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備受矚目的2020年青島市內四區普高自主招生政策正式公布。今年普高自招計劃比2019年增加605人,達到了2291人,其中,青島二中、五十八中兩所“塔尖”普高自招計劃各增加50人,青島一中、青島九中和青島實驗高中三所優質普高各增加100人。青島實驗高中擴招計劃已與四所老牌 “一批次”高中完全一致,均達到200人,消息發布后,引發社會各界關注。記者了解到,今年普高錄取分數線劃定方式可能會變,但青島實驗高中自招增加到200人,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意味著青島實驗高中,其綜合實力已與四所老牌 “一批次”優質普高學校無限接近,在促進島城教育高質量發展上實現“五駕馬車”并駕齊驅。
“執拗改革者”堅持處處爭第一
青島實驗高中是島城第一個推行國家課程分層選課走班的高中,并率先實現了一個學生一張課表的個性化發展模式;是島城第一個開發VR超級課程并將VR技術運用到中學課程開發之中的高中;島城第一個規劃實施“六個百分百”核心素養提升計劃這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本路徑的高中;是島城第一個在高三實施“一天一節體育課”,追求優秀高考成績與健康身心發展協同兼備的高中……如果把各類“第一”全部排出來,這將是一個長長的名單,僅簡單介紹也能寫滿三張A4紙。而實現當年從青島八所優質普高排名末尾到如今處處爭先的轉變,青島實驗高中只用了幾年時間。支撐這一系列華麗的“第一名單”的正是學校一貫堅持、深入骨髓的“無改革不實驗”的執拗勁頭。
自2015年青島十五中接過了“青島實驗高中”這塊招牌后,學校上自校長下至普通老師就將“無改革不實驗”這一口號掛在嘴上,也深深印在了心里。當時,十五中中考錄取線已經出現下滑,社會聲譽、教師信心也有所影響,在校長孫睿的帶領下,學校旗幟鮮明地打出了“新人文”這一教育特色,并將“成為最好的自己”寫入校訓,辦學理念也相應升級成為“為了每一個,發展每一個,成就每一個”。從那時起至今,學校先后實施的 “選課制”“走班制”“學長制”“學分制”和“導師制”等一系列“五制改革”、大膽嘗試“分層選課走班教學制度”、克服各方壓力首創的“整級部貴州研學旅行”等系列活動無不深深打上了“新人文”的烙印,每一次活動都能刷爆當時的教育圈,每一次活動均讓師生收獲滿滿。
特色精品課程讓學生“玩得開”
在青島實驗高中,學生活動好像特別多,讓人眼花繚亂:學生百分百參與社團,百分百參與研究性小課題,百分百參與學校課程,百分百參與志愿者,百分百參與藝術體育俱樂部,百分百收聽30場專家講座,這就夠學生們忙活了;學校還開設了入校儀式、開學典禮、休業式、畢業典禮、成人禮等“典禮課程”,志愿者節、體育節、詩歌節、藝術節、電影節等“節日課程”。怎么,感覺有點常規?那學校高標準創辦的37個高水平藝體俱樂部肯定吸引你!擊劍、馬術、手球、游泳、橄欖球、棒壘球、書法、繪畫、器樂、古琴等俱樂部課程了解一下?更為難得的是,學校開設這些課程都不是好看不好吃的“樣子貨”,每周二下午整整兩個小時,學校全體學生可以自主參與體育俱樂部各項體育健身活動!
