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云岡石窟全集》:記錄人類文明瑰寶、保存云岡石窟影像譜系的權威檔案

    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岡石窟,就文物保護工作進行調研??倳浿赋?,云岡石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這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總書記的講話闡明了云岡石窟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上的重要價值,為云岡石窟的保護、研究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們為大家講述《云岡石窟全集》長達七年的出版歷程,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云岡石窟的魅力和重要價值。



    為民族珍貴文化遺產

    建立影像資料檔案

    云岡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石窟倚山開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是我國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石窟規模宏大,造像內容豐富,雕刻藝術精湛,形象生動感人,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5世紀世界美術雕刻的最高水平,是人類藝術史上的精華。

    一千五百多年來,石窟經風沐雨,造像不斷風化,這座雕刻藝術的瑰寶正在緩慢地凋零。如何能以視覺影像檔案的形式將云岡石窟的現狀予以留存,對已被風化和歲月剝蝕的雕像進行搶救性的拍攝和保護,為中華民族存留下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的影像,是青島出版集團策劃啟動《云岡石窟全集》項目的初衷。

    2013年初,青島出版集團與云岡石窟研究院簽署協議,立項出版《云岡石窟全集》。之后的4年間,項目團隊在洞窟內外搭建腳手架,對石窟造像進行了1500年以來首次大規模的專業除塵,同時對造像進行拍攝和激光掃描。成書后的《云岡石窟全集》凡20卷,用圖12710張,收錄造像59265身,編號洞窟45個,是一套全面反映云岡石窟不同時期、不同洞窟、不同藝術風格與藝術特點的全集性圖典?!度肥吩姲阍佻F了云岡石窟雕刻藝術的精華,實現了學術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是對云岡石窟藝術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亦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一次崇高禮贊。青島出版集團董事長王為達表示:“《云岡石窟全集》從2013年策劃立項到正式出版,工作團隊不斷往返于青島、大同、北京三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為了給輝煌的石窟建立一份完整的視覺檔案,為國家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權威的云岡石窟影像譜系資料?!?/p>

    圖書出版提振民族志氣

    引發學界關注

    2019年10月15日,由青島出版集團、云岡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主辦的《云岡石窟全集》出版座談會在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召開。丁明夷、王毅、鞏文、卜鍵、羅世平、汪家明、柴曉明、張廣然、李讓、李愛群、杭侃、朱青生、張慶捷、榮新江、謝繼勝、李軍、鄭巖、孫慶偉、李崇峰、魏正中、孟憲實、邵敏、鄭云峰、余江寧、崔曉東、趙立春、王恒、趙昆雨等眾多關注云岡石窟的專家學者紛紛出席。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全集》的出版,填補了我國云岡石窟學術研究領域的空白,搶救性地采集記錄了這一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瑰寶的第一手視覺資料,運用圖像學理論,以經證像、以史證像,代表了“云岡學”研究的新高度,徹底扭轉了“云岡在中國、研究看國外”的局面,是提振民族志氣、不斷樹立文化自信的新成績。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丁明夷談到:“云岡石窟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日本學者在抗戰以后,出版了16卷《云岡石窟》。而云岡人的使命擔當,就是如何在中國人手中做出一部能趕超日本的大作。這在剛剛出版的20卷《云岡石窟全集》中得到體現,《云岡石窟全集》的出版是云岡研究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云岡人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敝麣v史地理學家葛劍雄認為:“這次青島出版集團和云岡石窟研究院花這么大的精力編印成功這么一部書,非常有意義?,F在拿到這本巨著,我感到它已經達到原來我們的預期。它可以說是云岡石窟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的、最完整的、最深入的、最具體的一個記錄?!痹茖哐芯吭涸洪L張焯說:“1938年到1944年,日本京都大學一支調查隊進入云岡,然后出了一套書。這套書一直是我們中國學者心頭的痛點。這次我們總結了100多年云岡的發展和研究,融入了新的發現和新的研究成果,到今天可以挺起腰桿說一聲,‘這本書在學術價值上做到了超越’。”截至目前,《云岡石窟全集》先后斬獲諸多重要出版榮譽,入選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國家改革和發展項目庫,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榮獲第七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云岡石窟全集》揭幕

    用3D打印技術讓云岡石窟

    “走出”山西落戶青島

    2017年12月,《云岡石窟全集》出版進入尾聲之際,由青島出版集團和云岡石窟研究院合作的“云岡石窟第三窟原比例復制項目”在青島落成。該項目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將云岡石窟第三窟“搬”到了位于黃海之濱的青島。



    位于青島城市傳媒廣場的云岡石窟藝術館復制洞窟整體長17.9米,寬13.6米,高10米,整個項目歷時2年完成,是當時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術實現的大體量文物復制工程??邇燃扔袣鈩莺甏?、雕刻精美的造像,也有完整的石窟形制,同時可以讓參觀者從中領略石窟藝術、古代建筑、石窟風化、文物保護等豐富內容。

    “云岡石窟第三窟原比例復制項目”既是青島出版集團優質版權資源開發、利用的突破性案例,更是青島出版集團和云岡石窟研究院落實“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參加人類文明互鑒交流的成功實踐。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