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已有132個宏觀地震監測點 新預警系統2022年投入使用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葛均艷)5月8日,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在青島政務網就網民關心的“加強青島市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等問題,進行了在線回答。記者在問政過程中了解到,青島有132個宏觀地震監測點,新的地震預警系統也將在2022年投入使用,青島市的地震監測能力整體上已經達到全國同類城市先進水平。 

    市應急管理局巡視員郭玉貴在回答網民問題時表示,我市現有的地震監測網絡由測震臺網和強震臺網及前兆臺網組成。測震臺網包括行政區域內的7個測震臺和共享我省其他地市的23個臺,強震臺網包括10個臺站。測震臺網經過2008年和2015年兩次改造,網內子臺數由7個擴展到30個,臺網孔徑由95公里擴展到150公里,并實現了與省地震臺網中心的數據共享與交換。青島市的地震監測能力整體上可以達到全國同類城市先進水平。 

    在問政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青島市建成了測震、前兆、強震觀測臺網,以及宏觀觀測網絡,目前正在進行地震烈度速報及預警網絡項目規劃設計,預計2022年建成。 目前,全市共建地震應急避難場所40處。包括市南區八大峽廣場、市北區海琴廣場、李滄區文化公園、滄口公園、青島西海岸新區市民文化廣場、城陽區世紀公園、即墨區墨河公園、嶗山區國信體育中心、萊西市體育中心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對于青島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地震帶上,郭玉貴介紹,我市存在發生中等強度地震的可能。 青島市地質構造較復雜,被北東向郯廬強震活動帶、北西向燕山—渤海強震活動帶和北東向南黃海強震活動帶環繞,北東向牟平~即墨中強地震帶貫穿。 青島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地震以小微震為主,目前, 青島市建設了測震、前兆、強震觀測臺網,以及宏觀觀測網絡,而宏觀觀測網絡由分布在全市的132個地下水、動物等宏觀前兆觀測點組成,觀測動物、植物、地下水、地電等宏觀前兆,以屬地化管理為主,各觀測點實際觀測,通過光線、APP、微信群等方式進行上報。 

    此外,在問政過程中,郭玉貴還向網民科普了應對地震時的一些自救知識。同時也對網民關注的地震應急包等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應急“裝備”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