如今,青島實驗高中已經成為青島校園體育改革的破題者。實地采訪記者注意到,實驗高中的這些俱樂部可不是徒有其名,擊劍俱樂部有國字號資深教練執教,有幸入選籃球俱樂部,籃協主席姚明的恩師李秋平可以親自示范教你打球……更重要的是,實驗高中最近幾年每年通過藝體特長進入國家青年隊及重點高等院校的佼佼者大有人在,就在前幾天,該校高二學生王韜就憑借出色的足球技巧“跳級”入選“U19”國家隊,他僅是許多特長學子實現人生“彎道超車”的一個例子。
300門新人文課確?!皩W得?!?/p>
在實驗高中,學校會花樣翻新讓每個學生都能“玩得開”,但首先學校要能夠確保學生“學得?!?。為此,學校打破常規,高標準研磨涵蓋近300門課程的“新人文課程體系”,確保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優勢和愛好的課程。
2014年起,“新人文”教育在實驗高中的前身——青島十五中生根開花,以學生、社會、活動為中心的新型學習模式開啟了島城高中教育的“破壁”之旅:兩千多名學生被打磨成為一個個“學習共同體”,徹底激活了學生潛在的“成長小宇宙”。實驗高中實施的“新人文課程體系”,呈現“五板塊,四層次”的立體結構,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將課程橫向分為五大板塊,分別是:以“養善”為核心的人文素養課程;以“求真”為核心的科技素養課程;以“育美”為核心的藝術素養課程;以開闊學生國際視野、增進學生國際理解力與溝通力為核心的國際視野課程;以健全人格、身心健康為核心的身心健康課程。根據學生參與課程程度及研習深度,縱向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類課程,全部學生必修課程;體驗類課程,學生全員參與;拓展類課程,學生根據興趣選修課程;專業類課程,部分學生特長類課程。整個課程體系涵蓋課程近300門,體現出對學生的個性尊重、差異尊重,并最終定位于學生幸福生活,彰顯出生命之美。
正是憑借這種“無改革,不實驗”的創新精神和爭分奪秒的扎實工作,學校得以通過熟稔專業的分層選課走班制度上與新高考改革嚴絲合縫,下與校園設計的“五分鐘學習圈”“十分鐘素養圈”珠聯璧合,社會各界呼喚的“有選擇的教育”“個性化的發展”在這里真正結出累累碩果。
創新與堅守確保贏得中高考
日前,在青島實驗高中一次公開課上,博士老師旁征博引,物理、化學、生物的專業知識隨手拈來,講到興起直接切換英文授課。臺下聽課的老師不禁嘖嘖贊嘆。雄厚的師資讓實驗高中的課程設計得以落地,STEAM教育模式由老師帶動,打通學科壁壘。有了宏觀視角的老師們回到課堂,育人目標更加明晰。 “2019年高考結束,我問幾個學生,維納斯身高那道題你們算出來沒有?我看網上說這道題正確率很低,好多孩子算錯。結果幾個學生跟我說‘校長,這道題不需要算,一個選項165厘米,歐洲人身高高,165厘米不對,另一個選項是190厘米,維納斯是美神,190厘米不符合視覺美,不對,所以我就選了175厘米。 ’我一聽就笑了,孩子沒把知識學死。 ”實驗高中校長孫睿說,高考改革,越來越多的命題和考試設置已經摒棄了死記硬背,這和實驗高中的培養理念非常契合,也是學校“新人文”教育理念培育成果的一個側面體現。
如今,實驗高中擁有3個中心——閱讀寫作、科創、奧賽中心。學生實行“1+N”的模式,“1”是文化課,“N”是特長。通過競賽、作文比賽、體育獲獎等綜合招生被錄取的學生人數每年遞增。每個學生清楚自己的發展路徑,在可期的未來面前,每次努力都有了意義。學校敢于創新、勇于突破的辦學風格帶來連年攀升的高考成績單更是讓質疑的聲音變成了驚嘆。相應的,隨著學校辦學影響力不斷加大,有意報考的學生逐年增多,中考錄取分數線水漲船高。
今年青島實驗高中共招收18個班,每班50人,共計900人,其中面向市內四區,招收14個班,其中自主招生“華師卓越班”4個、“新人文班”2個、普通班8個;面向城陽區,招收4個班,按照城陽區普通高中招生辦法實施。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趙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