在青島構建虛擬現實產業高地的過程中,歌爾正在借助自身規模與平臺優勢打造虛擬現實生態系統,推動區域影響力與產業加速發展。
疫情面前,以歌爾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再一次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嚴冬時節,必須備足糧草,只有始終對技術創新孜孜以求,對產業布局高屋建瓴的企業,才能在經濟調整期迎來厚積薄發。
在位于松嶺路的國際創新園中,“Yeelight易來”是眾多科創企業中的一家。4月上旬,“Yeelight易來”完成由中國頂級的PE投資機構中信金石和光大控股聯合投資的C+輪融資,持續推進全屋智能照明領域,致力于讓每個家庭都能輕松擁有舒適健康的光環境。在青島大力倡導工業互聯網的當下,“Yeelight 易來”正在積極融入,與城市同頻共振,謀求更大的發展。
化危為機,創新研發的核心定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硬實力,“Yeelight 易來”是嶗山眾多科創型企業的代表。
圍繞打造引領省市創新發展的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嶗山區正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再上能級。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是“后疫情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嶗山區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海爾、海信、特銳德等企業就是其中優秀代表。企業之所以能在嶗山發展壯大,得益于嶗山區要素完備、便捷高效、熱帶雨林式的科創“生態圈”。
在這個“生態圈”里,有快速成長的智慧產業、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和微電子產業等百億級產業鏈,每條產業鏈上都有1名以上院士領銜源頭創新、1個以上龍頭企業支撐帶動;有加速集聚的高端創新主體,區內現有高新技術企業421家、“專精特新”企業168家,兩院院士及外聘院士42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72人,產業領軍人才177人。
打破制度藩籬,引領改革創新,嶗山出臺了17個“一業一策”產業扶持政策,搭建了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引進了黑馬科技、海創匯等一批高端科技服務“龍頭”企業,成功創建了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2019年,更是嶗山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出碩果的一年,區內的杰華生物、日日順、聚好看入圍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嶗山成為全國擁有3家及以上獨角獸企業的8個區縣之一。
未來,嶗山將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打造生物醫藥、微電子、虛擬現實等鏈條的延鏈補鏈,啟動千億級智能制造產業鏈打造工作,實施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培育計劃,今年新培育獨角獸企業1家、瞪羚企業3家,年內推動新能源產業鏈達到一百億、大數據產業鏈達到兩百億。
品質提升全域統籌升級發展
如今的嶗山,品質怡居的形象愈加鮮明,吸引投資人才的磁場效應不斷增強,這里有人們“向往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石老人“城市客廳”、小麥島公園、濱海步行道……處處皆美景,嶗山區相繼打通了20多條未貫通道路,打造了協信星光里特色街等一批“夜經濟地標”,扮靚了“主城三山”,宜居宜業,是百姓對于城市發展最熱切的期待。
生態是嶗山最大的財富,綠色是嶗山的底色。嶗山始終堅持生態立區,狠抓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2017年以來,建成綠色建筑230萬平方米,完成更新造林8000多畝,為嶗山的可持續發展留下了生態空間、留足了環境容量、留住了寶貴資源。區域空氣質量指標連續多年穩居全市前列,城區綠化覆蓋率、全區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43.6%、52.6%??吹靡娨怀巧缴?,呼吸到清新爽朗,感受到生態田園,嶗山讓近者悅,遠者來。
城市之善,在其美好,城市之美,在其養民。嶗山區以人民為中心傾力保障改善民生。嶗山圍繞群眾所需、企業所需、人才所需,持續擴容教育、醫療、社保、文化等優質服務供給,增強每位嶗山人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2020年,嶗山區將高水平推進城市建管,展現品質城區新典范,堅持把精細、精品、精致的理念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每個環節,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扮靚城市顏值。抓好濱海步行道二期建設,編制完成午山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方案,啟動先行區建設;抓好金嶺山生態公園建設,完善登山步道,建成特色精品植物園和金冠臺,增綠增彩1萬平方米。
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以品質升級、典型示范引領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旅游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抓好東麥窯民宿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和美麗村居省級試點建設,爭創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圍繞讓嶗山農村“美起來”,編制嶗山鄉村風貌規劃,完成42個社區村莊規劃編制。高要求踐行綠色發展,提升美麗嶗山新內涵。
產業集聚、樓宇經濟、重大項目、營商環境、城市品質、民生福祉、鄉村振興……嶗山區從各個方面再次創業全面起勢,以更加嶄新的姿態,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